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周恩来与北京老字号
 https://www.gmw.cn 2012-03-03 21:56:20 来源:光明网-《文摘报》

    “增加型号大的鞋”

    北京的老字号是古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北京重要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为保护、弘扬老字号,曾多次做过指示。

    谭家菜是著名官府菜,已有百余年历史。1954年,周恩来指示:“一定不要让谭家菜失传。”1957年,他到雷蒙定制服装,嘱咐雷蒙不要把海派西服特色丢掉。1968年,周恩来宴请巴基斯坦贵宾,也特别鼓励又一顺名厨杨永和,要把高超的清真菜肴烹饪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不致失传”。

    此外,周恩来还直接过问、抢救过一些著名老字号。

    新中国成立初期,信远斋一度停业。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北京信远斋的酸梅汤就很有名嘛!现在没有了。在总理关怀下,信远斋老字号得以恢复,至今仍是北京的名牌。尤其是“文革”期间,如1970年9月17日,周恩来在同文化教育部门一些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就不能要了?那样做,不叫为群众服务。”六必居在“文革”中曾被改名,也是根据周恩来指示,重新挂出了老匾。

    在同升和,周恩来发现鞋店只经营皮鞋,没有布鞋,皮鞋也比较瘦小,就要求鞋店增加布鞋,还耐心地打着手势告诉大家,劳动人民的脚比较肥大,商业工作要很好地为他们服务,增加型号大的鞋。同升和认真落实总理指示,改进后的鞋受到了劳动群众欢迎。

    “让江南同志吃到家乡菜”

    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要求繁荣首都服务行业,并提出:北京是首都,市内餐馆应具有各省市风味。上海老正兴是周恩来亲自点名引进北京的。

    1955年冬,周恩来、陈云在上海,陈毅陪他们到山东路“老正兴菜馆”用餐,临走时,周恩来指出:老正兴的菜确实好,要好好保持这个特色。回京后,总理对北京市领导说:“北京能不能也搞个老正兴?让江南的同志也能吃到家乡菜。”1956年,经京、沪两市商议,原址在上海西藏路四马路的老正兴迁京,与大西洋西菜社合并,在北京前门大街开业。

    1956年,一大批上海名店响应周总理倡导,纷纷来京,为繁荣首都服务行业注入了强大活力:中国照相馆从上海迁京,经周恩来选址,在王府井开业;上海华新、紫罗兰、云裳、湘铭四家理发馆组成四联理发馆在京开业;上海已停业的浦五房,由经理率部分员工来京办起浦五房。

    还要提及洗染业的一段往事。当时,北京洗染业条件差,一位英国客人将一件尼龙丝衬衫送洗染店后被烫坏,此事被港报披露。周恩来为此过问有关方面:“我们有没有科学一些的洗染店?”回答是“在上海有”。之后,时任副总理的陈云向北京市领导提出:“北京洗染业设备陈旧,技术力量差,应付不了当前任务,可以快点从上海迁来几户。”经京沪领导磋商,上海普兰德洗染公司和中央洗染店于1956年7月迁京。

    抚今追昔,在周恩来的积极倡导下,1956年从上海大规模引进老字号,对首都服务行业繁荣发展意义深远。

    (《北京青年报》3.2 丁维峻)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