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001-06-10 09:32:00 来源:书摘 中国图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我有话说

2001年,人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对于下一个100年,中国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机遇抑或是挑战,其中心无一例外地均围绕着"如何加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个宏伟的主题。"中国离开现代化究竟有多远"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21世纪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六大基本挑战:
  
  ---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的压力:由此,国家的食物安全问题,解决劳动就业机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问题,老龄社会的一系列问题等,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从现在起到2050年之间,达到资源和能源消耗速率的零增长,达到土地资源的动态平衡、森林资源的采育平衡、水资源的消耗成为常量、能源的消耗成为常量和矿产资源消耗成为常量。能源结构应逐步将煤炭所占3/4的比重,下降到50%以下。这些都是扭转能源和资源超常规利用的必要措施;
  
  ---加速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中国的生态环境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在新的世纪中,必须迅速扭转仍然处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左侧态势,加速通过临界顶点并转向生态环境总体好转的右侧;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困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必须从现在的30%提高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1%的城市化率才能达到现代化的要求。按此计算每年将有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将会对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加速区域间发展的平衡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实现社会的公平。邓小平同志始终关注共同富裕这个重大的目标,因此在下一世纪如何实现区域之间发展的平衡,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不容松懈的重大任务;
  
  ---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家的信息化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标志之一。目前,中国的信息化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2%左右,距离现代化的要求尚有遥远的路程,因此在新的世纪中迅速推进国家的信息化程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重任务。
  
  所有这些挑战,其实质都是围绕着"如何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这个总的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中国未来发展严重制约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加以有效地克服。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标识

  
  在新世纪的前半叶,我国将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预计到2050年,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依序通过三大"零增长"的台阶,整体地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全面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一台阶:到2030年争取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
  
  第二台阶:到2040年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
  
  第三台阶:到2050年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的第一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地球已经负载着60亿以上的人口,在过去20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中,许多宝贵的资源已被过度地消耗,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20%以上的大国,又是一个快速的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现代化目标的胜利实现,必将是对整个人类的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1.充分认识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二元性"特征
  
  对于中国而言,在21世纪推进现代化的任务,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一方面在整体上中国仍需加速实现工业时代的现代化目标,即努力促进"工业产值占GDP的份额",同时加速国家城市化率的增长,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从现在的状况完全倒转过来,即从30%比70%城市比农村,转换为至少的70%比30%;另一方面,中国又必须面对和适应信息时代的更加艰巨、更加高级的现代化目标,即除继续完成工业化阶段的任务外,还必须对于信息化、生态化、竞争力、全球化和社会公平等目标,加以特别的关注。尤其是那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为了率先实现现代化,必须同步地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和走向进行定量式对照,以求得实实在在的现代化水平。
  
  这样,中国的现代化任务就要比世界发达国家更加艰难,其实质在于工业化实现的同时,叠加了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更高目标。这种二元式的现代化进程,只有发挥后发优势和实施跨越发展的战略,才能将此二元性特征,整体地消失于2050年。
  
  2.必须密切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
  
  随着中国向现代化的推进,政府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如何通过增加就业提高社会富祉和全民生活水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单纯从事物质生产的就业比例将会变得越来越小,而从事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比例会越来越高。人作为经济发展的受益者,又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参加者,这种作为发展进程中有效劳动力的使用,提供了两种主要的积极效应:其一,由于市场的不完善,通过促进对中国现实劳动力更加符合实际的使用方式,和采用符合资源秉赋特征的技术政策,有可能促进现代化的进程;其二,特别为穷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会使他们在社会总收益中的份额增大,从而为减少贫困、促进社会公平和保持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依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去衡量,中国劳动力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工资水平普遍偏低,相对于能够提高生产力和允许支付更高工资的配套资源的供给而言,中国的劳动力是供给远高于需求。几乎所有的配套资源都显得稀缺,如资本、设备、土地、外汇、企业家、管理能力等。因此在现代化进程的初级阶段,必须认清这种基本特征:即多余的劳动力、普遍的低工资、较低的生产率、悬殊的收入差异、劳动力供给迅速增长而现有劳动力利用又不充分。
  
