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为啥没有世界畅销书

2009-12-2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当《哈利・波特》、《追风筝的人》、《肖申克的救赎》等海外图书风靡中国的时候,中国图书的海外之行却步履维艰。

已经知道的数据是,仅《哈利・波特》第六集在中国的销售就超过1000万元,而被认为最成功的海外营销案例的《狼图腾》英文版权仅仅卖了10万美元。

影视剧先行才能

带动图书

作家出版社主任编辑王宝生说,海外市场对于中国图书的接受往往是在影视剧火热之后,“比如像梅兰芳,电影在国际上映,人家才开始对梅兰芳感兴趣,然后寻找关于梅兰芳的书。另外像《金婚》在国内播放造成很大影响,海外出版商们才对它感兴趣。这是市场原因,海外对我们的情况不了解,往往要影视剧先行才能带动图书的出版,选择上就少了很多。”

海外图书在中国火热,各种国际大奖功不可没,比如说诺贝尔奖,“几乎所有获奖的作品都被引进中国,但是中国没有获奖的作品,人家的市场就很难认可我们的书。”

历史题材多、当代题材少

在创作面上的狭窄同样是中国原创作品在海外遇冷的原因。“外国人看到的中国图书大部分是反映过去的中国,而能够真正体现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的作品太少,这和外国人在其他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并不一致,人家想要了解中国,却无法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得到真实的信息,自然会产生误解,那么文学作品如何吸引海外读者呢?”

中国原创文学历来很少关注人们共同的阅读兴趣,这是由来已久的问题。王宝生说:“现在流行的侦探、悬疑、惊悚等题材,本身是无国界的,是所有人都喜欢看的。但是,我们的作家写这些题材的就很少。中国作家关注的题材往往是中国所特有的东西,这些东西外国人不了解,也无法产生共鸣,就谈不上喜欢了。”

此外,在中国图书向海外进军过程中,如何翻译一直是个难关。例如,《水浒传》最早的外文译本德译本被翻作《强盗和士兵》,《聊斋志异》日文译名为《艳情异史》,英文译名为《人妖之恋》,意大利则译为《老虎做客》。

营销方式有待提高

《哈利・波特》能在中国创造销售奇迹,与其营销手段是分不开的。王宝生说:“在营销手段上,我们差得太远了。在国外,图书的营销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包括影视、各种相关的工艺品等等,可以说它会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影响普通人对于一部作品的认识和了解。”

而在中国,图书的营销往往是出版社孤军奋战,更多的是靠作家本身的知名度和热门题材解决营销问题。

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则表示:“我们的作者往往埋头创作,很少考虑到市场本身的接受度。在文化产业链上,我们还处于手工作坊阶段。”

法国最大中文书店之一的凤凰书店老板菲力浦・梅耶曾表示,“汉语热带来更多的是汉语教材热,真正变成汉语图书热,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条件。”

中国图书在海外推销艰难,也说明中国文化的海外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改革报》12.16 周怀宗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