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生套餐

2001-04-10 09:32:00 来源:书摘 [美]威廉·代尔 我有话说

人生套餐———生老病死

  
  只要你是一个神智清醒的人,就一定懂得,健康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然而,对于健康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许多人在享有健康的时候,他们是不会真正领悟到健康的宝贵的;只有在身患疾病或者失去健康的时候,他们才最真切地体会出健康的价值。
  
  是一个身心不可分离的整体,对于一个健康的个体来讲,也应该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心理是人类行为的主宰,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导致健康的行为,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充满人性的人生,人的生命也才能发出绚丽的光彩。所以,一切明智的人,都应该选择一条通往心理健康之路。
  
  佛家用“生老病死”这句话,表达出人类无法免除的四种人生之苦,而生病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人生中无法完全避免的。任何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患病,只是生病时要如何面对,则因人而异,接受心态的不同又形成另一种幸与不幸。
  
  人生就像是菜单中的套餐,生老病死这四道菜没有一种可以从人生套餐中剔除;是生涯里命中注定的邂逅。然而,人何时患病、何时老化、何时去世,大多不可测,所以也可称为意外。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些意外,又如何承受它而我们选择的面对方式,便成了我们的人生生活方式。
  
  断定一个人是否幸福时,要看他是如何面对生老病死。这也意味着不一定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幸福的。不过,若要一个人肯定自己这一生很幸福,必须在其人生最后阶段时,说得出自己很幸福的理由。
  
  随着年龄渐长,人跟着老化,但是在衰老之前,尚有各种成人病及其他疾病或交通事故,悄然降临到每个人身上。成年人中有病的远比没病的多,只不过很多人即使有病,也没感觉出来。一经精密检查,任何人过了四十岁阶段,身体都会开始有些毛病。这意味着人不能免除病、老之苦。
  
  然而,生病、衰老本身并不一定就是不幸的事。为了探寻生病、衰老之中是否仍有生存之道,佛陀出了家。对一般人来说,实质的幸福是什么呢距今约2500年前,古希腊流行过一首《数数歌》:
  
  第一好是健康。
  
  第二好是才干。
  
  第三好是正当的财富。
  
  身体的健康第一,其次是充分的准备,再来是正当的财富。这首希腊《数数歌》表达的涵义正是人生的健康指标。
  
  健康是无价的,病愈者高声呐喊的,必定是“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但一般人平时不觉得健康就是幸福。一直过着不知病痛的健康生活,会让人忘却健康的可贵及感谢的心,反而把重点摆在财富上面,这是人间实态。
  
  只要到患病时,才感觉到健康的可贵,才了解健康的无价;而不知病痛的人,则不知健康无价。青年人忙着学习、中年人在工作方面埋头苦干时,往往忘了健康的可贵,还有很多人甚至连自己逐渐老化都浑然未觉。
  
  
人生最后的挑战

  
  死亡,是人生最后阶段的生活方式。人类真正的本质,并不会因死亡而中断,死,其实也是生的一部分。
  
  有了这种认知,一定要设法向死亡挑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有一句意为“死亡是人生最后的挑战”的名言。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一剧中,透过杰金斯说出这段话: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在这舞台上不分男女,每个人都只是个演员,每个人都有出场,也有退场。而且,每个人在其生涯中都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其剧情则分为七个时期。
  
  我们在人生的四季里,以各种角色出场,然后退场。有的人会在人生之夏时被拉下舞台,也有人享尽人生之冬的寿命后才下台。
  
  死神何时来接引,人无法预测。我们活着的期间就是我们的生命。在这段活着的期间,我们除了全心全意生活之外,别无他途。
  
  我们退下舞台之后留下了什么我们是否已具备任何可以交棒给下一个年代的人生遗产目前处于暮年的人,现在到底应该做什么即使老之将至,至今尚无任何可资遗留的,但倘若能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学习心态充实生活,那么这种全心生活的态度,或可长存子孙后代心中。
  
  
心理健康的标准

  
  对于健康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理解也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健康应该包括肉体、精神和社会三方面的内容。美国出版的一本《保健题解词典》对“健康”的定义是: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一种完整的肉体、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然而,专家们认为,健康是多方面的,包括解剖学上、生理学上、精神病学上等方面,健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制约。各种伤残的相对重要性将不同程度地取决于文化环境以及伤残的个人在那种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为生存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讲,应该改变以往对健康的狭隘理解,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来看待健康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生活的标准,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之人,以充分享受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颇有影响的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也提出了自己的标准。如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应包括以下6个标准:
  
  1?力争自我的成长;
  
  2?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3?人生观的统一;
  
  4?有与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
  
  5?人生成需要的能力、知识的技能的获得;
  
  6?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A.Maslow)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
  
  9?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由此可见,一个人光有发达的四肢、健壮的肌体,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在一个发育良好的体内,必须同时具有一种正常而良好的心理,这才是我们获得幸福、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幸福时的欢畅、顺利时的激动、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碗酸、甜、苦、辣的汤,你都可能品尝。
  
  人生的幸福美满其实是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外部世界是一回事,我们的内心又是一种境界,一个人是欢欣鼓舞、兴高采烈,还是孤独苦闷、垂头丧气,这主要由我们的心理、个体的态度来支配。事物本身只是影响我们的态度,并不能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一个人心理健康,幸福美满才能长驻。
  
  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纵有山珍海味、金钱权势,内心仍可能痛苦凄凉;心理健康,可使你积极地面对一切,化忧解难,驱除消极情绪,获得一个美满与幸福的人生。
  
  (摘自《挑战自我———走出人生的12大误区》,海潮出版社出版,定价:19.80元。社址:北京西三环中路19号,邮编:10084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