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战争状态下的传媒

2001-06-10 09:32:00 来源:书摘 沈伟光 我有话说

从近年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局部战争来看,尤其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传媒 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简直就成了心理战的代名词了。种种关于传媒在 战争中的名词层出不穷,诸如“心理炸弹”、“媒体战”、“封杀新闻”、“ 敲山震虎”等等,一夜间,传媒战铺天盖地而来。在战争中,各媒体的声音迅 速传遍全世界各个角落,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可以看出,传媒主要是通过宣 传或揭露战争这一过程发挥各自作用的,所以,传媒就成为战争中必要的工具 。事实上,通过传媒实施的宣传工作已经成为保证战争特别是现代战争胜利的 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可以说没有传媒就没有战争。战争与传媒之所以能够 紧密结合在一起,主要是因为需要传媒配合作战,以宣传己方“正义”的一面 ,并威慑敌方,敲山震虎,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具有强大的渗透力

  
  在当今时代,传播领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信息战、网络战、信息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大信息、大流通的世界已经来到人们面前。传媒已把 往日那种仅靠报纸、传单、广播传播方式,发展到具有广播、电视、卫星通信 、网络等媒体的传播阶段,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把所要传 递的信息有效地传到世界各国,具有非常强大的渗透力。正因为此,许多国家的政治家、军事家十分重视,纷纷投入巨资建立新媒体,壮大广播、电视、网 络为骨干的传媒力量。在平时,传媒能够宣传自己,劝说别人仿效自己的行为 或使他们同意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策、制度,并产生积极的作用。它还 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文化、艺术、历史等影响力来进行思想领域里的渗透, 使之得到世界各国的赞同,立于世界各国之林。但从外交、军事来讲,传媒本身并不能支持一国大胆的外交、军事政策。早在1929年前,苏联就开办了 世界上最早从事对外宣传的国际广播——莫斯科电台;1932、1933 年英国和德国也分别开办了自己的对外宣传广播电台。特别是美国,在80年 代曾投资13亿美元大搞“广播星球大战”,该计划于1983年制定,内容 包括:增设大批500千瓦短波和中波发射机,采用现代化新型天线,在尽量 靠近对象国和地区建立转播台,保证对象国和地区能收到广播信号。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媒得到飞跃发展,战争状态下传 媒的渗透力大大提高。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与南联盟打的另一场 战争——传媒战,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天,大量流动的廉价信息扩大了跨越国 界的接触渠道,全球市场和非政府力量的作用日益增强,国家变得更容易被他 国渗透。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连续的对外政策重点就更难了,坚持过去那种要 “维护国家一切利益”的行为也更难了。我国受多种渗透,受到各种影响,但就总体而言,因为社会制度的优越,仍坚持自己的道路。另外,我国也发挥自 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主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特别是维护第 三世界国家利益方面,我国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 一步深化和凭着我们的可信程度,我们必将赢得一切爱好世界和平人民的广泛支持。
  
  
具有卓越的攻击力

  
  心理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信息时代 的传媒战将贯穿于外交、经济和军事领域。这是因为,传媒的强渗透力、强负 载力以及高度的大众可信程度,使其具有卓越的攻击力,大大增强心理战的效 果。传播既可以宣扬战争的正义性,也能够彻底揭露战争的非正义性;既可以欺骗、迷惑敌军的军事判断,也可煽动敌军厌战、反战,瓦解敌军的斗志。战 争时期的传媒战,是一种心理战的攻势,它可以直接摧毁敌军的精神防线,打垮其斗争意志,是在战时情况下降伏敌方的重要手段。美国学者罗乐说:“在我们这一代,能够唆使人民推翻政府和麻痹据守在钢筋水泥工事背后的军队, 广播已经成为征服的绝顶重要的工具了。”信息时代的心理战可能比其他任何 军事手段都更能使人们增强在不流血的情况下谋求国家利益的能力。但是心理 战不可能取代军队作战。
  
  例如:1999年3月,美国和北约在对南联盟发动 空袭的同时,出动了专业心理战分队——“索罗突击队”的飞行广播站,开 设“北约联合之声”广播电台,向南联盟军民播放节目,利用各种现代传播手 段进行战场宣传攻势。此外,北约还创建了一个心理战行动小组,负责向南境 内播撒传单和新闻简报,据统计累计散发传单达1100多万份。与此同时,北约军政要人也纷纷上阵,每天发布官方新闻和组织“吹风会”,以加大攻心 力度。空袭第三天,美国总统克林顿便通过卫星向南联盟发表录像讲话,呼吁南军民支持北约的行动,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也用塞族语言发表讲话,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心战攻势。为了在南联盟军民中造成心理恐慌和诱发心理危机, 北约还广泛采用无中生有的造谣手段,如谎称南斯拉夫领导人在空袭中已经让 妻子携带子女逃离南斯拉夫;南人民军总参谋部为躲避轰炸,已搬迁到民用目标内;科索沃北部的特雷普查有一个埋着成千上万阿族人尸体的大坑,并称那是塞族军队进行种族清洗的铁证;等等。
  
