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

2001-09-10 09:32:00 来源:书摘 邸延生 我有话说

陈赓小河村直谏
  毛泽东拍案述情

  
  天赐湾向西距离靖边50里,那是北部长城的一处重镇,临近内蒙,有敌人的重兵集结。
  
  在天赐湾,毛泽东与周恩来商议认为:中央已撤出延安,晋陕交界的黄河两岸,一时间成了胡宗南和阎锡山的天地,胡宗南派兵从南往北打、阎锡山从西往东挤;陕北虽然有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但他还得分出很大精力、尽全力调动仅有的部队对付从西北方向扑过来的诸路敌军,陕甘宁边区依然处在危急中。
  
  有鉴于此,毛泽东说:“调陈赓率四纵回师陕北,摆在黄河两岸,东扼阎锡山,西挡胡宗南——就做个当阳桥上的猛张飞吧!”
  
  “我看可以。”周恩来道,“这样既可以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又可以增援彭老总的部队。”
  
  “陈赓的部队已经西进到了风陵渡。”任弼时说,“胡宗南的部队并没有大量回撤,对陕北的进攻也没有缓下来的迹象。”
  
  “我调陈赓又不是‘围魏救赵’!”毛泽东说话的口气很重,“我让刘、邓大军做挺进大别山的准备,是要大举出击、经略中原我要陈毅、粟裕兵团留在鲁西南,是要牵制蒋介石的15个整编师、41个旅我还要调动三纵的许光达……”
  
  “主席,”周恩来见毛泽东快发火了,急忙劝阻说,“陈赓奉命已到陕北,很快就要来见你了。”
  
  “那好,我们不住这里。”毛泽东一挥手,“回小河村!”
  
  听着中央首长们的谈话,李银桥知道了毛泽东的脾气很大———凡是经过毛泽东认真思考后定下来的事情,一般人休想再改变、也没人敢改变。
  
  就这样,队伍甩掉敌人后,在天赐湾吃了顿晚饭,又连夜折返回了小河村。
  
  两天后,小河村上来了不少人,戴着眼镜、穿着一套灰布军服的陈赓骑着一匹高头大马风尘仆仆地也赶来了。
  
  那天,李银桥见到陈赓曾问过周恩来一些什么话,周恩来笑着没做什么明确答复,只听陈赓轻轻说了句:“看来君命难收啊!”
  
  一连几天,凡是李银桥见到陈赓的时间里,总见他默默无语地像是在想什么问题,在会议进行当中他也是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
  
  毛泽东曾多次在会上凝视陈赓,陈赓见了总是面无表情地不说一句话。
  
  会议进行到第6天。
  
  傍晚时,李银桥跟随周恩来走进了毛泽东住的窑洞。
  
  李银桥见窑洞里特意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几样酒菜。在座的有毛泽东、周恩来,再就是陈赓。
  
  “来,陈赓!”毛泽东首先举杯,“我和恩来请你,一为你洗尘,二为你接风,三为你庆功!”
  
  周恩来也将酒杯举向陈赓:“来,干杯!”
  
  陈赓举杯在手,站起身一饮而尽:“谢谢主席谢谢周副主席!”
  
  毛泽东用筷子给陈赓夹菜:“恩来你们是同学,今天要多喝几杯。”
  
  饮罢头杯酒,三个人又坐下来连饮了好几杯。陈赓有些激动了,放下酒杯突然冒出了一句话:
  
  “主席,恕我直言———你调我西渡黄河,不够英明!”
  
  一句话,说得毛泽东微微一怔,说得周恩来也吃了一惊。但毛泽东的脸上却不露声色,倒是周恩来替陈赓捏了一把汗、急忙欠身拿了陈赓面前的酒杯:“你今天喝多了,不要再喝了。”
  
  李银桥站在一旁也被陈赓的话吓了一跳:这陈赓的胆子比彭老总的胆子也不小啊!
  
  毛泽东取过酒杯重新放回到陈赓面前:“说下去,我洗耳恭听。”
  
  被酒涨红了脸的陈赓好像不明白周恩来劝阻的用意,又自斟自饮了一杯后,坐在毛泽东面前打开了话匣子:“你让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粟大军挺进鲁西南,都是英明决定。这两路大军,向南可以直逼武汉,向东可以直压南京,就像两把快刀子直插蒋介石的心窝,这我从心底佩服。可是,全国战场一盘棋,对于我这个小棋子儿,你却摆错了地方……”
  
  周恩来和陈赓曾同在黄埔军校,又曾同在南昌发起“八一”武装起义———周恩来用眼色阻止陈赓的讲话,但被吸着烟的毛泽东察觉了:“让他把话讲完、讲透!”
  
