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妨尝试“国引民进”

2010-01-2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山东钢铁收购日照钢铁、中粮收购蒙牛,央企拍下多块“地王”,一系列“国进民退”现象引发了社会关注和争议。就此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元龙。

张元龙认为,与其争论到底是“国进”还是“民进”,不如跳出这个非此即彼的圈子看问题。“国进民退”背后其实是“效率

”和“公平”的博弈,“应该是企业谁缴税多就让谁去经营,然后政府再来分配,何必一定非要让国有企业来经营呢?”

张元龙说,毫无疑问,民营企业的效率是最大化的。我们曾经做过统计,同样一笔投资,民营企业3~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股份制企业需要7~8年,外资企业为14~15年,而即便是经营最好的国有企业一般也要30年。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效率要比国有企业高出好几倍。

张元龙认为,国企要在国家资产的保值、引导民企进入的领域上体现效率,在利用国有资产保证国民福利和对公共设施投资上体现公平。这样的国企才称得上真正的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则应该在税收上体现效率,在就业和慈善上体现公平。

正是这种跳出圈子的“试图”,让张元龙提出了“国引民进”的新观点,就是国有企业应该在当下主动进入到一些目前没人乐意投资的领域,带动相应产业得到发展,在取得一定效果之后,再遵循谁有效率就交给谁做的原则。“高科技产业首先应该如此尝试。”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1.21 马晖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