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史海钩沉
三线记忆
 https://www.gmw.cn 2012-04-03 20:14:46 来源:文摘报

    他们来自于一个城市不是城市、乡村不是乡村的所在。那个地方通常只是一个代号,或者是385信箱,或者是406信箱。

    他们是来自于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三线人。四百万知识分子、技术骨干以及随后衍生出的数千万三线后代,他们在崇山峻岭之间构筑了至少两代人的生活。

    1964年,突然爆发的越战很快烧到了广西边境。解放军总参作战部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国主要的工业70%以上都分布在沿海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人口稠密,而且主要交通干线也在这里,几座大城市周边还有一些大的水库,一旦发生战争,疏散困难,工业将受到较大打击,水库决堤后也将淹没部分城市。这份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苏联不正是将重工业迁往高加索地区,才赢得了那场与纳粹德国的决战吗?前车之鉴,并不遥远。

    1965年,第三个五年计划出台,正式提出全面重点抓好三线建设。

    攀枝花的董家骥

    攀枝花曾是一片只有七户人家的荒凉之地。当确定在此建立一座大型钢铁厂时,毛泽东询问这个地方叫什么。周恩来说,那里暂时还没有名字,只是漫山遍野开满了木棉花。毛泽东说,哦,那就叫它攀枝花吧。

    攀枝花是一座完全依赖三线建设兴起的城市,它的历史,就是三线建设的历史。

    1965年,32岁的董家骥从武汉钢铁厂被抽调来支援建设攀枝花。

    当时从武钢与他一同调过来的有一百多人,“基本上老婆孩子都丢在武汉”。

    “没啥吃的,每天就是土豆、粉条。”令董家骥记忆深刻的是当时的干群关系,“我们那个支部书记、队长、副队长,住在猪圈里头,那个地方最脏、最潮湿。”

    守着金沙江,喝水却是一件难事。打一桶水上来,用明矾沉淀干净,早上洗脸,中午擦身子,晚上洗脚,完了不能倒,还要和泥用。

    后来,董家骥的老婆孩子也来到了攀枝花,四口之家住在一间15平方米的房子里,上下铺,房子是木板拼凑的。“当年我们的口号是:不想爹来不想妈,一心建设攀枝花,不出铁不回家。那个时候职工的思想、心情啊,就想到为国家分忧,为党分忧,为毛主席分忧,要尽快地把攀枝花建设起来,你说毛主席他老人家都睡不好觉,我们还能睡好觉吗?”

    三线学兵冯小安

    军代表当时向冯小安他们保证:“你们就是不戴领章、帽徽的解放军。”就这一句话,冯小安动心了。那是1970年,他刚满17岁。

    冯小安一直生活在西安,一连走了四天,他和同学们来到了驻地。“我们那个营地就在半山腰上。住的是帐篷,睡的是地铺,就是帐篷两边铺点草,用那个像船一样的木条这么一拦,中间走一个过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冯小安并不觉得苦,虽然什么都不如家里,但他觉得自己“还能承受”。“那真是一腔热血,满怀豪情”。往腰上绑根绳子,从悬崖峭壁上下来,打钢钎,从没有路的地方硬生生地打出一条路来。“逢山修路,遇水搭桥,总之就是战天斗地,劈山啊。”那样的情怀,试问哪个年轻人不觉得豪情万丈呢。

    当进入隧道工作后,他们开始提倡苦干实干加巧干的精神。冯小安所在的连队连续四个月隧道掘进速度超百米,这是打破纪录、可以列在铁道兵工程建设史上的。拿他的话说:“我们一个月掘进速度为131米。铁道兵标杆连才29米。”

    在他的讲述中,你听不到太多的苦楚,这应该有性格的原因,而更多的,在冯小安看来,则是一种人生的选择。

    “我们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了共和国的重任,襄渝铁路是用我们的生命和鲜血铺就的。”

    技术骨干刘光武

    四川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在三线建设布局中成为重中之重。大量的三线工厂内迁至绵阳、彭州等地。

    刘光武31岁那年,从无锡油罐厂调到四川彭州地区来参加三线建设。据刘光武回忆,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来支援三线建设。“毕竟无锡是家乡,也是鱼米之乡啊。”

    有的人思想工作没做通,厂里便对其采取了停工的措施。在那个年代,停工意味着生活断绝了一切希望,停上一段时间,便也只好背上行囊,听从指令,离开家乡。

    当时位于彭州的锦江三线厂已经有职工两千余人,烧火做饭很不方便,因此厂革委会下决心自己研发蜂窝煤,便将这个设计任务交给了刘光武。

    刘光武花一个月的时间研发了打蜂窝煤的机器,解决了工厂内数千人生火做饭的头等大事,他也就此在那里扎下根来。

    这么多年以后,说到当时的生活,刘光武倒也没觉得多么艰苦。“知识分子过田园生活,想想其实也还比较惬意。”在紧张工作之余,每逢周末,刘光武便带着孩子去周边的水塘河沟抓泥鳅、黄鳝、虾、螃蟹,每次都能抓一大兜回来,好改善生活。

    日子是一天天好转起来的,工厂自己开发了豆腐房、煤房,还修了邮局,办了商店,“除了火葬场没有,差不多我们该有的都有了,从幼儿园到厂办技校,什么都不缺”。

    刘光武后来担任了工厂领导,一直在锦江厂干到退休,他的孩子能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无锡已变得越发遥远和模糊。

    在如今的刘光武看来,三线建设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是具体做法上错了。不应该钻山,工厂坐落在崇山峻岭间,不仅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也使得工厂的下一代受教育程度极为有限,视野受到限制。

    作为工厂曾经的领导,刘光武坦言:“我感觉到,这二十多年我尽力了,但是有点遗憾,尽了那么大力,有些东西做的是无用功,最后效果不是我想象的这个状况。”

    (《读库1105》罗尘  新星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