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智慧的领悟和阐释

2010-01-07 10:45:56 来源:博览群书 ○刘玉峰 我有话说

先秦诸子中,老子的道家思想是最为深刻完整和充满睿智的。这样说,绝非溢美。其一,与其他诸子思想相比,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完整体系,是唯一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唯一具有本体论的哲学

思想。其他诸子思想,均无本体论,也就难以称得上具有哲学体系。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主流的孔子儒家思想,到了宋代理学形成,才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才构建起自己的本体论。而这一本体论的构建,又显然受到了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二,老子思想从其世界的本原来自于“道”、来自于“大”、来自于“无”的本体论出发,推延到政治、社会、道德和人生诸领域,提出了“无为而治”、“为而不争”、“上善若水”、“知足长乐”等思想。这些思想均来自于“道”,相互融通,无滞无碍,形成一个以本体论为核心、多维展开的思想体系,充满理性、辩证和睿智。因此,老子的思想精深博大,不仅具有哲学之智慧,而且具有政治之智慧、行为之智慧、生活之智慧。

刘长允所著《天不变道亦不变:老子纵横谈》,以自己长期研读《道德经》的领悟和体察为主,纵论古今中外,评点儒佛各家,从12个方面系统阐释老子思想的意蕴和老子智慧的价值,并注重揭示其现实意义,目的是“使人们从老子那里得到更多的人生启示和教诲,以安顿好我们现代人的心灵和生活”。仔细读来,心有戚戚焉。

作者对老子的哲学体系和思想智慧的领悟多有独到之处。如认为老子的“道”,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有”和“无”的统一,即“道之为物,惟惚惟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不仅产生宇宙和万事万物,还赋予宇宙和万事万物与自己相同的特性和发展变化规律,最大的特点就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道”最深奥,也最现实,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谁能够认识到道的神圣和规律并按照规律行事,就是得道之人,就是有德有智慧之人。作者指出,“老子的思想,说到底,就是关于人类和每个人如何生存的学问。”这些学问都是大智慧,主要包括:1、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大自然和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规律,人类处世举措要顺应这些规律。即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绝不能恣意妄为。2、“道”和宇宙间万事万物最重要的规律,一是“反者,道之动”,即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福祸相依,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切莫过头过激。二是“弱者,道之用”,即“道”是通过柔弱的机制来发挥它的功效的。一个人只有虚怀若谷、谦逊卑下、知荣守辱、坚忍不拔,才能够以柔克刚,无往不胜,即“柔弱胜刚强”。3、天地生育万物都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因此人们一定要不居功,不自傲,切莫贪得无厌,应知足长乐,适可而止。即老子所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所谓的不争,并不是消极的躲避,而是不勉强行事,不激化矛盾,求同存异,创造和谐发展和多赢的良好局面,它还含有不争私利、不争意气、不计较末节,把握全面、放眼长远的意蕴。经过作者上述的具体揭示和阐述,老子思想中的大智大慧得以跃然纸上,清晰明白,读来颇觉豁然开朗。

作者对于老子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揭示也多有独到识见。如指出老子“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要用‘虚静’的心态和‘玄览’的直觉来观察宇宙和万事万物”,即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如指出在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上,老子提出以“真”统摄“善美”,在“真”的基础上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而具体的实现方法是“返朴归真”,用来矫正人们追求真善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和失误,这一思想“具有永恒的警醒和指导意义”。又如指出老子对相反相成规律的揭示最为深刻、系统和独创,提出了“反者,道之动”和“弱者,道之用”的命题,特别重视矛盾体中“弱小”这一方面的作用,“是老子运用相反相成规律指导人们行为的重要真知灼见,是其他思想家所无法比拟的,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都是无法估量的”。再如系统地阐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内涵,认为“无为是对人类一切欲望和行为的约束和限制,是对过激行为和可能带来负面效应行为的彻底贬斥和反对。无为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顺其自然、不违天理、不害物性。无为就是善为,就是超出世俗的高明之举,就是“不见金针而成锦绣”。作者的这类识见卓尔不群,对于进一步认识评价老子的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作者行文不做繁琐考证,以散文的方式阐发主题,文字优美,挥洒自如,但形散而神不散,重在阐释对于老子智慧的感悟和体察。阅读此书,细心体会,读者诸君定会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