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民营企业:不用喂养自下蛋的“野鸡”

2002-09-10 09:32:00 来源:书摘 张春来 我有话说


   我把民营企业比作不用喂养自下蛋的“野鸡”,提了一些关于“野鸡”的奇谈怪论。
  
  
野鸡生长靠环境

  
  原野上的野鸡,只要不撒“六六六粉”、不喷“敌敌畏”,只要不放老鹰追,不用猎枪打,它就能靠草籽、小虫果腹,沐风浴雨,筋骨强健。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是一群下蛋的鸡,而且是一群产蛋率很高的“野鸡”。政府政策宽松、保护扶植是最好的投资。
  
  中国的“野鸡”经历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发展过程。它既有“家鸡”们难以比拟的优势,又有许多自己无法克服的劣势;它充满活力,又极其脆弱,它的兴衰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制定的政策,甚至取决于某一级官员,或者它所处的环境,而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经营。
  
  在改革开放之初,做一只“野鸡”,需要足够的勇气。一个无序的市场可能带来超前的利润,也可能带来灭顶之灾。在一个还没有圈定比赛场地,没有制定好游戏规则的赛场,你既可以任意驰骋,也可能被一通乱打。
  
  十几年来,真正让政府头疼的还是“家鸡”,搭进许多粮食,按时打预防针、灌保健药仍难保死活。而“野鸡”们倒大部分顽强地生存下来,其中还有不少营造起实力强大的“野鸡王国”,由“允许存在”到“鼓励发展”,由“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敞开党的大门,非公有经济人士可以入党,这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变。当然,“野鸡”队伍的日益壮大并不排除个别“野鸡”惨遭淘汰的命运,正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保证了“野鸡”群体的生机,也逐渐改变了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和在社会上的地位。“野鸡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没有安定团结的环境,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死鸡没商量

  
  “蘑菇炖小鸡”,餐桌上常常少不了这道菜。
  
  不下蛋的鸡也养着、喂着,不杀、不吃,日常生活中,没人干这样的傻事,可在经济领域中,我们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有生有死,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也是企业界的必然规律。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8岁,民营企业的寿命只有2.9岁。国外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11~12岁,世界1000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0岁,日本企业能维持30年的还不到5%。数字是枯燥的,现实是残酷的。在“入世”来临之际,我们更应该面对这个现实,更应该尊重这个规律。
  
  该死的死不了,该活的肯定活不好。粮食、鸡舍是有限的,喂着一大群不下蛋的鸡,必然要跟下蛋的鸡争食儿,而且,越不下蛋的鸡越爱捣蛋;资源、资金也是有限的,靠银行输血让一些不死不活的企业继续生产亏损,必然导致有生命力的企业的贫血,而且,越没有效益的企业,越给国家添乱。
  
  早死有早死的好处。不下蛋的鸡,趁肉嫩的时候宰了,还可以炖肉吃,熬汤喝。等老了再宰,白多糟蹋了粮食,肉也蒸不熟、煮不烂了。企业也是这样,设备、人员还可以的时候,还有人接手,还能重新焕发生机,等到烂透了再死,其对社会的危害大于死鸡。
  
  死是必然的,但任何生物都不想死。作为鸡,决定生死的权力,不在主人而在自己,不下蛋了就该挨刀了;作为企业,决定生死的权力不在政府而在市场,没有效益就该关门了。
  
  关在笼子里的鸡,主人得操心受累喂它;撒在野地里的鸡,就甭费心。过去,咱政府就像个吃斋念佛的养鸡老太太,整天忙活着喂鸡,一个都舍不得宰;咱国家就像个慈祥的母亲,对企业手心手背都是娘的心头肉,一个都舍不得丢。结果,喂了一大群只糟蹋粮食不下蛋的废物鸡,养了一大批只浪费资源不出效益的亏损企业。心是好心,但违背了自然规律,违背了经济规律。
  
