English

海归博士死于高校“大师梦”

2009-10-2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回国后没有科研可做、每月除去房租只剩下2000元、超高的房价……被认为是海归博士自杀的原因。令人关注的是,他是浙江大学“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

一,这就让人纳闷:引进的“学术骨干”,回国后为何难以开展科研?为何待遇如此之低?

浙大的“1311计划”其实已透露出答案。据悉,“1311计划”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这里不妨简单算一下,100位大师,按每位年薪50万元计算(武汉大学准备引进10至20名杰出人才、80至100名学科带头人,最高年薪可达百万元,50万年薪只是武汉大学的一半),就是5000万元,再按每位科研启动经费200万元计算,就是2个亿。也就是说,仅100位“大师”就要花去两个来亿。还需要继续计算300位核心人才和100个创新团队吗?这一路算下来,算到学术骨干,留下的资源就可怜得剩那么一点点了。

在高校的“大师情结”之下,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朝少数的“大师级”人物集中,普通的教师,只有跟在“大师们”之后打工,卖苦力,拿着糊口的工资。在不能自主的科研中,学术的理想和激情渐渐丧失,所能生出的“理想”就是,有一天媳妇熬成婆,挤入“大师”队伍,然后拥有学术资源的配置权,再让一帮年轻人干活,自己坐享其成。也有的年轻人接受不了现实,比如这位博士,发出“残酷、无信、无情”之叹,做出极端之举。

我国高校近年来办学资金越来越充裕,但是,青年教师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好转,原因就在于学术资源的配置,掌握在行政权、学术权拥有者手中,致使普通教师与那些“大师级”教授的待遇差距极大。

在中国高校的“大师计划”之下,有为的青年学者要么陷入焦虑,要么走上“运作大师路线”。这样的大学大师梦,也可能只是做梦了。这次海归博士的自杀,能否惊醒大学的美梦呢?

(《新京报》10.23 熊丙奇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