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二十年后

2010-04-07 14:06:00 来源:博览群书 ○吴兴文 我有话说
今年阳历元月为了返台参加台北国际书展,提前于农历年前半个多月回去。等到书展忙完以后,抽空拜访四分之一世纪交情的百城堂主人。记得我在近二十年前发现关祖章藏书票(迄今发现的中国第一枚藏书票,见封面)后,不久他即告诉我有一款关祖章的藏书印,同时影印给我。当时忙着寻找关氏的生平事迹,无暇顾及此事,后来不
知放置何处,始终没有将它写出来。

两年多前,在苏州木渎参加全国藏书票大会,偶遇杨靖华君,承蒙他告知:在桂林图书馆发现关氏于1949年将他父亲冕钧(伯珩)公的收藏捐赠给该馆纪录始末的文献,并将他写成的文章《关祖章藏书票与陈宏谋家书》,同时影印给我。事后还为我刻了两方藏书印,才又让我想起其事。但是事隔多年,朋友早已不知道把关祖章的藏书印放在何处,等他哪天清理藏书找到了后再说。

其实这要怪自己,常常求好心切,紧张过头。明明在身边的材料不用,还要劳师动众,恳请远方的朋友帮忙。甚至查到后,又忘记已有的材料。以关氏的生平为例,早在此之前,我就看过胡光?《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书上记载:“关冕均(伯珩):广西人。满清翰林。以道员出任京张铁路局会办、总办等职。与梁士诒同以辞官派主新兴铁路业务,时人誉为新派人物。子祖章、祖光,皆余清华同学,婿陈树人,现尚在台。”直到去年拟推荐此书给国内的出版同业,再翻阅此书,看到这条记载,不禁哑然失笑,恍然如梦。

这次与百城堂主相逢,方告知已找到关氏的藏书印(见图)。原来他淘到这本书后,经过重新装裱,和其它的书籍混在一起,日久也就忘记放在何处了。而且他记得曾经影印给我,怎么老是不发表出来,最近终于把它找出来,原来是盖在一本《牛角石玉象牙图章样谱》上。有一阵子他把自己收藏的印章,也盖在这本书上。书中有两枚相同的“祖章藏书”印,比藏书票少了“关”字。同时藏书票是将文字横排在上方,系用他的笔迹制版印刷,而藏书印是位在右上方直排的隶书体。其它的图案大致相同,只是在右下方两个叠在一起的书箱上,刻上去的文字略有差异。据朋友考证:它是用黄杨木刻的。在坚硬的木材上,刻得如此栩栩如绘,几乎和藏书票的神韵一致,足以显示关氏的家学渊源,视制作藏书票与藏书印的要求一样,同时为我国的藏书票历史留下一笔。

没想到就在我身边的材料,几乎经过了20年才写出来。都怪自己生性疏懒,只好聚积,不喜撰文的个性,在这件事情上暴露无遗。真该骂我糊里糊涂,老是一件事情丢三落四,没有一鼓作气。而且以为这辈子再也不会提到关祖章。得到这款藏书印后,幸好在博览群书上有专栏,适时将此事略述如上。希望调侃我研究藏书票的谢其章,不要怪我又提及关祖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