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2011-08-09 来源:文摘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钱学森一生最大的转折点,是他在1950年的某一天收到了父亲的一封来信。信中,父亲谈及自己病重,希望有生之年能与儿子再见一面。孝顺的钱学森念父心切,立即向学校申请探亲假并准备回国。

  在此之前,钱学森曾经担任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的顾问。1949年9月,38岁的钱学森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地位和生活非常优越,他希望利用美国的优越条件进一步深造,因此正式提出了加入美国国籍的申请。

  当钱要回国的消息传开,美国海军次长丹·金布尔立即电话通知司法部,要求无论如何要将钱学森留在美国,因为钱的头脑里装满了美国的军事机密。

  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金布尔的做法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此时,恰逢美国政府处于严重恐共的麦卡锡时代,金布尔的这通电话使移民局怀疑钱学森是共党分子,并很快将其逮捕,此后,钱学森被软禁了整整五年。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欧美的大批华人知识分子似乎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很多人抛弃已经成形的事业,冒着危险,立志要回到祖国参加建设。但钱学森不在此列。他本没有积极回国服务的意愿,也从未加入过共产党,可是历史围绕着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封家书和一次回国探望父亲的意愿,竟然遭到了美国政府的不信任。几年之后,钱学森以莫须有的共党罪名,通过朝鲜战争的战俘交换方式被遣返回国。

  钱学森一直对美国政府亏待他的往事耿耿于怀。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对抗终于将他推到了中国利益的一边,钱学森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爱国分子、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一封家书,竟然成为钱学森人生最大的分水岭。假如没有父亲的来信,钱应该继续在美国求学、研究,日后究竟能取得何等成就,的确是一件值得展望的事情。

  可是历史不容假设。美国抛弃了钱学森,他别无选择,只能丢下自己的研究事业,回到中国。世界之大,似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他一个平台,给他一份完整的亲情。

  钱学森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情回到了祖国。中共中央政府给了他非常高的礼遇和重用。1956年1月,刚刚回国三个月的钱学森在陈赓的邀请下,出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1956年春,他应邀出席政协会议并在会上讲话。2月1日晚,毛泽东设宴招待全体政协委员,特别安排钱与自己坐在一起。钱学森为国务院起草的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也受到中央高度重视。

  此时的钱学森激情有加,他要把全部知识献给自己的祖国,做出成就,以报答知遇之恩,同时或多或少也想让美国人看到,他们丢弃掉钱学森,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

  有意思的是,从美国回来的钱学森,既有对美国的怨气,却也带来了美国的学术作风。中科院院士戴汝为说:“钱学森对美国有些事情说起来是咬牙切齿,(因为)等于是把他从美国给赶出来了,但是他觉得美国的讨论班是非常之重要的。”创建力学所期间,钱学森积极倡导学术民主。他让行政部门为每个办公室购置黑板,走到哪个屋子里都便于学术讨论,有什么问题可以当场在黑板上推导。这种在科学研究面前不论资历深浅、彼此平等的做法,被钱学森称为“科学的民主”。

  (《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2011年8月号 苏小和)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火车票改签要收手续费,何以引发争议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管好商标注册秩序... 老字号发展需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