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韩寒是怎样“炼成”的

2010-06-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韩寒,1982年9月出生于上海金山。作家,赛车手。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中,他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文笔老练,语言犀利。1999年开始写作小说《三重门》,出版后十分畅销。韩寒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他的作品和思想却广受瞩目。

松江二中的记忆

对于韩寒,松江二中从未流露

出任何求才若渴的神色,反过来,韩寒对这所上海市重点中学,亦从未产生过归属感。然而一切却从这里开始和结束。

1998年,作为体育特长生的韩寒,以低于录取线14分的成绩破格考入松江二中。尽管如此,韩寒与这所中学的缘分仍很快散尽。当时的韩寒成绩并不好,永远坐教室最后一排,按名次总是最后上讲台拿成绩单,除了语文课。

1999年,两次被留级的韩寒面临被学校劝说退学的危险,权衡再三后,他决定主动申请退学,“这样起码有点面子”。当时,因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韩寒在全国已经小有名气,他退学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并引发人们对这个所谓叛逆少年的大讨论。这是松江二中第一次因为韩寒而成为全国话题。

多年以后,韩寒和他的父亲都提到这样一幕,在松江二中的校长办公室,韩寒和父亲办理退学手续。当着他们的面,当时的校长叫来一位品学兼优即将代表学校出国交流的学生促膝长谈,而韩寒和父亲就等在旁边。从校长办公室出来后,父亲韩人均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儿子,以后再也不要给别人看不起你的机会。

事实上,正如该校一位童姓老师所言,松江二中和韩寒代表两种成长模式,二者相互对抗却又彼此依存,韩寒的出现,丝毫未改变松江二中固有的运行节奏,而韩寒与中国教育模式的格格不入也并未在松江二中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韩寒与他的母校之间,确实有着高度默契。当年,他主动申请退学,面对来自全国的质疑,松江二中并未计较名声,而是顺水推舟,给了韩寒面子。而据后来毕业于松江二中的某韩寒师弟称,“韩寒和高中的关系不是外界想像的那么坏,学校以韩寒为荣,韩寒也感谢二中。”

青春的《萌芽》

上世纪90年代末,《萌芽》杂志因开创全新写作文风并连续发起“新概念作文大赛”打造文学明星而名满中国――时光倒推十年,这里曾是无数有梦少年心目中的文学圣地。韩寒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一只未装满水的杯子,一团正在被淹没的纸,韩寒写下一篇《杯中窥人》。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他拿了一等奖。

很快,借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势头,韩寒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三重门》,以每月加印100万的速度迅速跻身当年畅销书头名,不断丰厚的版税令韩寒的赛车梦逐步升级,当然,也成为韩寒下决心退学的一个重要支撑。

退学前,在松江二中老师们面前,韩寒曾被问起,你退学了,以后要拿什么养活自己。“稿费啊。”韩寒说。他的回答引来一片笑声。但是现在,韩寒巨大的生活开销,有三分之二在靠自己的稿费支撑。

新概念一等奖,《三重门》出版,退学,将职业转向赛车……这是少年韩寒在一个调头后,一气呵成所完成的转变。此后几年,他没有像某些专家预测的那样,江郎才尽昙花一现,而是继续写小说、追逐赛车梦,后来,他成为车开得最好的作家和小说写得最好的赛车手。

“说坏话”的博客

赛车和写作上的成功,足以令他活得潇洒无忧。但是,韩寒的转变却仿佛从这一刻才开始。

2005年是分界点。这一年,韩寒开通博客。

2006年,“韩白之争”正式引燃80后作家与体制的叫骂。韩寒毫无来路拘束的招数和乡野作风,多少令白烨、陆天明和高晓松等一批深谙长者为尊的前辈甚感头痛。此后,面对韩寒四面出击,对立方保持长久的沉默。

而韩寒,依然在他点击量日益飙升的博客上风生水起:2007年,他与现代诗人关于现代诗优劣进行讨论,就中国作协存废问题发表意见,为王蒙指责刘翔言论不当而积极出手;2008年,他就抵制家乐福和封杀莎朗・斯通及汶川灾后重建中对北川政府奢侈购车进行批评;2009年,他的关注领域再次拓宽,除了杭州“欺实码”、湖北荆州“天价捞尸”、上海闵行区钓鱼执法、谷歌“侵犯”作者版权等社会事件,他还毫不给自己留后路地拆解了《建国大业》《孔子》和《三枪拍案惊奇》该年标志性电影;2010年伊始,他对于网评员制度、刘谦“近景魔术”的质疑令人大跌眼镜,其后关于“局长日记”的一篇《韩峰是个好干部》更是风行一时。

即使保守而言,韩寒的博客恐怕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意见发布平台,3亿的稳定点击量让他几乎拥有最为庞大的粉丝群。而他对于任何社会事件的点评,都有可能在一秒钟内左右事态的发展以及成千上万人的意向。网络,甚至成为韩寒和那一批说不清楚但又无处不在的拥戴者之间最为快捷而有效的沟通方式,韩寒和他们之间,他们中个人与个人之间,已经形成有效的传播圈。

作为站在韩寒对面的隐形对话者,所谓官方对于这个青年的态度则不鲜明。典型的例子是韩寒所生活的上海,对于一个敢说敢言并莫名受到大众追捧的年轻人,这座国际大都市始终保持着一种甚为体面的沉默,除了市长韩正曾在某篇新闻中含蓄表示过“欢迎批评”外,无论韩寒在博客中对上海有过怎样激烈批评,那看不见的一方的反应最多也只是没有任何解释地删除博文。

谁在影响韩寒

11年间,韩寒从叛逆的边缘少年成长为深刻有力的知识分子。但在出版人路金波看来,韩寒身上,从未有过“规划”或“经营”。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有时在博客里随意说点什么,他只说自己想说的话。

这么多年,韩寒从少年长成青年,身为好友的路金波是见证者,在他看来,韩寒身上所发生的最重要变化,就是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别人,而促使韩寒发生这种变化的,是因为其本真的善良。

那么,有没有谁,对韩寒发生过影响?

“这个,恐怕没有。”路金波说得缓慢但却十分笃定,“他不是被改变的,而是自然长成的,以后也会这样。”

这一说法在韩寒那里得到佐证,“真正的影响是不存在的,我觉得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被另外一个人影响的,如果真要说,更多标准是自己研究出来的”。

而如果说起来自父母的影响,韩寒更原意承认,自己从他们身上所继承的,是更为原始而本真的品质。“我母亲影响我的是大方、善良,父亲影响我的是写作、摄影、书法和正直独立,他们共同的影响是更简单纯粹的生活”。而与11年前那个经常会在人生选择上挨打继而令父母失望的孩子相比,现在的韩寒早已学会与自己的父母愉快相处。路金波说,“韩寒的特立独行不是什么都不配合……没钱的时候也要请朋友吃饭,母校的校庆、家里的聚会,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是一个简单、传统的人。”

正如路金波所说,韩寒的清醒,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远”。远离人群,就不大受到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目前,人们对于韩寒最大的保护,便是从韩寒那里,逐渐学会一种最为珍贵的品质,那就是独立思考。

(《国际先驱导报》6.10 杨梅菊 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