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的演唱生涯和美育情怀

2002-08-10 09:32:00 来源:书摘 李光羲 我有话说

老师们,同学们,先作个自我介绍。我于1929年出生在天津,今年69岁。1954年考到中央歌剧院,至今已做了44年演员。
  
  人呀,无非有两种需要,一是物质生活,为了生存,要吃饱;二是精神生活。人类社会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积累了文化,这其中包括了人伦、道德、科学、艺术等等。小时候,在敌人的铁蹄下,亲戚、朋友、同学死去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当我偶然在收音机中听到一段好听的音乐,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和艰苦生活一对比,音乐真是太美妙了。虽然那时的收音机只是一个木头匣子,声音不太大,但还是整天守着听。在1942年、1943年,我十二三岁时,北师大音乐教授王纯芳,经常在北京电台搞音乐讲座。交响乐、古典音乐、贝多芬、亨德尔、巴赫、肖邦等等,我很喜欢。为什么呢﹖因为交响乐和民乐不同,很丰富,很优美。中国音乐无论演奏什么乐器,全是齐奏,一个调儿,而交响乐则不同。中国音乐就是一个线条,外国音乐是好多线条,交叉和重叠演奏。现在想一想,正是当时脑子里所装的这些东西成了我以后搞专业的基础。
  
  1945年,抗战结束,由于国民党腐败,没过两年,社会又乱了,生活再次陷入失望和困难当中。有一天在学校看到一份布告,《新生晚报》招募学生利用下课时间去送报纸,我就应聘了。送报纸的同学中有一个是牧师的儿子,他觉得我嗓子挺好,问我是不是喜欢唱歌,我说喜欢,并且说,从小学到中学,同学老师都说我唱歌好听。于是他就邀请我参加基督教会的唱诗班。大家看外国电影,可以看到教堂中用音乐来赞美上帝,这也是西洋音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记得那天是1946年12月24日,即“Christmas Eve”?平安夜?,在教堂里唱了一场《弥赛亚》,那是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作品。那天当听到《哈利路亚》时,所有的教徒都站起来了,我也站起来了。在当时的环境中,觉得真是神圣、崇高,音乐把一个虔诚教徒对上帝的信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种气氛给了我很大的震动:音乐的力量如此之大?从这时起,音乐在我心中的分量更重了。我很快参加了唱诗班,每星期练习两次。一晃四年,从不识五线谱到成为唱诗班的骨干,再到拿到任何谱子,开口就唱。专业水平就这样提高了。
  
  虽然我没学过声乐,也没学过乐理,可我在音乐的接受、理解和表现上,多年来几乎没遇到过什么困难。1954年我考进了中央歌剧院,首演了古典歌剧《茶花女》。同行一些人所遇到的困难,我都能克服。他们就问我从哪儿学的,我说只是因为自己喜欢,在唱诗班中自觉地练出来的。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你想获得的知识和学科之中,一定会出现奇迹。”所以当我听到这句名言时,我想我就是得益于对音乐的热爱,它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自觉追求。
  
  1955年元旦,中央歌剧院要在当时北京最大的剧场——天桥剧场开音乐会,我就报名了。另外还有好几个20多岁的青年演员。经过领导审查之后;只有一位被选上了,就是我——李光羲。?笑?我就这样参加了1955年的国家剧院音乐会,上去一唱,观众就不让下台。唱的歌中尤其受到观众欢迎的是《相逢在匈牙利》。没有多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来人找我,他说我唱的比保加利亚原版的还抒情。(笑,掌声)
  
  1956年,周恩来总理提出,新中国要建立自己的剧场艺术,凡是世界上好的艺术经典,我们都要介绍给老百姓。中央歌剧院就分到一个任务,演出意大利著名古典歌剧《茶花女》。那可是全国文艺界的大事儿。院领导觉得我有些条件,排练时,就把我排在了除老演员、中年演员之外的第三组。平时主要是排一、二组,第三组主要是看别人排戏。排了3个多月,偶尔让我上去试排一下。当时由一位莫斯科大剧院的老歌剧演员作为艺术指导,当12月底公演彩排时,他建议让我参加彩排。彩排以后,大家都在问:“那个李光羲是从哪儿来的﹖在哪国留过学﹖是哪位老师的得意高足﹖”后来,我们的院长周巍峙向大家介绍,说我只是个天津的业余爱好者。打这儿以后,我就在舞台上站住了。
  
  我们这一辈经历过不少困难。如“文革”十年都被赶下了舞台,不许唱歌演戏了。周总理在1972年接见外宾时,外宾要听抒情歌曲,就把我们一些人招了回来。当时,我们正在农村种稻子呢?借此机会,我受中央台的邀请,录了《北京颂歌》、《远航》、《南京长江大桥》等歌曲,算是恢复了演唱生活。“文革”结束之后,又唱了《周总理,您在哪里》、《最美的赞歌献给党》、《祝酒歌》等等。我从50年代到90年代,因为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歌,名字就流传下来了。这里,根据我个人的成长经验,我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如果你的理想和兴趣符合你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只要你忘我地投入,你总能做出成绩。
  
  1962年我演了柴可夫斯基根据普希金的长诗《叶甫根尼·奥涅金》改编的歌剧,演了描写“四清”的歌剧《夺印》;后来还演了描写哈萨克牧民生活的《阿依古丽》。“文革”之后,演了阿凡提的故事《第一百个新娘》。当然“文革”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前不久,一个电视台采访我,他说:“你的理想是什么﹖”我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还想做演员,只是别再来一次“文革”(笑)。“文革”时期,我36岁到46岁,作为一个演员,最好的年华都耽误在“文革”期间。
  