  周恩来会意地点了点头。
  
  陈赓继续说:“主席,你不该让我西渡黄河,保卫陕甘宁;你应该把我拿出去,南渡黄河、东砍西杀,再给敌人的胸口插上一把刀!至于保卫陕甘宁,可以就近考虑;把我调过来,不谦虚地说,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你这个大材、我怎么小用了?”此时的毛泽东已经面带愠色。
  
  陈赓坦陈直言:“全国一盘棋,形势越来越好,越来越对我们有利;可是,我认为让四纵回师陕北,不是主动进攻,是消极防御,这是一招险棋……”
  
  “大胆!”毛泽东猛地一拍桌子,霍地一下站起来,勃然大怒:“好你个陈赓这次调你过黄河,可不是为了保护我毛泽东你们都想在中原辽阔的战场上跃马纵横、杀个痛快,却不想想陕甘宁的兵力是何等空虚?你让我就近调兵,我调哪一个?你最近,我都调不动!我晓得你曾救过蒋介石的命,难道这次想把我毛泽东、把党中央拱手送给蒋介石吗?岂有此理!”
  
  毛泽东越说越激动,止不住又拍了几下桌子,把桌子上的酒菜都震动了———陈赓大吃一惊,浑身的酒劲儿被吓掉了一大半,连忙站起身来说:“主席,我这只是一己之见……”话说得有些发颤,只见他脸色发白、嘴也不大听使唤了,“我坚决执行中央的决定……”
  
  站在一旁的李银桥被吓得不得了,除了彭德怀,还没见谁敢跟毛主席这么说话!
  
  周恩来却神情自若、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不说一句话。再看看此时此刻的毛泽东,见到陈赓窘迫成这个样子,反倒哈哈大笑起来:“陈赓呀陈赓,说了一句笑话、吓了你个半死!”
  
  毛泽东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吸了半截子的纸烟,戳着陈赓的鼻子尖说:“你怕么子嘛!”跟你说句心里话,你同中央想到一起啰!”
  
  周恩来这时才拉陈赓重新坐下:“主席就是要你把话全讲出来,告诉你吧———中央已经改变计划了。”
  
  陈赓长长出了一口气,坐下后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脸上也渐渐有了血色。
  
  毛泽东丢掉手上的烟头,语气深沉地对陈赓说:“告诉你,现在,豫西一带是个空子,你若南渡黄河、乘虚而入,在西至潼关到郑州的800里战场上,打他个昏天黑地———向东,可以支援刘邓和陈粟的两路大军;向西,可以配合陕北作战、从背后抽胡宗南一鞭子,他的800里秦川便在风雨飘摇之中啰!陈赓呀陈赓,你没有错!”
  
  第二天,李银桥跟随周恩来,陪着毛泽东去给陈赓送行。
  
  临分手,毛泽东又风趣地问陈赓:“有个典故叫做‘破釜沉舟’,你可知它的含义呀?”陈赓心领神会地答道:“知道。过河卒一往直前,下决心不要后方!”
  
  “它出自哪里呀”毛泽东又问。
  
  “项羽击秦!”陈赓答。“对么!”毛泽东很满意,又补充说,“昨天言语冲突的地方,多有得罪,还望你莫怪!”
  
  陈赓不好意思地说:“是我不冷静,不明白主席的意图。”
  
  周恩来笑道:“我们的’猛张飞’就要变成“赵子龙’了!”
  
  毛泽东说:“赵子龙更好么,一身是胆!”
  
  
粟裕来电抗命慷慨陈兵

  
  1948年4月鉴于外线战场形势,毛泽东在城南庄及时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除周恩来、任弼时外,还有朱德、陈毅、聂荣臻、李先念、张际春等同志,大家在一起共商军情大事。
  
  4月28日,中央的军事会议开了10天后,突然接到了粟裕从华东发来的一封电报,要求中央军委重新考虑三个月前电令他率一、四、六三个纵队渡江南进的指示,建议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留在中原打一场大仗。
  
  面对这样一封“抗命”来电,毛泽东感到很震惊,因为这封大胆的来电,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否定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组建解放军第一野战兵团渡江南进的命令。
  
  毛泽东立刻重新召集了周恩来、任弼时、朱德、陈毅、聂荣臻等人一起商讨此事。
  
  在房间里,毛泽东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抬眼问陈毅:“陈老总,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呀?”
  
