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过去老北京有段描述街道巷舆的顺口溜,其中有这么几句:

    “护国寺,卖大斗,过去就是新街口;

    新街口,卖大糖,过去就是蒋养房……”

    不过,现在要是在北京地图上找蒋养房胡同,那可是找不着喽。因为蒋养房胡同在1965年改成了新街口东街。

    在明代,因为朝廷的浣衣局设在这里,就管这条胡同叫浣衣局胡同。后来老百姓嫌“浣衣局”太文雅,就又管这条胡同叫浆绛房、浆家房。到了清代,浆家房的叫法又发生了音转,演化成了蒋养房胡同。

    1924年的秋天,李大钊、赵世炎等几位中共北京地委的领导,在赵世炎家里开了一个秘密的会议,决定在北京建一所秘密党校,培训北方的干部。

    1925年10月,在向北洋政府的北京市教育局办理了注册手续之后,“北京职业补习学校”在西城区蒋养房胡同一座坐南朝北的四合院挂牌了。这个四合院里,南屋正厅敞开的三间房为教室,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耳房一间为教务主任罗亦农的办公室兼宿舍,西耳房为文书室和图书室,东西厢房各三间充作学员宿舍。实际上,“北京职业补习学校”就是北方区委党校,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早的党校。

    李大钊等人认真分析了北方区委所辖各地委的情况,最后收了60名左右的学员。由一位在天津从事过教育工作的同志担任名义上的校长(实际上只负责学员膳宿等事务工作),罗亦农担任教务主任,但实际上行使的是校长职能。

    开学后的第二天,罗亦农就住进学校,与学员们共同学习生活。教学计划安排得非常紧张,学员上午、下午或上课或听报告,空余时间和夜晚自修,整理笔记。每10人分为一组,推选一位组长,召开小组会,对学习的体会和心得进行讨论。学员们对授课内容如有不解或疑问,可随时提出。为了安全起见,学员在校期间不得自由外出,如需外出,必须经罗亦农批准。

    1925年12月,第一期学员顺利毕业,最后一课是李大钊讲的《土地与农民》,提出“耕地农有”。后来毛泽东把它收入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教材。

    第一期结束后,中共北方区委本打算再继续办几期。由于北京政治环境日趋恶化,罗亦农被调往上海,所以只办了短短的一期。但是,中共北方区委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高级党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北方地区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干部,对北方各地党组织的发展和革命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晚报》6.3 于建 赵喜斌 和山)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奇葩惩处为何层出不穷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健全协商民主机制 发展全过程人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