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说法
处置“救人反被追责”具有标本意义
 https://www.gmw.cn 2012-08-09 19:12:32 来源:文摘报

    媒体日前报道,广东佛山16岁女孩李舒舒为救即将被货车撞的1岁女童雯雯,紧急将其推开导致自己腿部被碾压。佛山交警认定李舒舒横出道路妨碍交通安全,应在事故中负一定责任。对此,有市民质疑称,救人受伤反被追责不公平,交警责任认定应考虑舒舒救人的前提。

    因救人违反交通法规,进而被交警判定担责,佛山交警部门面临的舆论压力可想而知。面对见义勇为行为时,交警部门如果法外开恩,或者干脆放当事人一马不予追责,这样或许才不致遭受舆论谴责。但这样一来,显然也有失公允,因为交警部门履职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执法,肯定不能自行设定免责的理由。倘若对李舒舒不予追责,也许契合公众的情感与心理期待,但对于执法部门来说,也是明显的失职。毕竟执法不能有随意性,追责与不追责都需要依法判定,掺杂太多的主观因素对于执法本身并无益处。

    正如佛山交警部门所称,李舒舒妨碍交通安全,应在事故中负一定责任,并没有将其认定为负全部责任,因此处罚可以相对从轻,但绝不意味着可以免于处罚。这样的处罚有可能会让部分民众不认同,但如果免予处罚的“先河”一开,难免会造成执法的紊乱。交通执法与奖励见义勇为看似有价值冲突,但其实是各行其是。如果褒奖见义勇为就要付出程序正义的成本,显然并不适当。

    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拥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都应该成为执法部门和执法者必须坚守的底线。如何对“救人反被追责”进行妥善处置,无疑对日后类似的事件有着标本意义,比如对见义勇为必须进行重奖,违反交通法规则应担责,但有必要参照行为前提从轻处罚,一旦涉及赔偿责任能否由政府或慈善机构承担等等。总而言之,有必要让奖励的归奖励,处罚的归处罚,让见义勇为与担责都经得起公众评判,才能合法合情,趋于圆满。

    (《光明日报》8.7 林萧)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