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敢应酬

2002-03-10 09:32:00 来源:书摘 王瑞起 我有话说


   “应酬”一词产生于何朝何代,我不是考据家,不敢妄言,但“应酬”一词成为时尚广泛流行,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却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成绩”,这是人人都感觉到的。
  
  “应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交际来往”,“私人间的宴会”。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大发展,经济大发展必然要产生频繁的经济活动,这样一来,“应酬”大流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资格“应酬”的,当然是那些有个一官半职的头头、老板经理和那些穿梭其间的经纪人了。本人虽不是经济界人士,也不是政界官员,但在文化界混迹多年,却仍不谙世事,一不小心竟滑进“班子”拣了个“副总”的头衔。正也好副也罢,当今社会只要有个头衔就免不了“应酬”,于是乎,我这个滴酒不沾的书呆子也不得不下水了。起初,我以为“应酬”应该是最现代的“现代文明”,待我应酬过三四回以后,我才忽然明白,那酒桌原来是一座“炼狱”,死活我再也不敢应酬了。
  
  当今的“应酬”,是一门大学问,非有大智大勇不可。即便是随从,也必须有很好的修养,起码得有奋不顾身舍命陪君子的气概,有什么大话都敢说什么牛皮都敢吹的勇气,有不管肝炎肺炎胃下垂什么都敢吃的牺牲精神,有不顾老婆孩子不管有事没事一陪到底的耐心,有没脸没皮什么丑态都敢做的膘劲儿,有阿谀奉承什么肉麻的词儿都能想得出的智慧。
  
  我天生话少,而酒桌上既怕冷场又怕怠慢了客人,这就要不断地没话找话没嗑生嗑,还要说得得体,说得有趣,我不行;对方明明胸无点墨四六不懂,只因为他有一点小权,就得吹捧他多么多么地英明伟大,我说不出口;本来喝酒是为了营造一种友好温馨的气氛,可当下人们务实不务虚,拼着命地往肚里灌酒,他不想活了你也得把命搭上,我受不了;二两酒下肚就废话连篇,吹牛没得边,荤话黏糊糊,直听得耳根子都恶心了;日本人发明的卡拉OK成了五音不全者的福音,酒过八巡,肯定会有一些勇敢多情的男女向在座稍有身份的人献歌。而且越是五音不全越是献得卖力,那“歌声”如鬼哭狼嚎,又似野猫叫春。这噪音已经叫人够痛苦的了,你还要跟着众人喝彩,扯着嗓子叫好,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事。
  
  “应酬”的价值不断在攀升,功能不断在扩大,它不仅涉及事业的成败,单位的兴衰,更关乎个人的升降祸福。酒喝明白了,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如果你倒霉背时,那也怨不得别人,是你自己酒没喝明白。有民谣说: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不喝白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
  
  看来,我是要下岗了!?
  
  (摘自《独自行走》,辽宁少儿出版社2001年11月版,定价:18.00元。社址:沈阳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邮编:11000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