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战役》梗概

2001-10-10 09:32:00 来源:书摘 〔法〕帕特里克·朗博原著 李定华缩写 我有话说

帕特里克·朗博(1946——)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战役》描写拿破仑亲自指挥的一场失败的战役,曾先后荣获法兰西文学院小说大奖和法国龚古尔文学大奖。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等国列入畅销书。中文本由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译者为丽泉、侣程。本文据此中译本缩写。
  
  1809年5月16日星期二上午,一辆轿式马车在骑兵的前呼后拥之下走出施内布伦城堡,沿多瑙河缓行。车子在这条水浊流急的河边停住。拿破仑在得知奥地利武装反抗他们的消息后从圣克鲁匆匆赶来。他和奥地利占领军总参谋长贝尔蒂埃一起对着多瑙河观望,他的心情很不好。
  
  在陡峭的河岸与最大的勒鲍岛之间有一小岛可作为以后架桥的支撑点。阿斯伯恩和埃斯灵两个村庄就在远处的平原上。尽头左方是比赞高地。奥军把各处桥梁付之一炬后都撤到了那里。
  
  刚刚传来消息:第一次在被烧毁的斯匹茨桥附近的渡河尝试失败。这次是皇帝亲自指挥,他的计划是消灭查理大公的军队。他向贝尔蒂埃下达命令:在周末之前把桥架好并增兵埃伯斯村。总参谋长派工程兵上校勒热纳向利沃里公爵传达命令。
  
  勒热纳是个架桥的行家。接令后他片刻未误,策马朝着利沃里公爵驻扎的村庄飞奔而去。
  
  利沃里公爵是员猛将,拿破仑称他为“表兄”,此人贪婪,无法无天,爱讲而且武断。不过,他是个无可非议的战略家。此公就是马塞纳元帅。马塞纳元帅的部队在维也纳城郊扎营,拉纳元帅的人马及三个重骑兵师驻扎在维也纳老城。勒热纳向马塞纳所驻的小城堡走去。
  
  马塞纳的庭院内外被士兵们搞得乱七八糟,士兵们有的在胡闹,有的在清理抢来的财物,对此勒热纳很反感。勒热纳走到马塞纳元帅住的楼上。马塞纳坐在床沿上,开口问:“怎么,年轻人,带什么命令来了?”“要在维也纳东南6公里多瑙河上建一座浮桥。”“那就赶快行动吧把一切能浮起来的东西都给我征用过来。你去找达吕!”
  
  达吕伯爵掌握皇家后勤。勒热纳找到达吕。“伯爵先生,要80条船架桥用。”勒热纳先开口道。“那桥,你们要建在什么地方?”达吕打开一张地图问道。勒热纳在摊开的地图上指指勒鲍岛。达吕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就干吧!你去找军需官贝尔,我走了。”
  
  贝尔名叫亨利,他后来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当时还没起司汤达这个笔名。勒热纳上校和贝尔两人相识于米兰驿站。这对已相识九年的朋友骑马朝勒热纳在维也纳的住处走去。维也纳城内,街道两侧楼房鳞次栉比很是壮观。勒热纳勒马停步在一座粉色楼房前,他赶退了从里面抢东西的士兵。他带着亨利匆匆上楼,楼上住着安娜·克劳斯小姐。
  
  ——安娜·克劳斯年方17岁,头发漆黑,眼珠碧绿,见他们走来款款起身,宛如兀现于战乱期间一幅对比鲜明的寓意画。勒热纳和她用德语交谈。亨利两眼发直,他不会德语。因为星期五勒热纳要到勒鲍岛安置部队,所以他请亨利明早搬过来住;保护她的住房。
  
  深夜,勒热纳返回到贝尔蒂埃身边待命。在施内布伦城堡的漆器厅里,贝尔蒂埃和勒热纳聆听皇帝旨意。拿破仑要求大军三天后进驻勒鲍岛,并于星期六晚上架好所有桥梁。
  
  亨利从佩里戈尔口中得知克劳斯小姐的母亲已死,她的父亲是个音乐家,她和她的两个妹妹及女管家住在一起。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后整理东西,准备第二天搬家。他脑中总是在想安娜·克劳斯的倩影。
  
  晴空万里,槐花飘香。这是圣灵降临节前夕的星期六。士兵帕拉迪躺在堤岸上休息。他于前晚随队乘船过河,其任务是砍树架桥。这时马塞纳的四万人马正从刚架起的桥上过河。帕拉迪是个典型的庄稼汉,他从未用过桥,他只想回家种田。勒热纳将正在休息的人马又调往左岸建一个桥头,他留下帕拉迪做他的侦察兵。帕拉迪随上校来到位于岛中心的总参谋部。奥军主力及几百门大炮已进驻比赞高地。小桥已经架好。拉萨尔和埃斯帕涅的骑兵必须立即过河占领左岸村庄,莫利托尔的第三师应随后跟进。勒热纳带着帕拉迪去传达命令,左岸已结束了炮声。
  
