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你的心理是否被地震“震荡”

2010-03-1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由于智利的大地震,网上关于地震的言论很多,其中关注度最高的一条帖子是:有人发现,“最近三次特大地震的日期:5・12(汶川)、1・12(海地)和2・27(智利),横着和竖着看,你都会发现有着惊人的巧合,竟然完全一致!”这真好像《2012年》片子当中所显示的那样,数字的特殊排列可能有着惊人的预兆功能。

果真如此吗?人们为什么会对生活中日常发生的现象如此关注呢?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近印效应(recency effect),即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或越是新近发生的事情,就越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让人联想起相关的事情。

具体地说,从地震监测的数据来看,近年来的地震活动频率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增加,但由于人们对地震的关注明显增加,所以地震给人带来的恐慌也随之增加。心理学又将这一现象解释为认知对于主观概率的影响,即人们主观上对某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估计。相对于客观概率,主观概率非常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举一个事例,在交通工具中,飞机和汽车哪一种更容易出现危险?很多人都会认为乘飞机会更危险。这是因为我们经常会听到飞机失事的报道,而不大听说乘车出事的报道。但据美国全国安委会的比较研究,坐飞机要比坐汽车安全22倍。人们认为飞机更危险,是因为媒体对于飞机事故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对汽车事故的关注,一次小小的飞机故障可以成为头条新闻,而汽车只有连环相撞才会得到报道。

由此,近印效应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主观概率的估计。由于发生过地震,所以一旦再有地震发生,就会立即引起关注。这就好比有人目睹了一起交通车祸,他会本能地觉得“现在交通事故真多”。

人们过分关注某件事件,会导致对此类事件的不必要担忧。有传媒研究学者曾对媒体与恐慌心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众传播会对恐慌的发生起到双重作用――既是恐慌信息的来源,又是消解恐慌的手段。当前的某些媒体,为了增加噱头以吸引眼球,对事实进行肆意的夸大和渲染,可以说是非常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我们其实已经安然度过了无数个“人造末日”,比如千禧年时,末世预言甚嚣尘上,但今天回头看来,这简直是一出闹剧。所以说,不管传言如何有鼻子有眼、如何铺天盖地,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自己的心理防线,理性的分析这些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

(《北京青年报》3.6 岳晓东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