  陈毅不加思索地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计谋愈出愈奇,仗愈打愈妙照我看,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我们党能有这样的人才,百把个就差不多了……”
  
  “我是说他的这封电报!”毛泽东对在座的人强调说,“三个月前,中央决定将华东野战军的一、四、六三个纵队调去黄河以北的濮阳地区休整,编成一个兵团,由粟裕担任司令员兼政委,渡江南进,开辟东南各省,继续发展战略进攻,吸引国民党军队回师江南,以便减轻刘邓大军在中原的压力,可粟裕他来电不去江南,要留在中原,你们都怎么认识呀?”
  
  周恩来对粟裕的来电也深感震动,但他此时却沉住气冷静地说:“主席,先不要着急。我的意见是请粟裕立刻来河北,向主席当面汇报,讲清他的想法为好。”
  
  朱德也说:“可以叫他来一趟嘛!”
  
  “那好!”毛泽东当机立断,“立刻发电报,今日是4月28日,请粟裕务必于5月5日以前赶到这里,向中央军委当面汇报。”
  
  5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正在花山村的一间房子里开会,听见外面有人和警卫人员打招呼,毛泽东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惊喜地对大家说:“粟裕来了!”
  
  在大家起身的同时,毛泽东已经迈开大步,跨过炭盆、迎到门外去了。
  
  快步走出院子去迎接下面来的将领,这在毛泽东还是第一次。
  
  两人一见面,毛泽东首先发话说:“粟裕,我们在等你!”
  
  粟裕立正敬礼,激动地说:“主席,我向你负荆请罪来了!不知我的电报是否干扰了中央的决心?”
  
  毛泽东笑容满面地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何罪之有你提意见,又不是骂娘,我毛泽东虽算不上大肚弥勒佛,但容你粟裕三五条意见还是没问题的!走,进屋去细细谈么!”毛泽东说着,拍一拍粟裕的肩膀,做出了让粟裕进屋去的手势。
  
  站在院中的李银桥向阎长林使了一个眼色,两个人凑到一起,李银桥说:“这回,老头子又碰上一个‘陈赓’……”
  
  “嗯——”阎长林摇摇头说,“陈赓在小河村是单刀直入,这粟裕人称‘小诸葛’,是陈老总的左右手;你别看他个子不高,可是陈老总身边的第一员战将,他才不会像陈赓那样挨老头的拍唬呢!”
  
  这时,粟裕已经同毛泽东等人进屋坐下来,毛泽东说:“中央的决心如果是正确的,你粟裕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是干扰不了的;我们之所以重视你的建议,就是认为你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你现在可以详细谈谈你的理由。”
  
  粟裕侧目看一看周恩来和朱德,见两个人都对他点点头,鼓励他开诚布公地讲出自己的全部想法,便来了勇气。
  
  粟裕认为,华野渡江南下,自然会给敌人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和牵制,但却未必能够达到吸引蒋介石部队南回的目的。相反,十万大军过江,势必会削弱解放军在中原战场上的力量,增加解放军在中原战场打歼灭战的困难,使解放军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敌我双方的兵力对比,难以打掉敌人的优势,也难以在短期内进一步改善中原的战局。粟裕之所以提出暂不过江,主要是想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几个大仗。粟裕尽量歼敌于长江以北的建议,主要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的……
  
  粟裕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着。他说得很激昂,讲话内容严谨、逻辑性强,简洁而明了。
  
  粟裕说完了,室内依然静静的,只有火盆中的木炭泛着红光。粟裕看看毛泽东,见毛泽东稍侧着身、仰着脸斜视着房屋的左上角,目光游移不定,夹在手中的烟头上留着长长的一截稍触即断的烟灰……
  
  粟裕心绪不安地等候着毛泽东说话,等候着毛泽东对自己的见解做出评判。
  
  好像是过了很长的时间,其实时间并不长——毛泽东转身看一看门外即将西沉的红日,终于站起身来发话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
  
  毛泽东并没有表态。粟裕也只好站起身来,眼睛望着毛泽东,希望能听到毛泽东再讲几句话。
  
  毛泽东似乎明白了粟裕的心思,又果断地继续说:“粟裕,今晚我请你吃辣子鸡,明天接着说。”
  