  “啊,开始了……”重骑兵法约尔说。村民们已逃离阿斯伯恩和埃斯灵村。法约尔、帕科特和另一名战友进入了幽灵似的埃斯灵村。法约尔、帕科特走上一座白房子的三层,他俩杀死了一名奥地利人,正要解那人的背带,身后传来一声惊叫。这是个年轻漂亮的奥地利姑娘。法约尔扯下了姑娘的胸衣。这时埃斯帕涅将军已率重骑兵师包围了埃斯灵村。“上面两个!”将军高喊道:“下来!扫荡这个小村!”“是,将军!”两人捆上姑娘,堵上她的嘴,把她扔在床上,法约尔亲了姑娘一口,两人大笑着追上了队伍。
  
  村里不断有军队开进,勒热纳找到了正在查看粮库的马塞纳元帅。粮库很坚固,易守难攻。马塞纳将这些情况写在纸上,让勒热纳转呈给总参谋长。
  
  皇帝和拉纳元帅同住在勒鲍岛上惟一的石头房子里。15年的战场冲杀和危险使元帅感到疲惫,大多数帝国元帅和他一样只渴望无战事,帝国已衰落,但他们还要跟着走。拉纳正在回忆往事,佩里戈尔和勒热纳进来报告:“我们去左岸的道路被切断了,四分之三的兵力被困在这岛上。”
  
  埃斯帕涅将军不喜欢这场战役。一想到死他就发呆。马塞纳元帅督着小桥加固工程加紧进行。他身先士卒,激励将士。士兵们则在心里祷告,但愿桥永远也架不起来,好让他们回家。勒热纳总是不离贝尔蒂埃左右,他了解元帅的作用及过去。元帅很早就追随年轻的波拿巴,他是皇帝的心腹和出气筒。在皇帝的挑唆下,达武和马塞纳很恨贝尔蒂埃,勒热纳正浮想联翩,皇帝来到了勒鲍岛。在维也纳一座粉红色小楼内,亨利·贝尔正翻看勒热纳为安娜画的一幅幅肖像,这时一位名叫弗里德里希·施塔普斯的德国青年神秘而至。
  
  凌晨三时,部队通过重新修好的小桥,在多瑙河左岸的阿斯伯恩和埃斯灵扎了营。拂晓马塞纳元帅就要投入战斗。尽管他已厌倦,但也想在战场上死个潇洒。拿破仑在阿斯伯恩教堂钟楼上和马塞纳元帅向远处眺望。拿破仑在脑海中浮现出这场将要在收获季节打响的战役,他仿佛听到将士们的呐喊,战马的嘶鸣,正是这些声音威慑着欧洲,他要在这里战胜奥地利大公。
  
  拂晓,在村庄前面,拿破仑骑着白马在各路元帅及侍从的护卫下,注视着过于宁静的原野。这一与时宜不无背拗的画面感染着勒热纳,他想起了自己的情人。面对毫无动静的敌方阵地,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皇帝很不耐烦,他向贝尔蒂埃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这一天是1809年5月21日,法军在等待奥军进攻,这也就是贝尔蒂埃为何叹息的原因。贝西埃元帅也在为相同的原因叹息。但他从不让感情外露,他时年43岁,仕途顺利,是皇帝的亲信。再过一小时,他就要上马去厮杀,他生来就是带兵打仗的吗?对此他无从知晓。教堂外,埃斯帕涅已经开始行动。法约尔、布律内尔、维尔齐厄在为帕科特挖坟穴。几只水鸟嘎嘎地叫,像笑一样。法约尔说:“这是个坏兆头……”
  
  当日清晨,驻扎在维也纳的各骑兵团倾营出动。大地震颤了。弗里德里希在一家五金店买了一把尖刀。他返回小楼时引起了亨利的怀疑,亨利觉得他的微笑扑朔迷离,对他应该小心。樊尚·帕拉迪也被遣返回莫利托尔轻步兵师。
  
  一切正如皇帝预料的那样,奥地利人开始行动了,皇帝心绪极佳。佩里戈尔来报:“陛下!大桥刚刚断掉”皇帝大声叫骂,一把揪住勒热纳:“你去把桥重新架起!”勒热纳纵马奔向出事地点。大浮桥断成两截,工兵们正在抢修。他责成工程兵军官尽快恢复与右岸的联系。
  
