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2011-04-30 来源:文摘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王国维是公认的一代国学大师。但是,正当王国维的教育与学术生涯如日中天之时,他却在五十盛壮之年,跳进了颐和园的昆明湖自杀,这是为什么?后来的猜测很多,但因地位不同,视角各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了近现代中国的一个永远的文化之谜。不过,当时他的清华研究院同仁的说法,应该是最直接最有参考价值的。

    第一,是当时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的说法。据《吴宓日记》1927年6月2日载:“王先生此次舍身,其为殉清无疑。”于6月3日载:“……或为中国文化道德礼教之敌所逼迫,义无苟全者,则必当效王先生之行事,从容就死。”

    按照吴宓的认识,王之自杀原因,一是为前清殉节;一是为维护中国传统文化而甘自赴水。

    第二,是清华同仁梁启超的说法。当时梁氏如是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最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王葆心是七十岁的老先生,在乡里德望甚重,只因通信有‘此间是地狱’一语,被暴徒拽出,极端棰辱,卒致之死地。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一瞑不复视。”梁氏结合形势加以论述。1927年,北伐声浪席卷中原大地。形势日益紧张,守旧者日感气氛恐怖。这是王氏致死的原因。

    第三,是清华挚友陈寅恪的说法。对于王氏自杀之因,陈氏在其《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中指出:“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思想,一姓之兴亡。”他着重从王国维一生追求真理的学术良心出发,认为王是为维护和发扬中国数千年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而死,而不能以一己之恩怨是非来作判断和论定。

    以上清华研究院同仁诸解,各有根据和道理,我略加补充辩证,谈谈自己的推断与认识。

    首先,说王国维是为“殉清”而自杀,表面似乎不无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王氏头戴瓜皮帽,身穿马蹄袖,不脱前清服饰,这不是复古守旧又是什么?1922年冬,前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王国维等人紫禁城陪溥仪读书,充南书房行走,食五品俸,“着紫禁城骑马”,王以此感激小朝廷的知遇之恩。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国民军逐出故宫,王视为奇耻大辱,曾与罗振玉、柯绍忞相约投御河自尽,但未果。联系往事,说他为前清“殉节”,似不无道理。但如果他在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之时投河自尽,那可说是为“殉清”而亡;但在1927年,他已在清华工作了好几年,与小朝廷关系日疏。溥仪也已被日本控制,这时的王国维,又有什么名目为之“殉节”呢?

    其次,梁启超的革命“恐怖”致死论,也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在王死前几天,清华研究院同仁聚餐,梁启超谈到时局的急遽变化,他准备很快离京到天津避难。这对王国维是一个严重刺激。当时的梁启超,是个敏感的风云人物,关心他保护他的人很多,连他都感到形势紧迫、心理紧张,而王则无权无势,又将如何应对形势呢?无门无路,想走也不成,只能困坐围城,静待“痞子”暴行降临自己头上,向来自尊自重的王国维,能忍受得了吗?不死又将如何?

    再次,分析王氏死因,我认为陈寅格的殉文化说最为精当。从根本上说,王国维缺乏实际政治能力,他只能是一介真正的文人学者,写文章做学问,才是他的生命活力之所在。然而,当日中国,积弱积贫。王国维认为,只要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不灭,就可以唤醒国民,走向新生。但是,现实却是军阀混战,政治家用武器的批判来大规模屠杀人民,自绝国家命脉。如果因现实环境的严重压迫,摧毁了他的学术真理之追求,那么王国维只有抱着不自由、毋宁死的态度,不惜一死来回答历史的挑战。所以陈寅恪在《王观堂挽词序》中断言,王国维的自杀,是为拯救中国文化而殉节,而非为一家一姓之愚忠。

    (《文史知识》2011年第4期 蒋凡)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把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理论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