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2011-09-05 来源:文摘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24年自费订报无间断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

  8月27日,记者一行驱车600多公里,从武汉到宜昌,去采访一位自费订阅《文摘报》24年的93岁老人龚觉民。他的家在宜昌市宜都潘家湾土家族乡栗树垴村。

  为什么要到大山里去采访这位耄耋老人?缘由来自《文摘报》30周年读者问卷调查,老人写来一封信:“我一直阅读贵刊,从1987年到2011年,24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全年《文摘报》从未间断过……不但如此,我还每两月订装一合订本,一年六本,赠送给乡民族中学图书室,供师生参阅。这些年来,书摘、报摘多矣,我认为《文摘报》水平较高,有参考价值,弃之可惜!我是‘五四’同龄人,进了93岁……”

  8月25日,记者接到《文摘报》总编辑马宝珠的电话:《文摘报》想到宜昌市宜都潘家湾乡栗树垴村去看望这位老读者。

  27日一大早,记者与26日赶到武汉的《文摘报》编辑部的马宝珠、于丽娜前往宜都市潘家湾乡栗树垴村。山路弯弯曲曲,坐在车上就像坐上过山车一样。土路到处坑坑洼洼,有的地方要下车才能通过。大约中午12点到达栗树垴村时,宜都市宣传部部长王长镜告诉记者,靠山坡上的那座2层小楼就是老人的家。记者快步上坡,看到一位老人拄着拐杖从屋里迎出来,老人看上去精神矍铄。“欢迎欢迎!”老人微笑着挥着手说,“我就是龚觉民。”马宝珠上前扶着老人进屋。这时老人家客厅里聚集了从乡里村里来的人,老人连说好几遍:“这么多年,房子盖了这么久,你们从北京来到我家,今天我高兴极了!今晚我睡不着觉啊!”老人除了耳朵有一点点背外,根本看不出他已年过九旬。

  采访过程中,老人谈笑风生。老人回忆,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在新疆日报工作,还曾经是报社的主笔。他第一次见到《文摘报》是在1987年。那年,龚觉民作为宜都市政协特邀人员,开会期间,在邮局看到《文摘报》。从那时起,老人就喜欢上《文摘报》了。

  记者问:“您为什么要坚持订阅《文摘报》这么多年?”老人回答:“第一,因为我办过报,爱看报,《文摘报》内容丰富,真实可信;第二,《文摘报》便宜,价格低,我能承受;第三,现在报纸多,我是经过筛选了的,《文摘报》水平较高,可推荐给学生看,如果看完了当废纸扔了,太可惜了,于是我就用针线缝好,装订成册,送给学生看;第四,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文摘报》是我的精神伴侣,《文摘报》的编辑就像我的亲人。”

  老人自称《文摘报》粉丝

  老人一家6口,四世同堂,他60多岁的儿子龚成才告诉记者,父亲每天上午看《文摘报》,吃饭时给他们讲报纸上写了什么。外面的很多消息,都是从父亲那里知道的。潘家湾土家族乡党委书记段绪卿告诉记者,龚成才家是“文化科技中心户”、“家庭美德示范户”。

  记者在老人生活的小屋,看到了书桌上有《文摘报》、放大镜、笔、剪刀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人的“读报日记”。记者翻开了这本厚厚的日记,老人不仅看报、写体会,还评报。

  采访快要结束时,马宝珠、于丽娜为老人颁发了《文摘报》首位荣誉读者证书,还给老人带来了中秋月饼、《文摘报》缩印本等。老人很激动,一个劲地说:“感谢,感谢!”拉住马宝珠和于丽娜的手反复说:“《文摘报》的编辑就是我的亲人啦!”

  马宝珠几次问老人,对《文摘报》有什么要求和建议,提到要给老人赠送2012年《文摘报》,老人执意要继续自费订阅。

  老人饶有兴趣地指着《文摘报》问:“什么是雷人?”“这是网络语言,就是出人意料而且令人格外震惊的意思。”“我落伍了!老了!”记者开玩笑地对着老人的耳朵问:“您知不知道粉丝是什么意思?”“是拥护者吧?”“您太有才了!”紧接着,老人用手做成喇叭的手势喊:“我是《文摘报》的忠实粉丝!”

