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焦德明,在路上
 https://www.gmw.cn 2013-01-03 20:23:11 来源:文摘报

    7年间,他就像一个漂流瓶行进在中国大地上……他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

    2005年7月13日,65岁的焦德明突然决定换个活法。

    前一天他过的生活还是“起床后喝喝茶、晒晒太阳、打扫卫生、抽烟、喝点小酒,偶尔打点零工”;但突然一个念头就出现了——他年轻时看过《鲁滨逊漂流记》,总想着自己哪一天也能这样。

    当晚,他把锅、碗、被褥,七八件夏冬季的衣服都放进了平时送货用的三轮车,又自制了一个炉子,装了几大塑料瓶的冷水、一个保温瓶的热水,还没忘记每日要喝的酒。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检查了要带的物品,带上3000元积蓄,迎着朝霞,骑着三轮车就出发了。

    路过市场,他买了一大筐西红柿,因为“不仅能当菜,也能当水”。

    “过不了几天,就可以离开新疆了!”他心情特别好。

    焦德明是上海人。1961年来新疆支边后,除了1984年有一次在来自江苏海安的两个小伙子的怂恿下踏上去江苏的火车,并在之后跑回上海老家看过,他从未出过远门。

    远行第一晚,他还没走出县城,露宿戈壁滩,离哈密市还有270公里。前后都没有人,可是他却一点都不害怕,很兴奋。

    他把三轮车的后挡板支起来作为床,盖上被子就睡了。

    他打算穿过甘肃、陕西、河南,直奔上海,要看看老家的样子,之后就走遍神州大地。

    在吐鲁番生活了40年,他对上海并没有很深的记忆,但是老家的门牌号倒是能像顺口溜一样背出。    

    直觉的勇气

    7年时间,他就像一只蜗牛,拖着全部家当,走过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唯一没去的是西藏。有些地方去了不止一次。

    路线是蜿蜒曲折的,没有刻意规划,常根据喜好而设定下一个目的地:先是2005年出发后直接奔着上海而去,花两月余抵达上海;之后北上,2006年至2007年在山东、辽宁等地辗转;2008年南下,经过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2009年踏入苏浙,并再次北上至河北、吉林等地;近两年,在云南、四川、重庆、湖南等地盘桓,为进藏做准备。

    焦德明几乎每天都要记下自己行走的里程数,多数是根据里程碑或路牌来计算。多的时候,一天能走30公里,因为“有好多下坡路,路平整”;有时一天只走200米,因为走着走着,发现天要下雨,干脆停下休息;更多的时候,一天走十几公里。

    2011年3月初,在翻越四川拖乌山时,焦德明几年中第一次摔跤,把左脚也扭了。他想“等消肿不痛继续行走”,但低估了自己的伤势。这一休息便是一个多月。其间不少好心人买来药酒,给他天天擦天天换,还有人特意买了草药熬制之后为他敷上……可休息了一个多月,脚还是没好。

    焦德明很懊恼,某一天起床后,他等不及地拖着伤脚“急急地赶路了”,甚至连炉子都忘了拿。

    但这个鲁莽的决定差点让他送了命。

    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天,“不知是多少号”,当时他在拖乌山上“蜗行”。刚爬完一段陡坡,开始下坡,走到一个拐弯处,他想减速,可是车子却不听使唤了!

    眼看车子要冲出道路,滑进山沟,他急急抓住龙头,硬是把车头扭向路的内侧。整辆车翻倒在路面,他也摔下了车,裤子磨破了。

    记者在他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2010年12月26日,四川省石棉县,因为山路难走,有人叫他退回去算了,他写道:“我不能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我内在的心声。最主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我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我真正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我决不会退缩或放弃,这是我最根本的意志。”    

    中国的善根

    2008年,南方遭遇特大雪灾。焦德明也恰巧赶上了。

    那天是1月20日,离春节还有12天,当时他在广东省乐昌市云岩镇,离目的地韶关市约60公里。焦德明看天色不太好,就稍微停留了一下,结果一停留,就是半个月。

    他把车停在一家商铺边,去买了几包方便面。买第二次时,40岁左右的老板娘就问了焦德明的情况,她好奇这个老头到底是做什么的。

    当她得知焦德明的梦想之后,极力邀请焦去她家吃饭。

    焦德明拒绝了,他并不太习惯去别人家里。结果,这位老板娘就把饭送到车里。

    有一天早晨,他被隆隆作响的机器吵醒,还有那位老板娘的声音:“停下!停下!那里面还有人呐!”他从“雪堆”里爬出来才知道,一个用来铲雪的挖掘机差点连他一起“清理”了……