  3.积极推进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城市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1999年中国城镇总数达1.9万个左右,全国设市城市668个,城市人口3.8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0.90%,这不但与中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城市化率水平比相差甚远,与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水平50%相比,低了19个百分点,与人均GNP相当国家的城市化率水平46%相比,低了15个百分点。同时,与中国的工业化率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低了12个百分点,与中国非农就业比重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率低了20个百分点。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到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中国的城市率到2050年必须达到70%~80%,这意味着在今后50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
  率增长率要以每年0.78%~0.98%的速度增长。这也意味着在未来50年之内,中国约有7.2~8.8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由此带来居住问题、就业岗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深刻转变,它不仅涉及社会经济问题,也涉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问题,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人类发展史上是空前的,难怪国外的学者惊叹:"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
  
  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既是中国现代建设的历史重任,也是有效解除阻碍中国现代化推进的约束"瓶颈",保证中国经济社会实现高速、持续和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4.制定完善的经济全球化战略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它表现为生产的全球化、分配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投资与贸易的全球化、科技的全球化等。在全球化这一世界性的浪潮之下,世界各国都将别无选择地置身其中,迎接它的挑战,接受它的洗礼。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高,为挑战全球化浪潮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利弊兼之,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利益与代价做出客观的评估。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实施积极、务实与灵活的外交战略和策略;在国内,从战略高度上对全球化挑战作纵深布局,把握时机,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同时,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5.实行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再造秀美山川
  
  中国把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碧水蓝天、山川秀美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目标。完成这一目标不能沿袭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必须跨越传统的环境保护模式。
  
  目前中国因"发展加快"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因"发展不足"导致的生态破坏并存,并且均呈加剧趋势,正在或即将威胁中华民族的生态安全。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才开始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而且通常认为,当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左右时,环境质量才会出现好转。中国目前人均GDP只有800美元,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污染治理投资占GNP的比例也远小于发达国家水平。诚然,环境质量的提高受制于经济水平这一为环境治理与改善提供物质条件的重要因素,但是产业结构、科技进步、消费水平与方式、环境法规与管理、环境意识等因素也对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上述这些因素实际上规定了政策调控的可行区间,即通过严格调控其他因素,弥补经济系统对环境投入的不足,完
  全有可能在低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人均4000~5000美元下,提前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跨越传统的依靠经济实力治理环境的思路。
  
  6.寻求国家"效率与公平"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表现在区域上即为追求倾斜增长还是追求均衡增长问题。倾斜增长有助于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但必然导致区域差异的扩大,而均衡增长有助于区域差异的缩小,但可能牺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事实上区域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愈小愈好,而是存在一个合理的度或临界阈值。当然更不是越大越好,否则就必然造成社会结构的紊乱和极度的不稳定,破坏和削弱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基础。因此对于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是努力把区域发展的空间差异牢牢地保持在某个"度"内,这也是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面临的两难选择。
  
  当前中国区域差距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上。研究结果显示,此种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如果不及时遏制,必将引发社会心理的失衡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进而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安全。
  
  因此,政策的制定必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进行反复的权衡,保证全社会公平地享受发展所带来的收益。
  
  7.依靠科技进步,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的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提高。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归根结底是看经济增长究竟是主要依赖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还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来驱动。
  
  传统的依靠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不仅造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低下,而且大量地消耗和占有生态环境容量,削弱环境支持系统对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剧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有甚者诱发通货膨胀,造成国民经济波动等许多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其症结在于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落后而形成的资源利用低效。因此,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种转变实质上是减少"硬"物质的投入,而增加"智力"的投入。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经济的竞争力。
  
  摘自《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定价:38.00元。社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邮编:10071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