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评剧大师马泰说人生

2002-09-10 09:32:00 来源:书摘 刘一达 我有话说


   马泰算是地道的北京人,又是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退休前是中国评剧院的副院长。30年前,马泰最火的时候,一年演出过399场戏,在评剧舞台上塑造了上百个人物形象。用他的话,往大里说演过皇上,往小里说演过普通工人。
  
  想当年,他与相声演员马季、京剧演员马长礼、话剧演员马群齐名,号称京城艺坛“四马”。如今马泰已年近七旬,在人生的路上和演艺生涯中,悟出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道理渗透着不少京味儿的礼数和恬淡的人生哲学,让人看来或许有一些启迪。
  
  
马家的礼数

  
  京城是“首善之区”,这“首善”俩字,是渗透到老北京人的举止言谈之中的。
  
  马泰印象最深的是他父亲跟谁说话都那么客气,“张爷”“李爷”地叫着那么受听。
  
  他父亲70多了,跟年轻人说话都称“您”。其实对方是他孙子辈的人。即便是见了捡破烂儿的,也跟人打招呼:“您家里喝口水去吧。”这种客气,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马泰说,这体现了对任何人的一种尊重。人与人之间本来是平等的,只不过所处的地位不同罢了。马泰说,当时,我们家来了客人,甭管地位尊卑,必定要把客人送过院子的门槛,客人走出胡同,看不见人了,才能回院。
  
  人家走到胡同口,一回头,看见我爷爷还在院门口站着呢。一抱拳:“回见了您哪。”我爷爷也拱手打远还礼,然后才能转身回家。
  
  从这些细节就能看出老北京人的礼儿有多大。
  
  那会儿,尊老爱幼可不是只挂在嘴边上,照现在似的,公共汽车上白胡子老头儿或抱小孩儿的上车,得售票员张嘴才给让座儿,这种事儿在过去绝不可能发生。
  
  
三改座右铭

  
  马泰好交朋友。在他的朋友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的老百姓。
  
  30多年前,他在戏剧舞台上大红大紫,没把自己当成“腕儿”,现如今他经常夹着马扎坐在大门口跟老人们聊天,也看不出他是什么名人。
  
  马泰跟记者讲起他三改座右铭的事:20世纪50年代,他的座右铭是:多攒朋友不攒钱。他认为朋友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大财富。您挣的钱再多,一个朋友没有,您在精神上实际上是最穷的人。有朋友没钱也没事,裉节儿上朋友会帮助您。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搞市场经济了,一点钱不攒不行。马泰有个兄弟突发心脏病,送到某大医院急诊室,却迟迟得不到抢救。马泰赶到医院一问,原来兄弟的家人身上没带钱。他把身上带的3000块钱拿出来,医院的大夫才给病人装心脏起搏器抢救。
  
  此事让他感到光有朋友没有钱也不灵。所以把座右铭改了:多攒朋友少攒钱。
  
  现在他人到晚年,对朋友和钱有了新的认识,又把座右铭改了:先攒朋友再攒钱。
  
  
怎么品一个人

  
  马泰说,交朋友交的是真诚,不能交权和交钱。君子之交淡如水,千万别指望在朋友身上得到什么。我对别人的好儿要永远忘掉,不能一天到晚挂在嘴边;别人对我的好儿要永远记住。只有以这种平常的心对待朋友,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说实在话,这也是北京人的德性。干我们这行有一个标准,对一个人怎么品?真正怎么样的主儿,老觉着自己不怎么样。真正不怎么样的主儿,总觉着自己怎么样。这就难交上朋友了。
  
  马泰从小是在侯喜瑞家长大的,侯老是他干爹,他20多岁唱评剧唱红了,当时马连良、裘盛戎等老前辈见了他常拍肩膀:“您最近怎么样?”他们那么有名,却称20多岁的马泰“您”“您”的。
  
  1966年,马泰在北展剧场演《阮文追》,正化妆,马连良来了。
  
  3月份,马连良先生还穿着棉大衣。马泰赶紧走上去,问道:“您怎么来了?”他笑道:“我来瞧瞧您。”马泰那会儿也就30多岁,马连良这么大的艺术家对他竟如此客气,没一点架子。
  
  1962年,马泰唱《钟离剑》时,有一天,谭富英把马泰叫到家里说,“你有段唱,最后那个唱腔应该挑上去。”
  
  马泰深情地感叹道:“谭先生作为前辈,能当面指出我一个后生的唱腔上的问题,完全是从热爱评剧艺术出发。这才是知心的朋友。”
  
