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别给自己贴上“初老症”标签
 https://www.gmw.cn 2012-05-21 09:45:45 来源:文摘报

  最近,“初老症”一词引来共鸣,有人还列出其50个特征,对照后不少人惊呼自己“八九不离十”,如:

  1.只要坐下来,小腹就有一摊肉。

  2.认识新朋友的速度与几率逐渐降低。

  3.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

  66%受访者认为自己“初老”

  “初老症”一词源自台湾一部电视剧,意指在生活和工作的重压下,人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大,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心态消极,并且身体开始出现衰退迹象。在新浪网一项针对“初老症”的投票中,66%的参与者选择了“是”。

  心理学中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退化,有两个特征:

  一:人格上的变化。人的前半生偏重于重视外部世界,好活动、爱交际,也就是偏重“外倾性”;而后半生更重视主观世界,个体的发展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对自我有更深度的思考。也就是说,“老”的一个特征就是变得更加内敛。

  二:认知功能的退化。这是“老”的主要表现,如视、听觉衰退、运动灵活性和记忆力有所减退。

  “初老”是“初成熟”的表现

  很多自认为有“初老症”的人,将原因归于压力过大。“压力大”似乎成了解释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万金油。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初老症”症状就会发现,“初老症”其实是“初成熟”的表现。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其中25岁到50岁被称为“成年中期”,这个阶段的个体需要实现“繁殖感”、体验“关怀”。在这一阶段,人们不仅要生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所以这是一个人高生产力的时期,也是心理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很多人深信不疑的“初老症”症状,如“一天没有吃蔬菜就会觉得身体怪怪的”、“不爱凑热闹”等,都是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细节、学会独立思考的“初成熟”表现,属于这个阶段正常的心理发展进程。还有些人觉得,生活中总是丢三落四是衰老的表现,这其实更多的是注意力不集中,并非记忆力下降的表现。

  自贴标签当心真的“老”

  据一项投票显示,白领目前的心理状态是,49%有疲倦感,46%有平淡感,38%有烦躁感,有“满足感”的不到一成。如果正值盛年,却总觉得自己“初老”,就会慢慢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心理学上有些定律很能说明这个,比如惯性定律———任何事情只要你能够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终究会变成一种习惯。大家熟悉的心理暗示,从心理机制上讲,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

  所以,努力拥有快乐的心态有助于释放心理压力。

  链接

  身体这些部位易先老

  1.肠道:这个在人体内盘绕长达5~6米的家伙,是衰老最先开始的地方。因为营养从这里吸收,而毒素从这里排出。

  2.皮肤:年轻时,皮肤组织饱满,但随着年龄增长,皮下组织开始收缩,胶原蛋白减少。

  3.脊柱:都市年轻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由于久坐上网、缺乏运动导致的脊椎劳损。大家不妨每45分钟就站起来活动一下。

  (《北京日报》5.11 张维晨)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