  唱歌是一个最有群众影响的艺术门类。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器——嗓子。人们爱唱歌,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无论我在哪儿谈心得体会,都有人爱听。那么现在大家经常听到的,有3种唱法。这也是中国特色。一是美声,一是民歌,一是通俗。这三者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着显著差别。什么是美声﹖从十五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欧洲的声乐逐渐形成了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美声。美声有它声音的特色,讲究共鸣,讲究长线条,讲究色彩。现在美声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不太景气。因为通俗音乐太时髦了,影响太大,到处都是,并且它浅显易懂,配器丰富,电子音乐很美妙,节奏鲜明,又经常描写个人心里的那点爱,那点眼泪(笑),特别能撩动年轻人的心,把年轻人都夺去了。要想发展美声唱法,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创作出好作品,让大家喜欢,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民歌就很有优势了。现在的民歌歌手很多,曲目也很多。所以每次春节联欢会排练,从全国各地集中来的民歌歌手一大帮,没有一个长得不漂亮,没有一个嗓子不好。但有一个问题,她们都在模仿。前几天,还有一个记者问我,他说:“李老师,现在唱歌都是一个味儿,分不清是谁,好嗓子挺多,都是那一个表现方法,一个味儿。”我说: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繁荣是好事,但没有自己的特点,就缺乏生命力。那么,民歌的特点是什么﹖语言清楚,声音明亮,所表现的内容特别贴近我们的生活。另外一种就是通俗唱法。我认为,所有的通俗音乐歌手全是天才。为什么呢﹖他们不用学习唱法,就是凭自己的本嗓唱,过去说“这个人不够格,声音不够明亮”。现在不这么认为,不够明亮就对了?笑?,越哑一点儿,越暗一点儿,越对味儿。所以有些通俗歌手,本来默默无闻,一歌就红了。可是,如果在戏曲、美声、民歌领域,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戏曲也好,美声、民歌也好,必须经过严格的声音培训。要把你的自然声带变成歌唱的声带,至少也要下十年八年的功夫,否则根本建立不起来那样的振动,那样的气息支持,那样的共鸣。通俗音乐的兴起,是个大好事,使所有的人都有演唱的机会。还有卡拉OK。乐队一起你就可以随着伴奏唱起来,不会词儿,它给你打出来了。从娱乐角度讲,这谁都能唱,太方便了,真是极大的进步。但是也有问题,因为它的曲目内容较杂,有不少品味不够高。
  
  借此机会,我谈谈美育问题。有人说:“你们唱的歌和流行歌曲有什么区别呀﹖”我说:“除了方法之外,我们唱的歌题材广泛,可以描写祖国、朋友、理想、大自然和奉献,可通俗音乐大多只限于描写个人内心,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当然,也要抒发个人内心情感,然而,人还有更高尚的情感。为什么要进行审美教育﹖因为美育可以培养人的高尚情感,使人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只有这样,才有奉献精神,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服务社会。一幅好看的画,不用别人讲,我自然就喜欢,虽然我分析不出道理来;一段好听的音乐,我听了,能够产生美感,尽管我不懂乐理。美感来自于何处﹖人的心灵。所以有人说:“美育为树人之本。”为什么不是德育、智育、体育才是树人之本呢﹖德育和智育是通过理性的认识和记忆获得知识,懂得道理,而艺术通过直接感受触及心灵,让你动心。小时候,看了一幅画,一辈子不忘;听了一段音乐,似乎旋律深深地扎根在你的心灵中了。这时,我们就会感到:“啊?生活真美好?”俄罗斯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说:“谁不爱美﹖谁不期望着别人说自己美丽﹖但是,人呀?只有可爱才美丽,而美丽并不一定可爱。”所以说“美育为树人之本”。
  
  许多年轻人说,听不懂交响乐,什么第几乐章,什么主题,以及和声、复调等等。这不要紧,只要你多听,就会有所感染,有所顿悟。要知道下这个功夫是值得的。一位老先生讲:你知道什么叫经典吗﹖为什么有的作品,不论是文学、美术,还是音乐、戏剧,就能成为经典﹖经典不是自封的,不是领导规定的,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几千年、几百年前写出来,世界流传,到现在,仍是世界流传。谁让它流传的呢﹖老百姓?有口皆碑,这就叫经典。所以说,经典的东西,有机会你去接触,去欣赏吧,绝不上当。我们呼吁电台、电视台、教育部,请你们多放一些经典音乐,让孩子们多听一听,他们就会被吸引了。如果整天都是通俗音乐,你能怪孩子们不喜欢高雅音乐吗﹖为什么搞交响乐家庭出来的孩子都喜欢高雅音乐﹖从小熏的?全国政协开会,我就向教育界建议,发行五元钱的一种带子,是专家精选的古今中外的名曲,通俗音乐用不着提供,大家都有,在课余的时间,在学校的广播中放。可以报曲名,也可以不报曲名,因为音乐本身就动人,过耳不忘。北京有一个学校?设计了一个“四名工程”,就是名人、名画、名曲、名言。比如这个星期,学校就放这一首歌,下了课就听,听一个礼拜,大家都会熟悉的,老师再讲,这是某某的作品,什么时期的,同学们就记住了,层次自然也提高了。学校的墙上经常挂一些画,什么时期、什么人所作、什么派别,同学们都明白了。通过这个“四名工程”,同学们了解到很多艺术上有价值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方式。
  
  同学们,大学是一个大熔炉。在学校里,除了本专业以外还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你的成长绝不能仅靠单方面的哪个学科,不管是学什么专业,都要有意识地学些如艺术等专业之外的东西,那么你们这个大学就没白上。凡是经典的东西,只要你下点功夫去接受它,就会体会出它的价值。这就是欣赏,不怕不懂。
  
  (摘自《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5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定价:17.80元。社址:武昌喻家山,邮编:43007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