  经济的繁荣,战略的成功,有时不是靠做什么,而是靠不做什么取得的。这就好比下象棋,制定了“马走日,象走田”的总规则就行了,不要去管谁的输赢。鸡总是要死的,但人并未因此而缺鸡蛋吃;企业总是要死的,但社会不会因此而缺少财富。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面前,一些企业的走向死亡,就是社会肌体的走向新生。
  
  
在虫子面前,鸡鸡平等

  
  在跨世纪的门坎儿和“入世”的门口上,面对着全新的一切,“野鸡们”是否应该愣一下神儿,静下心权衡一下“入世”的利与弊,掂量一下自己的生与死。民营企业的第二次创业中,不能代表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企业大多要被淘汰。
  
  眼疾嘴快,抢抓机遇 从利的方面看,真正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篱笆拆了,夹子撤了,大门开了,田野宽了,虫子多了。“家鸡”、“野鸡”、“洋鸡”,同在一条起跑线上起跑,共在一个地球村里刨食儿。市场经济的最高法则是公平,市场驱动的最大活力是竞争。成也自己,败也自己,成败皆自己;成也市场,败也市场,成败皆市场。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在虫子面前,鸡鸡平等,谁逮着就是谁的。“野鸡们”应该同唱一个调儿: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磨爪丰翼,提升素质 大江东去,成绩成历史;大浪淘沙,“入世”要淘“鸡”。“入世”等于“洋鸡来啦”?没有了政策扶持,没有了条子关照,没有了关系保护,“洋鸡”嘴尖爪利,来势凶猛,那些病“鸡”、懒“鸡”、傻“鸡”、政策“鸡”、泡沫“鸡”、愣头“鸡”,如果不尽快提高素质和能力,恐怕小命难保。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制约了民营企业家自身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如何让财富与境界一起升华?如何保证民营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真正体现先富带后富?这是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只有生存和发展,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提高素质要从思想状态、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全方位树立和落实市场意识。另外,还要因“鸡”制宜,准确定位,讲究策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你到咱地里刨虫,我到你老家刨食,俺一个抢不过你,联起手你就不是个儿了。不是“洋鸡”太厉害,而是我们太废物;不是市场无情,而是我们无能。有了这样的心态,什么样的“鸡”都能对付。
  
  遵守“双规”,避免出局 鸡如果糟蹋庄稼,没有不挨揍的。中国特色的“野鸡”“入世”后,必须遵守“双规”:一是要遵守国际国内的商规,要学习和遵守世贸组织关于开放市场、知识产权与法制、透明政策、对不公平贸易的投诉和上诉等规则,否则,难免要吃亏上当和被淘汰出局;二是要遵守党纪国法。不能挣不义之财,也不能有俩钱就无法无天。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一面旗:小平理论;同喊一个口号: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起来才是道理。
  
  
放大“野鸡”效应

  
  国力的较量在于经济,经济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效益。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野鸡们”,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回报国家,都应该多产金蛋。规模诚可贵,效益价更高,不求大而全,要求强而精,稳中要求进,进中要求好,好中再求快。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玄乎套”,战场以成败论英雄,市场以效益定生死。无论什么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无论什么鸡,能下金蛋就是好鸡!
  
  “野鸡们”最大的责任就是为国家多缴纳税收,为社会多创造财富,为人们多提供就业机会,就是让职工过上一天更比一天强的好日子。
  
  企业是一种物化的感情,这种感情从家庭、家乡推及整个国家、民族。开始,我奋斗的动力是为了让亲人过上好日子,后来,是为了报答父老乡亲,再后来,开始回报社会、回报党的富民政策。留着钱没用,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做几件自己想做的事,也就心安理得了。一百万以下是自己的钱,再多了,就是社会的了。私有到一定程度,重新又形成“公”的意识。从这个角度认识问题,民营企业是可以体现人民共同利益的。
  
  我常常算这样一笔账:如果全国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只真正能够为国家下金蛋的“野鸡”,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局面,将会有一个多大的改观啊。
  
  (摘自《野鸡论》,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9月版,定价:15.00元。社址:北京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邮编:10001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