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纸史研究的管辖权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各界对蔡伦是造纸术发明人的说法,并无异议。直到上世纪50年代,化学史家袁翰青首次挑战了这一“历史定论”。

    他认为,像造纸这样一门多原料、多工序、多品种的技术,由一人发明,似乎不大符合实情。尤其是蔡伦作为一个太监,知识面有局限性。袁翰青在1954年第12期的《科学通报》上,首次提出“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良者而不是发明者。”次年,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工作的张德钧,撰文反驳袁文观点。

    然而到了1979年,这一争论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是年,主管造纸局的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毅之率中国科技代表团访问日本。参观东京造纸博物馆时,发现展览说明中说“蔡伦以前的西汉已经有了纸”非常生气,认为这与中国的历史定论不同。

    代表团回国后,正好赶上国内媒体报道陕西扶风发现蔡伦之前的西汉麻纸。从这时起,轻工业部正式介入蔡伦是否是纸的发明人的论战。

    轻工业部指出,主管造纸行业的造纸局对全国纸史研究拥有管辖权,与此相关的作品自1979年起应报造纸局审批,“取得正式批文后才能发表”。此外,轻工业部造纸局是“全国唯一权威、合法的”检测出土古纸的技术中心,其它所有单位和个人的检测,如与造纸局有不同的判断,“在法律面前是无效的”。

    灞桥纸“作伪”?

    1987年9月11日,中国造纸学会举行纪念蔡伦发明造纸术1882周年大会。会上,中国科协名誉主席、政协副主席周培源说,“决不可轻率地贬低蔡伦和修改历史”。

    大会最后宣布: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为期30年的纸史争议自即日起告结束。

    次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纸史争议的“官方定论”。

    《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消息《专家确认蔡伦发明造纸 西汉的“灞桥纸”是废麻絮》。《科技日报》干脆直接点了灞桥纸发掘人、陕西省博物馆程学华的名字,说,“程学华等人将纤维状物喷上水,熨烫平展,用玻璃夹紧,搞成单片。”“为彻查真相,轻工业部造纸工业局与中国造纸学会纸史委员会近年来先后组织调查组赴西安、北京等地深入调查,走访了当年‘灞桥纸’的发现者以及陕西有关专家,结果表明:‘灞桥西汉古墓’仅仅是推测。”

    如今程学华已故去多年,但从他专门针对轻工业部大会点名撰写的《西汉灞桥纸的补述论证与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文中,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反应。

    在这份长达17页的《说明》中,程学华详细阐释了灞桥纸的发现经过、墓葬位置、断代依据等。此外,程用了一半的篇幅“揭穿了调查组深入调查的真相”:前后三次来调查的人员均要求他改变自己原有的说法。程学华在《说明》中写道,“这是学术研究领域内的怪事”。

    “关系国家尊严的大问题”

    纸史委员会委员安嘉麟曾撰写文章指出,蔡伦造纸说是“历史定论”,关系到祖国尊严和荣誉,神圣不可侵犯。挑战此说已不再是学术问题,而是是否爱国、维护国家尊严的政治问题。

    日本学者、东京大学教授中山茂在其书中说,“由于感情问题作祟,反对纸的西汉起源说,只好说‘灞桥纸不能以纸定论’。”  

    随着甘肃放马滩纸和悬泉置纸先后发现,关于蔡伦是否是纸的发明人的争论渐渐平息。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引入了1986年甘肃天水发现的放马滩纸,正式使用了“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说法”。而关于“西汉有纸说”的学术著作也逐渐被国际学术界所接受。

    然而,新的发现和学术著作并没说服反对者。

    2005年10月,湖南省岳麓出版社出版了《纸祖千秋》。这本近55万字的文集收录了100多篇文章,清一色地由坚持蔡伦发明造纸术观点的人撰写。

    2008年10月,北京奥运会过后不久,有人提出,将蔡伦故里湖南省“耒阳市”改为“蔡伦市”,做好蔡伦这篇文章,用好蔡伦这块瑰宝。

    (《看历史》2011年7月刊 李杨)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青海省全面掌握黑颈鹤种群数量及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