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见闻
中产家庭“穷”养子
 https://www.gmw.cn 2013-01-24 21:02:43 来源:文摘报

    在美国几年,我很留意身边一些成功人士的“教子经”。

    我的客户约翰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家中有4个孩子,年龄分别是18岁、16岁、7岁和2岁。小孩子基本上是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孩子们在学校用的教材都是二手的,大孩子开的车也是二手的。已经上学的孩子平均每天的零花钱不到1美元,这还要通过做家务才能赚到。即使如此,他们仍旧养成了每年为慈善机构和教会福利院捐款的习惯,而奉献的数额几乎是他们零花钱的1/3。

    一天,约翰用40美元给女儿玛丽买了一条裙子,玛丽嫌贵,就对他说:“爸爸,我知道你爱我,但是不用这么奢侈。”我听了觉得很诧异。在中国,常有朋友抱怨说孩子不穿千元以下的衣服。

    我请教约翰是如何把女儿教育得如此节俭。他反问我:“还需要特别教吗?”他说他的祖辈父辈都很有钱,但是一直坚持培养孩子们过简朴生活。父亲曾把他送到英国最好的中学伊顿公学读书,不但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这种纯正的贵族精神是非常低调的,比如洛克菲勒家族。小洛克菲勒在上大学的时候,自己熨裤子、缝纽扣,不抽烟、不喝酒,不随便到影院去看电影,和他爸爸一样,把每一笔开支都记在小本子上。

    约翰说,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一定要教导孩子们如何做金钱的管家,而非奴仆。

    在和约翰这样的美国人接触中,我发现美国大多数的中产阶级都有一套比较成体系的教育理念。可贵之处在于每一辈人都能切实将其执行下去,不会为孩子教育的严宽松紧而爆发“家庭战争”。相比较而言,中国现在不少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要什么,家长给什么,造成孩子唯我独尊,自私专横,更别提对家人和社会献爱心了。

    美国朋友对孩子的“穷”养,看似物质上的“穷”,实为精神上的“富”,是对一种慷慨的做人气质的培养。回应孩子所需,顺其合理要求,以简朴的生活方式磨练孩子的意志,使他们学会珍惜,懂得进取,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而这,也正是中国家长需要学习的。

    (《人民日报》1.20 耶雅亿)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