  由于时间紧,还要去民族中学采访,记者非常不情愿离开老人,老人似乎没有觉察到我们要离开,他还在讲:1976年从新疆回到家乡后发生的变化。记者不忍心打断老人的回忆,感觉老人93年的漫漫人生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在民族中学图书室,记者见到老人赠送的多年的《文摘报》,老人在报纸上写了很多批注,如在一篇关于医药代表的文章旁边批注:医药代表休矣。民族中学校长叶祖益介绍,老人对学校很关心,在学校图书馆验收时,捐了很多书给学校。

  一路上,记者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位90多岁的老人身体和精神面貌这么好?爱看报纸、关心时政、热爱生活,是老人身心健康的精神支撑,这也与当地政府重视基层文化建设有必然联系。据了解,潘家湾土家族乡,历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民族中学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等都建设得很好,校长说这些都得益于湖北省财政厅的帮扶政策。我们还参观了潘家湾土家族乡“民俗博物馆”。据悉,这是全国首家乡村博物馆。

  (《光明日报》8.31)

  一声亲人

  □马宝珠

  蜿蜒崎岖的山路把我们带向白云深处。

  车窗外满眼的绿色、起伏的山峦我们已无暇欣赏,一来是道路颠簸,弯道一个接着一个,我们的心紧张得缩成一团;二来是难耐的兴奋与遐想:即将见到的龚觉民老人是怎样一个人?那个远离喧嚣的小山村为何让我们牵挂?

  汽车停下后,走了一段山路,很快看到陪同我们的宜都市委宣传部王长镜部长向山坡下迎候的村长招手,她示意我们老人的家到了。我粗粗计算了一下,从北京到达这里,我们足足用了10个小时:一个半小时的飞机、六个小时的高速、两个半小时的山路。

  山坡上,正午的阳光照在一位拄着拐杖老人的身上,老人身后是正在晾晒的金灿灿的玉米。我们快步走到老人面前,只见老人神清气爽,身板很直一点儿不佝偻、脸色红润少见“沟壑”、头发密实黑发很多。

  走进堂屋,老人的儿子、儿媳端上热茶,我们来不及品尝,就开始了采访。我的同事、光明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和我一左一右坐在老人身边,于丽娜支起三角架准备拍照。“您为什么订阅《文摘报》?《文摘报》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有着丰富采访经验的夏静爽快地开始了她的提问。老人思路清晰,一一作答。我们想知道的,夏静已经问了。我还想知道老人是怎样把看过的《文摘报》装订成册送给乡里民族中学的,老人对《文摘报》有什么意见与希望。

  老人起身走进卧室,取出用夹子夹得整齐的《文摘报》。“阅读后的报纸弃之可惜,让广大师生在精神上共同享受,润物无声呀!所以,我每两个月把报纸装订成册,送给学校。”听到老人的讲述,看到与我相伴11个年头的《文摘报》出现在这山里人家的堂屋时,我的心发热,喉咙发紧。接着,老人指着报上亲手写下的名字深情地说:“这是我的亲人、亲人哪。”我靠近一看,张力斌、郝荣丽、马津京、成向东、华夏、孟榆、姚小平、孙思源等责任编辑的名字赫然写在今年8月4日《文摘报》一版上端。从事新闻工作28年,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读者称我们为亲人。顿时,惊喜、震撼、温暖涌上心头。抑制住内心的激动,我继续倾听老人的述说:“《文摘报》是我的精神食粮、生活伴侣,活一年我就要自费订阅一年《文摘报》”。

  为方便拍照,我建议老人把手中的报纸翻转过来。蓦然看到第八版刊登的文章正是我最近写的《何兹全的境界与情怀》,这也是老人收到的最新一期报纸。我告诉老人情况后,老人眼中充满了惊喜。他紧紧握住我的手,颤抖地说:“我太高兴了,做梦都没有想到离你这么近,离文摘报的亲人这么近。”

  为表达对老人的谢意与敬意,我们为老人颁发了“《文摘报》荣誉读者”证书,这也是《文摘报》历史上第一次向读者授予这个称号。当老人接过证书和我们从北京带给他的月饼时,连连说:“我高兴死了,高兴死了。”此刻,堂屋里充满了笑声。

  走出堂屋,告别老人,那一袭朴素干净的蓝布衫、紧贴老人居室不到一米远的大山、堂屋山墙旁的玉米地,和老人有关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是那样亲切。