  
别跟自己较劲

  
  人这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有遇到坎儿的时候。
  
  马泰说,碰到不顺心的事,我信奉八个字:努力克服,顺其自然。首先不能一个人生闷气,要尽快自我解脱。
  
  许多烦恼,都是互相攀比产生的,其实是自寻烦恼。老北京人追求一种散淡的心态,这种自找宽心丸儿的做法,可以让人永远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老北京有首太平歌词“劝人方”:闲来没事出趟城西,瞧见了他人骑马我骑驴,回头又瞧见了推小车的汉,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就是老北京人随遇而安的平常心。
  
  马泰对我说道:拿我来说吧,我唱得最红的时候,一晚上演出费才几毛钱,够买俩烧饼一碗杂面的。现在走红的歌星唱首歌就是几万块钱,有的在电视上作一个广告就能拿几十万。如果这么一比,可不就心理上不平衡了吗?再比那些做买卖、开公司的小老板,心理上又觉得自己命不如人。我不这么比,我唱得最红的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那会儿我可以说红遍大江南北,虽然挣得少,但党和人民把各种荣誉全给我了,又当劳模,又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到哪儿都受到人们的尊重。今天已经是市场经济了,讲挣钱了,还是您,那就不讲理了。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人不可能永远年轻,好时候过去了,再怎么化妆,也是一脸褶子了,人要有自知之明,给自己打分,最红的时候是100分,现在已经50分了。您的表再好,走了60年,里头的机器零件都磨损了,它的价值是古董,让人们怀旧时看上一眼。您戴着它“三防”就不灵了,禁不住磕碰了。
  
  所以自己不能跟自己较劲,用北京人话说,不能什么好事都是你的。这么一想,我觉得自己活得挺好。
  
  
淡淡一笑笔墨中

  
  刚打倒“四人帮”时,李苦蝉、李可染、周怀民等16位著名书画家在中山堂搞笔会,在丈二的白纸上,16个人同画一幅画,马泰、谢添也跟着去了。
  
  许麟庐让马泰画兰草,马泰说我哪儿会画兰草呀,画韭菜都不像。后来勉强画了几笔应了应场面。
  
  谢添说咱得学学书法,不能老受挤对。想辙吧。
  
  谢添说我练倒着写,马泰说你练习倒着写,我就练横着写,以后二位果然练出来了。
  
  艺术界称谢添“倒笔成趣”,马泰“妙趣横生”。谢添幽默地说我是“倒行逆施”,马泰是“横行霸道”。
  
  经常有人找马泰题字。有一次,有位朋友让马泰写“难得糊涂”。马泰说我不能给你写,字好看不好看单说,关键是这四个字你挂在墙上也做不到。
  
  那位朋友仍然相求。最后马泰给他写了一首诗:“事事何须太较真,难得糊涂传后人;板桥一语惊天地,悟到真谛超凡尘。”
  
  马泰对朋友常说:人要想得开,别总是给自己吃皱眉饭。遇到什么事儿,闭闭眼就过去了,细想人生就是六个字:别生气,全是戏。戏里有正剧,有喜剧悲剧,也有闹剧。
  
  他跟著名中医关幼波是忘年交。关老89岁了,也算是老北京。老爷子烟酒茶一样儿不少。马泰也如是,关老有一次问马泰,你的心路宽,有什么养生之道?
  
  马泰说:我的养生之道就八个字:没心没肺,胡吃闷睡。
  
  这大概是马泰对“难得糊涂”的另一种注解。不过,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这八个字不失为一剂良方。
  
  
聪明过头假聪明

  
  马泰常跟朋友说一句口头禅: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健康是自己的,其他身外之物都是别人的。
  
  他爱打一个比方:10000这个数,1代表一个人,后边的零再多,1倒了,全等于零。
  
  怎么做到不“走”得早呢?马泰用“二不”、“三乐”、“四无”来做警语。“二不”:不跟自己较真,不跟别人较劲。“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找其乐。“四无”:无病即是福,无债即是富,无求即是贵,无忧即是仙。
  
  他有一次给人写了一首诗:“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适度是聪明,聪明何须太聪明,聪明过头假聪明。”
  
  马泰对记者说,写这首诗的意思是劝人别耍小聪明。别人问我为什么一天到晚总这么乐和?我说国泰民安,我们赶上好时候了,干吗要自寻苦恼呢?别说没事无忧无虑,就是遇上麻烦事,我也照样。自找其乐嘛。
  
  人要想心情愉快,就要做到八个字:与人为善,不算计人。脑子不闲着,总算计别人,能没烦恼吗?东家长西家短,拉舌头扯簸箕:嘿,看门老头的儿子当我们厂长了。卖冰棍的李大妈愣找了个香港大款结婚了。您说您操这份心累不累呀?
  
  这种心操着操着最后就自己心理不平衡了。这不是找病吗?所以,人应该活得坦荡一些,恬淡一些。
   
  (摘自《门脸儿》,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定价:16.80元。社址:北京鼓楼外大街45号,邮编:10001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