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乾隆茶舍:文人遗风依旧
 https://www.gmw.cn 2013-05-17 10:17:16 来源:文摘报

中国有句古话,叫“玩物丧志”,但乾隆皇帝却玩物长志,玩物增智。据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多次记载,乾隆一生喜好吟诗作颂,创作了4万多首,其中有1000多首是在茶舍品茗时作的“茶诗”。乾隆虽然没有像“茶圣”陆羽那样,写下了不朽名作《茶经》,但1000多首“茶诗”,足以成就他被后人称颂为“茶诗皇帝”。

茶圣陆羽第一个把饮茶发展成“茶道”,列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必需。而乾隆把这一物质层面的茶道,发展为精神层面上的茶道,“琴棋书画戏文茶”,大大丰富了中国茶道的内容。乾隆这一发展,还得从江南惠山的竹炉山房说起。

明代洪武年间画家王绂因热爱无锡家乡山水,与惠山寺僧性海法师设计竹炉,吸泉沏茶特创作竹炉煮茶图。到成化至弘治年间,有当地名人、官至贵州巡抚的邵宝,回到家乡无锡这座山脚下,创办尚德书院,修建藏书万册的“二泉精舍”,以及供人品茗的茶舍“竹炉山房”。明朝的文人墨客惯用手中毛笔绘画作诗,发泄心中的感受,借题发挥、借古讽今。为防人“耳目”,他们喜欢隐居在深山竹林中。明朝大画家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董其昌等都来到惠山竹炉山房品茗议事,还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尤其此地紧挨着天下第二泉,适宜沏茶,因此它从明至清代,是江南文人墨客喜品茗的著名茶舍,声名远扬。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微服私访了惠山竹炉山房。之后乾隆在北京、承德、奉天等各地兴建了十五所茶舍,但其原型均为无锡惠山的竹炉山房,这有诗为证:“到处竹炉仿惠山,武文火候酌斟间。”

从史料中可知,乾隆皇帝在自己创建的任何茶舍中品茗,尽管茶叶有杭州龙井、长兴紫笋、宜兴碧螺春、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六安瓜片等不同品种,但茶舍的活动始终是精神上的、一贯的。主要是赏画题诗钤章,或作诗吟诗、绘画赏书,或弹琴把玩自己收藏的各种艺术珍宝,从不在茶舍理朝政,完全沉浸在愉悦的中国文化中,感悟文化的快乐,以提炼自己的艺术修养。

(《新民晚报》4.26 鸿运斋)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