  粟裕不好再期冀什么,只得离开了毛泽东,在聂荣臻和叶子龙的陪同下,去房前的食堂吃辣子鸡了。
  
  当天晚上,在粟裕酒足饭饱之后,聂荣臻受毛泽东的委托,为粟裕安排了由晋察冀文艺剧社演出的专场晚会;江青和韩桂馨带着李讷都去看了,粟裕也干脆放下心来,坐在那里心旷神怡地看起了文艺节目。
  
  这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又坐在一起,通宵未眠,五大书记的中心议题就是粟裕今天下午的那一通发言。
  
  经过一整夜的研究,第二天中央不仅完全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同时认为,要在黄淮地区排开战场、打一场大的战役,粟裕是指挥这场战役的最好人选。
  
  中央决定,调华东野战军的陈毅到中原局、中原军区工作,由粟裕接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
  
  得到消息,李银桥怀着钦佩的心情悄悄对阎长林说:“看不出来,粟裕还真是大将之才呢!”
  
  阎长林也说:“老头子用人,准没错不像蒋介石,净用些窝囊废!”
  
  
毛泽东亲抓公安部

  
  新中国成立近一年的时间了。
  
  罗瑞卿是新中国刚成立时被毛泽东选中担任公安部长的。建国初期,公安机关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公安部向中央政府和毛泽东写报告,建议在时机成熟的前提下,对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反动道会门头子等五个方面的反革命分子残余实行坚决的镇压,杀一批、关一批。
  
  毛泽东曾当即批准说:“赞成你们的意见,但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大张旗鼓,不要搞孤立主义、神秘主义。”
  
  1950年9月间,社会部部长李克农告诉罗瑞卿,他在同毛泽东的一次谈话时,毛泽东指出公安部不向他写报告、很气愤。罗瑞卿听后很不安,立刻进中南海去见毛泽东。
  
  走进丰泽园,罗瑞卿先见了李银桥:“李银桥同志,毛主席现在忙吗?”
  
  李银桥告诉说:“主席正在批阅文件,请罗部长进去吧。”
  
  罗瑞卿见到毛泽东,未等罗瑞卿开口,毛泽东即发问道:“罗长子、罗部长,你是我亲自选调进京的,公安部的一些事情为么事不给我写报告?”
  
  “写了报告呀……”罗瑞卿轻声辩解。
  
  “写了?”毛泽东正色说道,“拿我的收条来看。”“报告是先送到周总理那里……”罗瑞卿轻声说,“公安部受辖政务院,我就直接送政务院了。”
  
  “公安部受辖政务院?”毛泽东极其严厉地反问,“难道不受党中央领导?不受我毛泽东的领导?”
  
  罗瑞卿见毛泽东生了真气,心里着实惊惧起来:“主席,我以后……”
  
  “你先莫讲以后!”毛泽东挥手打断了罗瑞卿想要说的话,“先将眼下的事证实了!”随即招呼侍卫在侧的李银桥,“你给政务院打电话,让恩来把电话打过来。”
  
  李银桥走近办公桌拨通了政务院的电话……
  
  在等周恩来电话的时间里,毛泽东不再同忐忑不安的罗瑞卿讲一句话;罗瑞卿身穿制服,虽然已是入秋的天气,但额头上依然不断地冒出汗珠来……
  
  电话铃响起后,李银桥先拿了听筒,听出是周恩来的声音,便将电话筒递给了毛泽东:“是周副主席。”
  
  毛泽东连看都不看罗瑞卿一眼,便在电话上直问周恩来:“恩来呀,罗瑞卿讲公安部的一些报告送到了你那里,为么事不能直接送我呀?”
  
  显然,周恩来在电话上替罗瑞卿分担了责任。毛泽东放下电话听筒后点着了一支烟,手上拿着斯大林送给他的打火机摆弄着,抬眼看了看局促不宁的罗瑞卿,然后说:“以后的每一份报告都要直接送给我,不直接送我不行!要晓得,我们这里是有仓库的。”
  
  罗瑞卿当即保证:“我一定照办!”
  
