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原创歌剧为何“落地死”

2010-06-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些歌剧迷反映,当下中国歌剧原创领域,各地新剧创作演出信息的披露渠道非常狭窄,常常在专业类杂志上看到的是一晃而过的剧评,可迟迟等不来一饱眼福的机会。辗转一打听,不少“新生儿”呱呱坠地不久,就因为市场口碑不佳而被封了箱。

目前,国内每年上马的歌剧新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大多很难在全国

范围“转”得起来,能传能演者更少。

创作难以接轨当代观众需求

与话剧、音乐剧舞台热衷寻找当代生活的热点话题、引发关乎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思索相比,目前国内原创歌剧的题材仍一窝蜂聚焦“王孙公子”和古典美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被不止一次不惜成本地搬上歌剧舞台,创作初衷大多仍是“还原一段史实”。

一些国内专家参加完国外歌剧节、音乐节归来深有感触地表示,我们的歌剧选材思路和创新意识,落后欧美剧坛岂止20年!就拿瓦格纳的故乡德国来说,如今大多数歌剧演出,很少再去翻版“古董”演出场景。就是《浮士德》这样的经典之作,也出现了“当代服饰版”、“摇滚歌剧版”等许多求新求异的版本,创作者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往往是“我需要从这个经典题材里获得什么”、“怎么样让当代德国青年人走进歌剧院欣赏并反思当代生活”等。

也有一些非专业界的观众认为,当代创作不是不可以涉猎翻版经典题材,关键是要看创作者的艺术初衷是什么,能不能对当代人重新审视、思考历史和反观现实产生推动作用,能不能激发当代人走进剧院的兴趣。不然,千百次地重复“讲古”,催生出的仍然是单一层面、视角的作品,它们在仿古、泥古上更胜一筹,满台辉煌却难掩与当代观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心理距离和审美裂缝。

记者曾在北京的一次观剧现场听到观众抱怨:“看了3个小时,昏昏沉沉,不如回家听百家讲坛。”

热衷一炮而红导致巨大浪费

偏爱古典题材、庞大制作,也让缺乏市场认同的不少歌剧创作一旦上马就如走钢丝,正所谓“钱,大把花出去了,能不能听个响儿,心里没底”。

也有一些创作者追求一夜轰动效应,首演前寻找各方“填场子”,甚至暗暗在剧场布下叫好者。新戏开演的当晚,剧院里往往是热闹一时,“掌声、喝彩声不断”,可一轮演出结束后,很难再启动第二、第三轮的演出。花了大力气置办的布景、行头放在那里积灰,而在演出市场里找不到“彩头”的新剧,更让创作者无从下手修改,到这个时候,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大制作,就有打了水漂的嫌疑。

对此,一些专业界人士痛心地说,找歌剧投资本来就很难,好不容易“化”来百万千万,前后投入数百人的力量,到头来也就面对几千观众演出很少场次,实在是巨大浪费。原创歌剧领域的钱能不能“省着点花”?

有人建议,与其都重磅投入大制作,不如各显其能创制一些思想内涵有创新、制作不求贵的新作。甚或能否向小剧场话剧、简装版歌剧、时尚歌剧等样式借鉴一些思路,创新理念与设计,即便不是每一部都一炮而红,至少“船小好调头”,让修改、调整变得更为可行,然后在已有的简装版制作上再夯实制作成精品。现在的一些原创歌剧还在草创阶段就大如“航母”,一旦翻船,很难自救。

(《解放日报》6.2伍斌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