  
具有良好的组织力

  
  在现代战争中,国家对传媒是非常重视的,对传播的要求、质量、速度、效果也是相当高的,传 媒成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军事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和人力,号召、动员人民参加战 争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特别是在战争初、中期最为明显 。在1940年,法国被希特勒的闪电战打得一败涂地,逃到英国去的戴高乐 在征得丘吉尔的同意后,6月18日在BBC发表广播演说:“我,戴高乐,现在在伦敦,号召所有在英国领土上的法国军官和士兵同我进行联系……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正是这番激动人心的演说,导致了后来“自由法军”的迅速形成,戴高乐自此就被称为“麦克风将军”。
  
  虽然战争往往是突然的,在人们意料不到的地点和时间爆发,但也往往带有一定的战 争征兆。因此,就需要运用各种手段使国家迅速转入战时紧急状态和战时体制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距离远、覆盖面 广等优点,能够迅速形成战争气候,使国家和民众适应战时的环境,充分调动 社会力量进行战争。以色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总人口为300多万人,常备军只有10多万人。但是,一旦战争到来,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扩 编新的军队,他们把大批后备人员有机地组织起来,平时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并规定各建制系统的电台广播代号。在战时,只要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某个单位的代号,该单位的后备役人员就会迅速抵达事先指定的地点报到,形成完整的战斗组织。它的这一具有高速反应能力的动员体制,可在72小时内将 军队扩大到50万人。
  
  
采用卫星实时报道新闻

  
  在现代战争中,卫星实时通信改变了新闻媒体对现代战争的报道方式,卫星通信的普遍使用,使媒体可以方便地收集各种信息,从而使报道更加敏锐、更加迅速。据美国《纽约时报》刊登费制西蒂巴林杰的一篇文章:在由1.61万名军人组成的北约部队进驻科 索沃的时候,有2700名新闻记者也随同前往。其73Digest中多数记者只能以官方提供的录像带了解北约对南斯拉夫连续78天的轰炸情况。
  
  电视上有关塞尔维亚军队的坦克撤离和阿族难民返回家园的一幅幅画面只 不过是对科索沃情况的最新报道。在一些编辑、记者和媒体评论者看来,从北约飞机高技术轰炸的恐怖,到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的恐怖,这场战争使新闻 媒体对战争的报道在某些基本方式上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场战争。
  
  如今,新闻审查更加严格,但同时,信息来源也更为广泛。军方的新闻审查人员在北约实施 轰炸期间加紧了对新闻的控制,但是卫星通信却能使记者在科索沃、布鲁塞尔 和阿尔巴尼亚库克斯三个地点之间传递信息更加容易。南联盟当局曾多次驱逐 西方记者,但仍然有众多的西方记者返回南斯拉夫,并被允许对轰炸造成的破 坏和阿族人与塞族人之间的冲突做现场报道。
  
  随着因特网及有线电视新闻的出现,实时报道和分析有了更多的传播途径。有线新闻电视频道可供人们展开激 烈的辩论。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设立的名目繁多的网站,从自己希望的任何角 度了解各方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新技术使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有关机构 、组织和参战国之间”传播。所以一些报纸的主编和媒体评论者说,促成信息 汇总的关键因素是卫星电话,即卫星通信。
  
  
建立传媒监督机制

  
  在特定的地点、时间、环境和情况下,为了维护国家或集团的利益,使传媒有利于己方,应对 媒体加以控制,防止传媒的滥用,避免造成混乱和被敌方利用,应建立传媒监督机制。
  
  北约对科索沃轰炸结束后,随维和部队大批记者进入,各国记者从不 同的角度报道科索沃发生的种种情况,造成一定的混乱。所以,北约要给在科 索沃的传媒机构“立规矩”。以美国及其盟国为首,要在科索沃建立一个控制 新闻媒体的机制。该机制包括制定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准则,监督其遵守情况,审查材料,并建立执法机构来惩罚违规者。然而在黑山和塞尔维亚,克林顿政府的一些官员却正在积极支持反对南斯拉夫民选总统米洛舍维奇等继续执政的 政治人物和新闻媒体,并帮助塞尔维亚反对派组织的迫使米洛舍维奇辞职的大规模游行示威。
  
  与在波黑一样,传媒监督机制有权审查材料,对电台和电视台予以罚款,或者下令这些记者或电台电视台停止广播。
  
  (摘自《传媒与战争》,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定价:18.00元,社址:杭州浙大路38号,邮编:31002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