  莫利托尔轻步兵师埋伏在一条长长的低洼路中,这时奥地利人开始进攻了,他们悄无声息地向前推进。帕拉迪和战友们开枪抵抗,待硝烟散尽,奥军已不见踪影。奥军第六兵团的人马在希勒男爵的指挥下重新集结,马塞纳元帅亲自开炮,二十几门炮依次鸣响。战斗开始了。下午3点,维也纳的居民听见了炮声。亨利也和一些市民登上高处看热闹。
  
  马塞纳的炮击打乱了奥军阵脚。奥军反击,谷仓着火,整个村庄在燃烧。遍野是奥军士兵,战马奔腾,大地震颤。军号声声为奥军助威。在敌军第四次进攻时,莫利托尔撤至阿斯伯恩。勒热纳传旨令其坚持到夜里。皇帝在勒鲍岛指挥战斗,奥军虽向两翼猛烈进攻,但战线未被突破。拿破仑下令派骑兵冲击奥军炮兵阵地。
  
  在一公里长的战线上,埃斯帕涅将军指挥数千名骑兵朝敌炮兵阵地冲击。法约尔和战友们发狂般向前冲去,维尔齐厄身负重伤。他们经过十几次猛冲已人困马乏。但拉纳元帅仍令贝西埃进攻到底。奥军将帕拉迪和他的战友们打退。溃兵们撤至阿斯伯恩教堂。
  
  皇帝将要求增援的拉纳臭骂了一通,命令把大桥夺过来!皇帝的独断专行使拉纳和他的好友普泽准将失去了信心。亨利在阁楼内发现施塔普斯手握尖刀跪在一尊小塑像前,口中念念有词。“他是个疯子。”亨利心想:“此人危险吗?”
  
  勒热纳追随马塞纳左右奋力拼杀,村子已被包围,只有墓地和教堂还在法军手中。马塞纳在这场大混战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拉纳率领几千骑兵不断地冲杀,埃斯帕涅将军在战斗中阵亡。在阿斯伯恩墓地,倒在坟头上的死人比埋在地下墓穴里的还要多。
  
  这一夜谁都没真正睡着觉。勒热纳在给克劳斯小姐写信。贝尔蒂埃和拉纳元帅讨论问题,他们估计莫利托尔已损失了半个师的兵力。远处传来了马塞曲的乐曲声。他们喜欢这支战斗歌曲。此时敌人用这支曲子对付他们,无异于是对他们的羞辱或是令他们良心自责。勒鲍岛上的伤兵们在喘息,在抱怨,在呻吟,在呜咽,在呼喊,在吼叫,这绝不是一支思乡之曲。伤员有权得到的就是被锯胳膊锯腿。帕拉迪又被救护队留下当了助手。大浮桥从勒鲍岛往西约一公里处架起,勒热纳和佩里戈尔监督着加固工程的进度。大桥终于架好了,他俩翻身上马向皇帝复命。
  
  皇帝在策划下一个战役,他要把全部兵力用于攻击敌军中路,他自信很强大,看来他有望打赢。他命令左岸部队过河向平原周围集结。凌晨三点,奥军又开始炮击。四点,战斗随着黎明的到来又开始了。法军士兵一批又一批地倒在奥军的枪口之下,肉搏战开始了。什么办法都已用上,只有去杀才能避免被杀。法军正欲撤退,这时援兵赶到了。勒热纳向拉纳元帅传达了进攻命令。拿破仑看到拉纳的步兵成批成批地排成方队向斜坡上运动。目睹此景,拿破仑在想,这支整齐有序的军队最终要取得胜利。阿斯伯恩教堂又被夺回。达武元帅的援兵再过一小时就可过桥。皇帝估计,不用到中午,胜利即可到手。他决定出面检阅部队。拉纳元帅不等达武的援军开到,便开始攻击,整个师摆出了冲锋的阵势。霍恩措伦的奥军被法军的凌厉攻势惊呆了。拉纳以身示范,他不顾呼啸的子弹,率队冲杀。他们杀红了眼,越杀越起劲,奥军终于被击退了。
  
  总参谋长派勒热纳去迎接达武,勒热纳借机派自己的副官给克劳斯小姐送信。他看见达武军团那长得望不到头的纵队正向桥头挺进。这时意外发生了,只见奥地利人在上游将一个四层楼高的风车推到河里点燃,风车浮起来带着火随着波浪翻滚的水流向浮桥漂去。在法国人的一片惊叫声中大桥断开了,火势蔓延到缆绳、木板、桥面……拿破仑面色苍白,他站在刚刚断开的大桥前,愤怒而沮丧,眼看着援军、补给不能过河。他火冒三丈,狠狠地抽了工兵部队指挥贝特朗将军一鞭子。旋即皇帝向贝尔蒂埃下达了坚持10小时后立即撤军的命令。
  
