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的年轻 年轻的老

2002-06-10 09:32:00 来源:书摘 马玲 我有话说


   近来,电视上频频出现一则药品广告:一位花甲老人手拍篮球,精神十足;另一位而立青年手拍篮球,萎靡不振。画外音点睛一般地道出:“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
  
  这则广告,可谓极为写实。日前,北京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上千名年轻人中,有80%左右认为自己老了,心理年龄已进入中老年;而接受调查的上千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部分则认为自己的心理年龄不过在30岁左右。
  
  北京一家心理诊所的专家就此指出,这种现象是由社会转型造成的。所谓心理年龄实质体现着人们的心理状态。在当今的大变革大发展时代下,社会对中青年人的压力呈现从未有过的巨大,而退休后无忧无虑的老年人却乐得在夕阳下自在逍遥。
  
  随着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中青年人士越来越频繁地听到来自医学界的社会性忠告:注意你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因为中青年人群里,现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的队伍日益庞大,商界、政界、学界以及各界,英年早逝的现象渐次趋于严重。据调查,这一人群里,其总体患病率达15%。而符合“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都很好”这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也仅有15%。其余的70%则处于疲劳乏力、失眠、无食欲、反应迟钝、活力下降的亚健康状态,时常感觉焦虑、烦躁、厌倦、无助,活得颇累。如此的非健康状态,自然会导致一种阴郁的心理暗示,自觉不自觉地感觉身心早衰。
  
  而无官无业一身轻的老年人,业已以平常心对待物欲的滚滚红尘,安于满足或多或少的退休金,积极加入到运动、娱乐、旅游的活动大军之中,结果老年人成了所有人群中最好动、最快乐的群体。因而他们的心态也变得最年轻。当下,中国老年人中流行的“一二三四五工程”,便形象地概括了他们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此“工程”的具体内容是: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怨恨;四个拥有:有个老窝,有点老底,有个老伴,有群老友;五个必要:要笑,要跳,要俏,要说,要放。
  
  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老”与“年轻”的颠倒,表现出一种生命之“道”的错位,即:年轻人用生命换一切,而老年人用一切换生命。年轻人正憋足了劲“入世”,因为“入世”方可兼济天下,而老年人憋足了劲“出世”,因为“出世”方可独善其身。
  
  无论如何,年轻人必当警觉,如果一味拿“青春赌明天”,一旦损失掉健康——也就是损失了一切得以立足的支撑,试想,如果没有可撑百、千、万的“1”,后面一切的“0”不都是零吗﹖为此,当头棒喝:让你的心年轻起来!
  
  (摘自《新闻“第3只眼”:香港大公报记者马玲专栏》,大众文艺出版社2002年2月版,定价:20.00元。社址:北京朝阳区潘家园东里21号,邮编:10002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