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信用意识的缺位与变革

2002-09-10 09:32:00 来源:书摘 陈彩虹 我有话说


   信用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活动,也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话题,根植于今天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信用”认同感,就已经表明了信用历史的久远,也表明了信用活动从古至今不曾断裂过的存在。就是在集权制度或高度计划体制最为鼎盛时期,“借东西要还”、“欠债还钱”一类的信用理念仍然顽强地生存于人类社会之中,它们透露了那种制度之下仍然存在着的一些信用行为,尽管它们非常地弱小,弱小到甚至于很多人忽略它们的存在。
  
  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曾试图消灭以回归为前提的价值单方面转移的信用活动。作为新建立的人民共和国,“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是一种经济活动的计划安排和工作目标,更是一种国家经济意识形态境界的追求;作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它们都在国家所有或是集体所有制度的大麾之下,调拨与调剂成为各企业之间最为经常的人力、物力与产品转移方式,“一家人”的概念深深地烙印于各个企业领导者到员工的心目之中,即使计算价值,也不要求有回归考虑的;作为个体的公民和家庭,只有为数很少的消费品被作为商品来看待,有着“私有”的性质,其他东西,甚至于住房都是公有的,它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分配”一词是最准确无误的表达。经济价值的运动完全地服从于一个计划主体的安排,当然不存在交易,也不必要市场,更不会有交易的价格。当我们刚刚走上经济体制改革之道时,在我们的主流意识里,并不存在明晰的信用理念,只有依附于日常不完整信用活动之上的星星点点的观念碎片,顽强地维系着那久已有之的信用准则,并实现着为数寥寥的信用活动。
  
  其实,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们并非“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胜利折实公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建设公债”,都是“内债”;五十年代从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400项技术设备,兴建了156个重点项目,借款高达26亿美元,1972~1977年,又从国外引进设备,利用延期付款方式借了10多亿美元,都是“外债”。这些在中国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债外债的借用,无疑激活了相关国家机构和所涉人员的信用意识,至少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借债以及信用关系的理解。但遗憾的是,当时学界对此的观点与宣传口径都将其作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偶然”所为,且对于“内债”的解释,更多地挂钩于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类的政治度量,“还本付息”的事实过程被政治的宣讲而淡化了它们强烈的信用意识追加效用,声势并不弱小的“内债与外债”活动,没有深刻社会信用意识程度。因此,当我们开始改革时抛出任何取向于信用活动替代非信用活动的改革,都无所例外地遭受到了原有意识形态方面或强或弱的抵抗与不理解。
  
  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真是由这样的信用变革开始的。1979年开始试点的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拨改贷”,试图以此抑制企业的投资冲动,培养企业的资金意识、周转意识和偿还利息意识。虽然“拨改贷”还款来源仍然具有国家资金的基本性质,国家贷款还是由国家偿还,但它在改革的初期,还是大大地促进了社会信用意识的成长,旧的非信用的意识形态有了相当程度的退却。加上1983年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全额由银行贷款,还本付息从一个遥远的世界活生生地来到了企业面前。这样,从国有企业的管理层、计划和财务核算人员,再向全体的员工扩散开来的关于银行贷款?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被称为“资金供应”,不存在任何信用的规定性?的观念里,就增大了“信用”的成分。如此之道一打开,集体的、民营的、个人的企业,信用意识的生成与长大也就顺势入流了。
  
  同时,中国的国债发行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1981年开始再次发行“国库券”类的国债时,其争论是激烈的,而且相当多的观点认为发行国债只能为一时所用,不可长此下去(许毅、陈宝森,1984)。事实的进程是国债一经发行而不可收拾,它已经成为了当今国家财政活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人们开始高度关注和讨论国家信用问题,讨论如此的信用是不是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弃而不用,还是根本就不可不用。到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有任何的怀疑来看待国家发行各种类型的债券了。国债将国家作为债务人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来作用于信用意识。那种在原有观念中人人都是“国家主人”的概念从经济角度上有了彻底性的变化,国家与个人在经济关系上的存在,已经彻底地分离开来,国家不但要对机构“还本付息”,而且还要对个人或家庭“还本付息”了,信用意识被潜在地强烈化了。
  
  1985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张信用卡,它开了中国大陆土地上个人消费信贷之先河。过去,个人或家庭借钱来消费通常是作为特殊情况之下应急所为,且更多地采取亲朋好友相互之间融通方式,并无“还本”再加“付息”之累;一些如“高利贷”类的信用活动,交易双方处于全然不平等地位,借款人实无选择而被迫为之。如今的信用卡消费,特别是其中的透支性消费,则为消费者自愿选择的行为,它将信用活动引入个人日常的生活领域。只不过,1985年那张信用卡连同后面发行的多种银行卡,一般是先存款,后使用,透支的空间极小。随后,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出现,尤其是1999年真正的贷记信用卡发行,用卡消费本身就是透支,就是银行信贷的开始,个人在消费领域中的“信用活动”大为增加,那种个人头脑中存在着的信用意识的碎片,由于信用规模与范围的扩展而得以全面地整合扩大。
  
  1999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个人或家庭生活中从住房、汽车、其他耐用消费品,到旅游、助学、医疗等,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产品大规模推出,大大地普遍化了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至此,信用关系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摘自《经济学的视界》,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3月版,定价:21.00元。社址:北京西城赵登禹路金果胡同8号,邮编:10003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