  上午9点勒热纳向拉纳传达了撤退令。拉纳要求贝西埃率队撤至两村之间,撤军要慢而有序,要迷惑敌人。
  
  帕拉迪被编入救护队,这使他很高兴。救护队的任务就是用轮车将伤员送到岛上,车上总是装满了伤员。踝骨处已感染了破伤风的圣伊莱尔伯爵抽搐不止,他被抬上手术台,当佩尔西大夫正在锯时,他身子一挺死在了手术台上。救护队到处收罗死马充饥,马头、马鬃、蹄子、小腿堆了一垛,让人?得慌。贝西埃难于忍受皇帝不公正的斥责,他决定不再主动做什么。那天夜里,他气得整夜未睡。皇帝使他感到失望。他对开枪自杀未遂的布律内尔都未加处罚。冲锋号又响了,反复的冲锋使战马也精疲力竭,在这次冲锋中布律内尔阵亡,法约尔被打伤的坐骑掀翻在地,他索性躺在地上睡着了。只有阻止奥军突破前沿阵地,才能在夜间向勒鲍岛全线撤退,皇帝终于派拉普将军带两个营的近卫军支援利沃里公爵。布代元帅率残部1500人撤至粮仓,他率部顽强抵抗,但久而久之仗越打越疲沓。这时近卫军及时赶到,士兵们松了一口气。
  
  双方弹药都已打光,枪声渐疏,给人以一种暂时平静的错觉。拉纳和普泽在小山谷中散步。他们在议论着这场战争。“普泽!”元帅大叫一声。一颗子弹正打中普泽的脑门,他当即倒毙。元帅也被飞来的炮弹将膝部炸伤。马尔博副官不顾自己伤痛,命士兵将元帅抬至近卫军救护所,拉莱大夫决定进行左腿切除手术。多尔塞内将军率领近卫军不顾敌人猛烈的炮火,用人墙阻止了敌人的进攻。近卫军虽有几十人中弹倒地,但依然保持着密集队形。
  
  夜幕早早地向这场没有胜利者的战役降临下来,拿破仑蹲在担架旁将面色苍白的拉纳元帅抱在怀里,拉纳附在皇帝耳边说:“尽快停止这场战争,这是普遍的愿望。你周围的人卑躬屈膝,但不爱你。他们对你掩饰真情……”皇帝直起身,站了一会儿,对科兰古说:“我们去岛上。”
  
  这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皇帝和马塞纳在勒鲍岛岸滩的芦苇丛间散步。皇帝痛心地说:“从来没人敢向我讲真话。”“不对!”马塞纳应道:“我们几个人是可以私下和你谈话的,你听不听就是另一回事了。”拿破仑向河那边瞥了一眼说:“是多瑙河把我们打败了。”“查理大公也没有成功!”
  
  寂静催醒法约尔。随着黑夜的降临,战斗已经停止。法约尔今年35岁,他一直孤身一人,他有太多的艰辛经历。他原以为当兵可以改变一切。然而除非动武和依仗战争,他从未得到过任何东西。他听见有人向他走来,于是赶紧屏住呼吸装死。来人在搜集死者的护胸甲,法约尔发现他们是法军,便起身跟他们走了。拉纳躺在一块林中空地上,马尔博守在身旁。拉纳时而清醒时而说着胡话。他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从钳形包围中冲出去。”
  
  皇帝指示马塞纳和贝西埃必须于午夜率军撤至勒鲍岛,然后毁掉小桥。勒热纳书写完命令后,皇帝离开了勒鲍岛。勒热纳骑马逆着人流挤过了小桥,他骗过敌军层层岗哨将命令送达马塞纳元帅手中。
  
  法约尔来到埃斯灵村,村内到处是缺胳膊少腿的尸体,其状惨不忍睹。他前天去过的三层小楼还勉强立在那儿,他走上楼发现床上是具士兵的尸体,他又想起了那个村姑。他放了一把火后开枪自杀。
  