  午饭后,我们赶到潘家湾乡民族中学,叶祖益校长、张秀奎副校长、叶绍继老师已等候多时。在二楼会议室,长长的会议桌上是一字排开的《文摘报》,有的已经泛黄,有的崭新如初。一针针一线线的装订,一年又一年的坚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能相信?我仔细地翻阅报纸,看到许多地方有老人的批注。譬如,在一篇提倡健康生活的文章旁,老人写道:“不抽烟,不喝酒,爱劳动,爱读报,我要坚持呀!”又如,在一篇讲党的惠农政策的文章旁,他批道“好!”。当然,他用红笔圈起来的错别字让我汗颜。

  一座大山里的一位老人,一位老人与一份报纸的情缘。老人让我懂得,办报人与读者是亲人关系;办报不仅要用心用力,更要用情。

  我们相约,老人百岁时再来看望他。老人家,幸福、充实地生活吧,《文摘报》将一直陪伴着您,我们将一直陪伴着您。

  感恩之旅

  □于丽娜

  一封信、24年、93岁、一所乡村中学,就是这几个数字,促成了这次感恩之旅。我们是带着对几十万读者的深情厚意上路的。

  读者是报纸的“衣食父母”,与报纸的生存和发展唇齿相依,他们是我们一直牵挂的人。行程1800多公里,我们来到地处巴东大山深处的栗树垴村。

  得知我们从北京千里迢迢来看望一位老读者,一路上,我们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光明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站长,宜昌市委宣传部的同志,三峡日报记者,接着是宜都市委宣传部长副部长,潘家湾乡党委书记、乡长,栗树垴村村长,队伍越来越壮大,当一行二十几人浩浩荡荡地来到山脚下一座白墙绿瓦的小楼前,93岁的龚觉民老人已等在了门前。老人腰板挺得直直的,眼睛炯炯有神,可以用犀利来形容,浑身上下又透着书卷气。

  说起订阅《文摘报》24年不间断,老人说:“我是办过报的人,全国这么多报纸,选择订阅《文摘报》我是经过筛选的,我把《文摘报》看作是我的精神伴侣。”老人拿出一沓用铁夹子夹得整整齐齐的《文摘报》,指着报眉处用钢笔写的一排名字告诉众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听到老人用亲人这个称谓称呼我们的编辑,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身临其境,可以用震撼来形容,这是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我忙不迭的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给老人看,马总指着照片上两个小伙子说:“老先生,我把你的亲人的照片带来了,你看,这就是张力斌。”照片上张力斌和郑志华二位年轻编辑手捧着装裱好的老人写给《文摘报》的亲笔信。这时屋子里变得很安静,在场的人都被一声声亲人的呼唤感动了,老人拿着照片,眯着眼睛看了又看,脸上的表情是幸福的。

  和老人交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人的幽默。老人说,今年我93岁了,这个房子盖好十几年了,家里第一次来这么多的客人,还有从“小地方”北京来的客人。

  当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问老人,你知道粉丝是什么意思吗?老人用双手围成喇叭状,大喊到:“我是《文摘报》的粉丝!”老人的风趣童真逗得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为老人鼓掌。

  另一个感受就是这是一位智慧老人。老人思维敏捷、睿智,妙语连珠,一屋子的人,他是绝对的主角,面对着摄像机谈笑风生,极具镜头感。

  时间太短,来不及听老人细细讲述,不过从老人给儿子起名龚成才,给孙子起名龚自耕,可以断定老人一定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老人说自己九死一生。

  老人是在重庆受的教育,1945年到新疆,曾任黄埔军校新疆分校教官,新疆日报编辑部主任、主笔。

  说起给乡中学捐赠《文摘报》,老人说,我是个平凡的人,我这一辈子烟酒毒不沾,我小时候母亲就告诉我好事难得,人要做好事善事,我希望孩子们能看《文摘报》,润物细无声。

  聚散总有时,告别的时刻到了。老人激动地说,我今天太高兴了,今晚我可能睡不着觉了。我们也是依依不舍,从此这个小山村有了我们深深的眷恋,老人是《文摘报》的亲人,所有读者都是《文摘报》的亲人。

  跨越关山,这是一次编者和读者的心灵聚会。

  离开宜都之际,众人相约,等老先生百岁时再聚潘家湾,祝龚老先生长命百岁!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鬼秤”频现,危害性不应被低估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部分县乡地区数字化就业:为乡村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