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络译者不应被视作“局外人”

2010-01-1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据中国译协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在聘的翻译专业人员约6万人,然而现在我国每年引进新书就达1万多种,3万多册。再加上处于公版期(根据国际版权公约,作者去世50年后,版权处于公共领域,不需再购买版权)的大量名著重译,翻译完全跟不上市场需求。另外一份统计数据显示,翻译已成为了银发工程。在译协登记在册的翻译
家,平均年龄为59岁,不少90多岁的老翻译家们还躬耕于埋头苦译的格子间里。

然而,互联网世界,有着另外一批年轻的“局外人”。

2002年,20岁的韩斌第一次从书店买到一本中文版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从此就迷恋起那个魔法世界来。作为资深“哈迷”的他参与了中国网络上最张扬的一次民间翻译行动,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简称“哈7”)英文版全球同步发行后的9天内,他所在的“霍格沃茨翻译学校”就将700多页的“哈7”翻译成了中文。

“霍格沃茨翻译学校”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独立的“哈迷”组织,主力是大学生,还有不少高中生。一个15岁的男生,虽然顺利通过了考核,但因为词汇量少,翻译起来很吃力,他不肯放弃,白天念书,晚上溜到网吧赶进度,熬夜翻译到凌晨4点。他们的翻译和讨论完全在网络上进行,“跟一大群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非常默契地讨论一些问题,那种归属感,被认同的感觉,非常美妙”,韩斌这样说道。

“傅雷当年开始翻译时也只不过19岁。很多赫赫有名的老一辈翻译家都是从中学就开始翻译了,这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在法语翻译家、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许钧看来,现在的年轻译者在准确性上并不低于过去。

(《文汇报》1.8 陈熙涵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