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生活

2010-06-1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场从天而降的灾难,让河南2891名孩子和沈翠一样成了艾滋病致孤儿童。

寄养在奶奶家的沈翠

5月20日,河南省上蔡县王营村,14岁的沈翠(化名)坐在自家院里的一个小马扎上,眼睛里透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安静。

只有半拉围墙的小院,

明显破旧的三间房屋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窗户了。

沈翠的父母都死于艾滋病。对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来说,那是一场祸从天降的灾难。上世纪90年代初,农村一些血站在鼓励农民卖血的同时违规操作,将卖血者的血清提炼出来之后,又将剩下的血浆混合到一起回输给卖血的农民,结果有艾滋病患者的血混入其中,使得回输了这种血的人都染上了艾滋病。这场从天而降的灾难,在河南,最终让2891名孩子和沈翠一样成了艾滋病致孤儿童。从此,沈翠跟奶奶相依为命。

根据河南省的政策,沈翠现在每月可以领到200元的艾滋病致孤儿童生活救助金,按照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上初中的她每学期还有300多元的补贴。因为她还有个叔叔,50多岁的奶奶不能算孤老,每月只有50元低保,生活还要依靠家里的3亩地,地里的活计基本全靠同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叔叔。

跟着奶奶过的沈翠属于家庭寄养,这是河南省安置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方式之一。河南省有四种孤儿安置模式,其中家庭寄养占到了83%。但家庭寄养模式逐渐显现出不足。从2003年起就着手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工作的许明成,有一次在对孤儿家访时,发现一个孤儿身上穿的衣服非常破旧,一问才知道,他的爷爷病了,每月给他补贴的200元钱都给爷爷治病了。

除了生活条件,寄养家庭中孤儿的心理问题是许明成最担心的,因为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加上隔代抚养的因素,很可能使孩子得不到更科学的家庭教育。“当我们分别去探望在机构中集中养育和在家庭中寄养的孩子时,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区别,机构养育的孩子会主动打招呼,表现大方,而家庭寄养的孩子问几句才答一句”。

救助安置缺少亲情

同样是艾滋病致孤儿童、正在上初二的王健(化名)在一所集中养育机构―――――芦岗阳光家园生活,他跟其他两个小伙伴共住宿舍楼的一个房间。王健早晚两顿饭都在学校吃,家园每月发给他100元生活费和10元零花钱。等到了高中,每月生活费和零花钱加起来会增加到240元。

王健所有的衣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都由家园统一购买。如果生了病,家园会负责带他去看病。每个月他还可以报销两次回家探亲的路费。王健的理想是考上好大学,园里也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考上一类本科,每月发给生活费500元;二类本科400元;大专350元。另外,每学期还会给他们300元的服装费和100元的零花钱。

这种水平显然要高于河南省对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标准。根据河南省的政策,艾滋病致孤儿童每月补贴200元的生活费,所有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高中阶段每年可以享受800元专项助学金。如果上了大、中专,可以优先享受助学贷款。另外,河南省利用福彩公益金对上大学的孤儿一次性补助5000元。医疗方面的政策是,他们的基本医疗费用全免,并被纳入医疗救助体系。但亲情缺失是这类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比之下,沈翠在奶奶家的生活条件虽然不好,但不乏亲情温暖,因为奶奶和叔叔一家都很疼爱她。

本该消失的歧视

长着络腮胡、看起来很强壮的沈翠的叔叔,也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但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没有艾滋病病毒。

记者在采访数家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家庭时,发现那些父母唯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渠道都是卖血,与他们一起生活的孩子都没有染上艾滋病病毒。有的一方没有艾滋病病毒的丈夫或妻子在爱人被发现艾滋病病毒之前一起生活了多年,也没被传染。

“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包括一起吃饭、拥抱、握手,都不会染上艾滋病,那些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孩子,都是母亲在携带艾滋病病毒后怀孕生下的孩子。由于成功率达90%以上的母婴阻断技术的推广,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即使怀孕生孩子,孩子被感染的几率也非常低。”河南省民政厅李经宇告诉记者。

在记者采访的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中,也有一部分是在母亲携带了艾滋病病毒之后出生的,其中三个孤儿并未做过母婴阻断,但他们全都没被感染。即使是夫妻性传播,一般也是在一方有伤口的情况下传播的几率才高一些,现在社会对艾滋病的传染性过于夸大了。

一位调研人员从一开始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为记者纠正了称谓上的错误:“我们叫艾滋病致孤儿童或叫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不叫艾滋孤儿。”他解释,艾滋孤儿这种提法很容易造成误解,别人会以为这些孤儿都是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的孤儿。实际上,被感染的儿童数量并不多,因为那一拨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大多在父母卖血之前就已出生,最大的已经十七八岁。加上后来对孕妇母婴阻断技术的应用,使得受艾滋病感染的儿童数量非常低。

从人们的普遍反应来看,外界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歧视仍然存在。记者了解到,在王营村有大概6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也同健康的孩子一起上学。那些健康孩子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表示反对,只是教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预防的常识,叮嘱自己的孩子不要与那些孩子过于打闹,以免弄伤对方或自己。

不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隔离开来生活和教育也是国际上盛行的一种预防歧视并帮助孩子正常社会化的理念。因为这些孩子只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并未发病,传染的可能性极小,只要稍加注意,正常的接触是没有问题的。

(《法制周末》6.3 刘姝宏 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