  罗瑞卿走后,李银桥问毛泽东:“主席,你干吗对他那么厉害呀我看吓得罗部长都冒汗了……”“天热么,哪里是吓得!”毛泽东挥了一下手,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银桥,我对你讲:像罗长子这样的人,是从野战军直接调上来的,不施以颜色不行;你要晓得,公安部可是一个很重要的大部呦!必须置于党中央的绝对领导之下,否则是危险的。”
  
  “斯大林曾让莫洛托夫再三转告我,我国的保卫系统一定要尽快建起来,我们应该接受列宁同志不幸遇害的历史教训。”
  
  听了毛泽东这番话,李银桥才明白了毛泽东亲自抓公安部的内在原因。通过这件事,李银桥进一步领悟了毛泽东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警觉……
  
  
毛泽东、李达东湖边起争执

  
  1958年9月11日,专列抵达武汉。
  
  第二天,王任重向毛泽东汇报了大食堂的好处,详细讲了一些优越性。毛泽东很感兴趣,叫王任重把食堂问题写一个材料拿来看看。
  
  王任重马上吩咐梅白执笔写了一份湖北省大办公共食堂的材料;材料送来,毛泽东阅后批发下去了。
  
  又过了一天,在东湖宾馆,王任重向毛泽东汇报说:“朋兴乡有一块试验田,亩产水稻上万斤。”
  
  李银桥在一旁见毛泽东摇了摇头:“我不信哩!”
  
  王任重郑重其事地说:“是省农工部的王部长亲自验收的。”
  
  毛泽东还是摇头:“靠不住,哪个验收也靠不住;除非派军队站岗放哨,单收单打,看住人不往里掺假才能算数。”
  
  听了毛泽东的话,李银桥觉得毛泽东对下面的具体情况依然不放心……
  
  下午,武汉大学校长李达来见毛泽东。李银桥知道李达是毛泽东的老战友,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还是毛泽东的湖南籍老乡。
  
  李达很敬重毛泽东,毛泽东对李达也很尊敬。李达比毛泽东大6岁。在两个人的交谈中,李达提出了一个问题,说他在搞党史调查时看到一些口号,不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他举了一些例子,大意是“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到的事”,认为这样的提法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反科学的。
  
  李银桥给李达斟了一大杯酸梅汁,听毛泽东说他在成都会议上讲过“头脑要热又要冷”的话,说对于群众的革命热情一定要爱护、要保护;毛泽东还说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一定要“又热又冷”,光热不冷会出乱子。
  
  李达却不同意毛泽东的“冷热”观,而毛泽东也不愿意有人否定群众敢想、敢说、敢干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他说:“‘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办不到的事’只是一句口号,这个口号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一重性是讲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有道理的;另一重性,如果说想到的事就能做到,甚至马上就能做到,那就不科学了。”
  
  李达认为这个口号在现阶段不能说两重性,说两重性,在现阶段就等于肯定了这个口号。
  
  李银桥见毛泽东有些激动起来,他知道毛泽东是喜欢争论问题的;这时,毛泽东反问李达:“肯定怎么样?否定又怎么样?”
  
  李达也开始激动了:“肯定就是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万能的、无限大!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条件;现在,人的胆子太大了,不是胆子太小。你不要火上加油,否则可能会是一场灾难!”
  
  这时候,在座的王任重和梅白都示意李达不宜再讲;毛泽东察觉后,说:“你们让他讲,不划右派。”
  
  李达一听,火气更大了:“你不用拿大帽子吓唬我!你脑子发热,达到39度高烧,接下来就会发烧到40度、41度、42度……”
  
  毛泽东很生气地说:“你烧死我好了!”
  
  李达激昂地说:“不是我要烧你!这样下去,中国人民就会遭到大灾大难!你承认不承认!”
  
  在座的人们都被李达的话吓坏了,而毛泽东却继续耐心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举了红军长征的例子,说明精神力量的作用;讲了红军就是依靠这种精神力量克服了按常理无法克服的困难,终于夺取了胜利。还举了各种发明创造,就是因为有了“敢想”,想飞就终于发明了飞机,想日行千里就发明汽车、火车,想漂洋过海就发明了轮船……
  
  李达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一个人要拼命,‘以一当十’可以,最后总有个极限、终有寡不敌众的时候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得有地理环境做条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会是无限大的!”
  
  毛泽东停了停,放缓了语气说:“还是我在成都会议上讲过的那句话,头脑要热又要冷。”
  
  “现在你头脑太热!”李达临走时,对毛泽东又说,“你应该冷下来!”
  
