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2011-09-13 来源:文摘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那天在医院候诊,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带自己的母亲看病。母亲文文静静,坐在医生面前。女儿向医生诉说母亲的病情:阿拉娘,早饭吃过就忘记了,东西放好转身就不记得了,煤气开了就不晓得去关……医生,侬看看伊,阿是老年痴呆症?

  母亲嗫嚅着:我只不过,记性不好……

  医生问了母亲一些问题,母亲很迟钝。医生开了单子让她做脑部CT。女儿接过单子并不急着走,忧心忡忡问医生:我妈妈到底是不是老年痴呆?医生不耐烦,说:是不是老年痴呆症,做了检查再说,下一个!

  母亲站起来,满脸委屈,自言自语说:我不是痴呆……

  看着这一幕,我心里真是难过。当着病人的面,左一个“痴呆”,右一个“痴呆”,人生了病本就悲哀,还要接受一个让人自卑和羞耻的病名。我搞不懂,为什么西方的“阿尔茨海默症”到了我们这里,就译成“老年痴呆症”?这“痴呆”两字,足以打击病人的自尊,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又怎能利于治疗?

  2005年,日本已把老年痴呆症更名为“认知症”。这些年,发达国家不仅将疾病命名更趋人性化,而且还非常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用词,比如“智障者奥运会”,如今叫“特殊人奥运会”。他们还在正式文件和公开场合摒弃了“老人”(older)这一用语,代之以“长者”(elder)的敬称。在对待老弱病残和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如今,翻翻中文医学词典,触目惊心的不止“老年痴呆”一词,如“癫痫”,“红斑狼疮”、“易性癖”……这“癫”字,“狼”字,“癖”字,让病人备受刺激,早有医学工作者呼吁更改。中国的文字如此丰富,难道我们找不到既准确又人性化的词语来表达这些疾病吗?

  (《文汇报》9.5 王周生)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景漂”何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这些提振经济的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