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电视相亲节目的价值取向

2010-06-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因为屡现“宁愿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意在单车上微笑”等言论,《非诚勿扰》不断刺激大众的敏感神经,成为关注焦点。和关注同时产生的,是对嘉宾身份的怀疑,对节目价值观的质疑。

广受关注

自元月开播以来,江苏卫视相亲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的收视率节节攀升。制作方坦言,最初策

划定位“相亲真人秀”曾担心“中国人性格和表达都偏内向含蓄”,却没想到嘉宾张口就是:“请问你有房和车吗?”“你月薪是多少?”“你会拿工资的多少比例给女生置装?”“我不喜欢你的长指甲”……言辞毫无保留,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非常直白地表达出来。

从好的方面看,这代年轻人真实不虚伪,从另一方面看,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过于物质化。

真假难辨

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为找到另一半而上《非诚勿扰》的?在天涯、猫扑等论坛中,七成左右的网友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网友们发动“人肉搜索”纷纷爆料,“富二代”刘云超原来只是艺术学校的一名热衷于参加选秀的学生,混血女模特那迪已婚……

在南京一家媒体工作的窦小姐向记者透露,某期节目中出现的男嘉宾姜山,是其单位同事的男朋友。

意见不一

随着节目的热播,越来越多“心知肚明”的观众对真假问

题表示并不在意。“男女嘉宾大多是美女帅哥,有的才20岁出头,像马伊咪拒绝了一二十个男的,她们真是来相亲的?没人会信。不过观众也不在乎,就当在看娱乐节目,好看就行。”南京某央企职工苏大威说。

不少观众认为,电视节目刺激、好看是关键。《非诚勿扰》把拜金女、富二代、女博士、全职主妇等敏感字眼集于一身,节目“速配”的不可预测性大,刺激性强。

也有观众认为,节目宣传的是拜金,张扬的是个人主义,炫耀的是富有,追求的是享乐,有悖社会伦理,体现的是社会浮躁,对年轻人的择偶观和价值观更是错误的导向。

(《新华每日电讯》6.2蒋芳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