  9月中的武汉,天气依然很热。李银桥送走了李达,回来时到宾馆服务处拎了一大桶冰块,见毛泽东在房间里吸着烟来回踱步,又坐在沙发上喝茶沉思……
  
  晚上,毛泽东在床上躺不安稳,下床后披了衣服开始到东湖岸边散步。走在长着棕榈树的甬道上,毛泽东在一尊石雕的大象前停住脚步,面向不远处的行吟阁对李银桥说:“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我今年六十五岁了,但不够耳顺;听了鹤鸣兄的话很逆耳,以后要再同他多谈谈。”
  
  李银桥劝慰说:“主席,你要多保重身体……”
  
  “嗯,我身体很好。”毛泽东感叹道,“鹤鸣兄是理论界的泰斗,我不同他生真气。”
  
  
毛泽东后悔讲
  直言敢谏的海瑞

  
  1959年3月下旬,在上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看了湘剧《生死牌》。剧中,戏演到结尾时海瑞出场,这个人物引起了毛泽东的很大兴趣。
  
  回到专列上,毛泽东让叶子龙搬来了《明史》,专心阅读了海瑞传;阅读中,毛泽东还对李银桥说:“海瑞是个人物呢在封建社会里,他的官不算很大,也只是个专员或地委书记吧,但他很有一身刚直之气,敢骂嘉靖皇帝,是要有些胆量的。”
  
  李银桥说:“那包拯还敢铡驸马、铡国舅呢!”
  
  毛泽东说:“包拯是龙图阁大学士,是有特权的,再说他铡附马、铡国舅那也只是传说、是戏,而海瑞的事是有史料记载的呢!”
  
  八届七中全会还在进行中。会上,毛泽东向大家讲起了海瑞。说:“海瑞这个人,对皇帝骂得很厉害。他说‘嘉靖’、‘家家皆净’也;他还把这个话写在上疏里头,后来被送进了监狱。有一天,牢头给他送饭吃,端了酒和菜,他才知道嘉靖皇帝死了。他大哭着把刚才吃的东西全吐了,可见海瑞对嘉靖忠心耿耿。”
  
  讲到这里,毛泽东又讲了陈云曾不同意公布1958年的粮食指标、主张钢铁指标下降的事,说:“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上。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不要连封建时代的人物都不如。要有像海瑞批评嘉靖皇帝的勇气。无非是五不怕: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离婚,不怕坐牢,不怕杀头。”
  
  李银桥知道毛泽东曾经对吴冷西讲过要他为坚持真理、贯彻正确路线而做到“五不怕”,现在又听毛泽东对大家讲了……
  
  1959年4月5日,八届七中全会结束。会议结束时,毛泽东还号召大家“学习海瑞精神,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会后,毛泽东就要离开上海了。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到专列上看望毛泽东,他见毛泽东似乎有心事,便问:“主席,刚刚开过八·七会议,有什么事没解决呀?”
  
  毛泽东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说:“讲海瑞,我很后悔。可能真的出了海瑞,我又受不了。少奇等是我身边多年的战友,在我面前都不敢讲话。”
  
  李银桥站在毛泽东的身旁,见梅白劝慰道:“主席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唉……”毛泽东轻舒一口气,说,“我把问题交给刘少奇、恩来他们办,自己退到二线;但过一段后又‘不安分’,实际上还是一线。”又说,“我想把整个中国要紧的事情办定,建设社会主义从欧洲到中国还不是很清楚的,我们不能吃人家吃过的馍馍。活着,多搞一点,比少搞一点好。我有信心,但是大家想的是否一样,我有顾虑。”
  
  讲到这里,毛泽东开始吸烟,又讲了“人定胜天”的问题,毛泽东说:“这一点我同一些人有分歧,同鹤鸣兄有分歧。四川的老百姓一怕老天爷,二怕瞎指挥。老天爷我毛泽东管不了,马克思也管不着。”这时毛泽东很幽默地挥了挥手,再弹一弹烟灰,继续说,“但是我提倡‘人定胜天’,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井冈山时只有几个人,可是后来建立了新中国。”
  
  “我们要尊重科学。”毛泽东又说,“张文白先生在湖北时建议我少过问具体事,多考虑方向性的问题,不要以个人的意志代替大多数人的思考,但我不放心。”
  
  梅白走后,李银桥对毛泽东说:“主席,我看《三国》上的诸葛亮就是太操心了,不管大小事他都操心;你,你也得多保重身体……”
  
  毛泽东看了李银桥一眼,说:“我也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摘自《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出版,定价:40.00元。社址:北京宣武门西大街57号,邮编:10080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