    整整半个月,处处冰天雪地,焦德明无路可走。

    老板娘在焦德明来到的第三天就给镇政府打了电话。镇长、民警、医生都来了。镇长二话没说,就从门市部买了一箱饼干拿给焦德明;而且第二天又来了,送来一床被子和半箱饼干。

    医院送来很多药品,焦德明说自己从来不吃药。医生却硬塞给他,“你拿上,都是感冒药”。

    曾经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沙坪镇,也同样是因为天天有人送吃的,他在日记中写下,“我不能在这里留下去了,不然别人以为我要白吃喝……哪怕雨天也要走,”他很怕别人当他是乞丐。

    大年初三那天,焦德明起得特别早。一方面是“路上的冰没了,得抓紧时间上路”;一方面是想快点离开,再不要麻烦这位老板娘了。

    结果还没骑出去几步,老板娘也开门了,她坚持让焦德明吃完早饭再走。临行时给他车里塞了一袋饼干和两副手套,另外还送了一瓶跌打损伤的药酒和20元钱。

    这七年来,这么多路,并不全是他一个人的脚印。一位彝族的司机开着汽车帮他足足拉了8公里的车,直至上到一个坡顶,他可以轻松顺着下坡“滑行”。有两位女孩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他,不但帮他把车推到坡顶,还特意回家给他盛来了一碗饭……顺手拿起一捆备胎,焦德明对记者说:“这是一位四川师傅给的。”

    在石棉那年春节,因为柴火存量不足,焦德明每天只能煮一次饭。马路对面废品收购站的两位师傅对他特别照顾,每天为他烧一壶开水,还送来大米和挂面。大年三十那天,更是送来了熟肉和蔬菜,“还有一袋元宵”。

    点点滴滴,举不胜举。当这些年“路人”成为道德滑坡代名词、人们开始寻找“中国的善根”时,这位漂流者提供了同样是在这些年的,一份来自中国大地的真实行走记录。    

    自由的乐趣

    一个人行走不孤单吗?

    焦德明说:“确实是有点寂寞,但寂寞和孤独,我已是习以为常。”

    他的父母就只生他一人,并没有兄弟和姐妹,随后父母离异,他也不曾与远在上海的父亲、继母有什么联系。对于自己的婚姻,认为不合的他也直截了当地离婚。

    他自言比较少去关心周遭发生的新闻。日子的流逝对他而言也并不重要,日记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开头是,“今天不知道是几月几号……”他去每一个地方也都基本不进市区,“进城太吵了,不安静”。最爱在市郊或小镇找一个偏僻的角落“安营扎寨”,“安静能让我思考,我会思考人这一生要怎么过,如何生存……”

    2012年1月,他在昆明市的一个汽车总站边住下,打算在这里过冬。周围刚好是一个小区,居民每日给他送来肉、鸡、蛋、米面、香肠、水果,还有被子、衣服、钱;还有人对他说,“不要再走啦,该停下休息休息啦,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好……”

    这恐怕是他意志最软弱涣散的一次。第一次,他在一个地方待了4个月,甚至有了家的感觉。

    但他还是认为“不应该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因为“目标还没有实现”。

    现在,焦德明走遍中国的愿望,在扭伤脚后不再能实现,他已不能去西藏了。

    但他似乎又很能坦然接受这个结果,他打算一路往安徽走,希望能去黄山定居。他在日记中多次写到一段自创的打油诗:“不气不气不生气,人生那(哪)有长得意,留得一颗平常心,不与俗人论高低。”

    不管怎样,自由地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个在几十年前大多数人因为依附于单位、绑定在体制上而不敢触碰的梦想,这个他童年的梦想,在当下实现了。

    而这趟漫长的旅途,如果没有一路上社会与民间自发涌现的善意与帮助,或许也无法成就。

    (《解放日报》2012.12.4 王潇 尹丽艳)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