   马塞纳指挥着撤退行动,莫利托尔师只剩下两千人了。人们穿得乱七八糟,他们没有窃窃的议论声,队伍一支一支地消失在勒鲍岛黑幽幽的森林中。这时,天下雨了。凌晨3点,狂风骤起,窗户被吹开。亨利发现安娜冒雨乘车离开了住处。前来搜捕的舒尔迈斯特领着宪兵扑了空。街上,人们纷纷议论着法军失败的消息,甚至传言拿破仑已死。维也纳各教堂的钟声响起来,响得震耳欲聋。勒鲍岛上驻满了军队,几千士兵乌压压地躲在大树下,有的在接雨水,有的在煮散发着怪味的马肉汤。多尔塞内将军终于带着最后一批近卫军老兵来到这里。马塞纳最后一个步行过了小桥。早晨6时,埃斯灵战役旋即结束。四万余人战死疆场。
  
  勒热纳上校在亨利和佩里戈尔的陪同下,到巴登作温泉疗养,以缓解因安娜背他而去所引起的失望和痛苦。皇帝冒着暑气检阅了部队。他要告诉人们:他的军队没有趴下。这样可以鼓舞士气。阅兵结束时,宪兵在现场抓住了企图行刺皇帝的施塔普斯。
  
  维也纳的生活恢复得和战前差不多。10700名伤兵已从岛上运来。被截除双腿的拉纳元帅伤口已发炎,房间中散发着恶臭。拿破仑和贝尔蒂埃每天都来探望他。他反复对拿破仑说:“你永远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强大了,但是你可能更受人爱戴……”
  
  
  

一部填补巴尔扎克创作空白的小说
  王爱民

  
  《战役》是写拿破仑指挥的一场未打赢的战役——埃斯灵之战。拿破仑一生打过40余场胜仗,作者为什么偏偏选中这场败绩明显的战役来写呢?因为作者知道,当年文坛巨子巴尔扎克曾经多么企望把拿破仑指挥的这场战役和这场战役中的拿破仑写出来,可是巴尔扎克被他的千百个人物和千百个题目弄得忙不过来而终未如愿。作者便是以这种文学的使命感,积经年之心血,辛勤耕耘,填补了巴尔扎克创作计划表中的这个空白。
  
  埃斯灵之战在拿破仑征战史上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但是那场战役的性质变了,它开了血腥杀戮之先河,从那以后,拿破仑的每次战役都带有这种特征。三十来个小时,四万多亡灵,其中奥军两万七千人,法军一万六千人,也就是说每三秒死一人,不要忘记大军还有一万二千多伤员。按当时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条件而言,那场战役之残酷和惨烈程度可想而知了。其次,这是拿破仑本人在军事上第一次遭到失败,拿破仑损兵又折将,他的忠实朋友、帝国元帅拉纳以及另外三名将军都在这场战役中丧生。这使他的威望受损,助长了敌人的气焰。埃斯灵战役之后,欧洲到处掀起民族独立运动。
  
  一部历史小说,就是要把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再现出来。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描述,而是参考了多种历史文献和资料,走访了许多历史学家,进行文学创作而成。战役虽然空前残酷,但作者的笔端并未止于对战争残酷性的渲染上,而是通过文学形象,把色彩纷呈的和平生活景象恰当地镶嵌在战争的场面里,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使主题得以深化。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作者笔端跃然出现在历史的画卷上,无论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元帅还是最低层的士兵,都显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
  
  长年的征战使他们对拿破仑由敬仰到怀疑,甚至怨恨,他们讨厌战争,热爱生活,渴望和平。战争使他们失去太多的东西,以至于埃斯灵战役结束后一个星期,维也纳剧院就爆满了,法国的军官们占据了全部四排包厢座位。也许正是这种与日俱增的厌战情绪才是导致这场战役失败的真正原因。在埃斯灵战役中,打败拿破仑的不仅仅是“多瑙河将军”,而且还是这场非正义战争本身。拿破仑不仅失去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同时也失去了最可宝贵的士气和民心,这场战役不仅打破了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而且预示着拿破仑今后更大的失败。正像书中拉纳元帅在弥留之际对拿破仑所说:“你永远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强大了。”
  
  拿破仑作为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都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一代枭雄,始终是后人研究描写讨论的对象,关于他的著作、文章、故事可谓汗牛充栋。让·萨万特恨他,埃莉·富尔敬仰他,马德林歌颂他,班维尔赞扬他,泰纳反对他,不一而足。但在《战役》一书中,作者并未如他自己宣称是“拿破仑的崇拜者”而对其刻意褒扬和美化,而是用历史的眼光和客观的态度加以描写。从而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富于艺术魅力的拿破仑形象。书中的拿破仑骄横而又不失冷静,冷酷而又不失温柔,我们看到的既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同时又是一个具有非凡军事才能的统帅。总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拿破仑是一个正从历史深处走来的真实可信的普通人。
  
  这部作品同时摘取两项文学桂冠,这在法兰西文学奖纪年史上实不多见,这本身就是对《战役》这部小说的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