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次庄严的精神历程

2002-10-10 09:32:00 来源:书摘 丁东 我有话说

两三年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经和一群朋友发起过一套《中学新语文》读本,问世以后,在全国的中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接着,他们又提出了《小学新语文》和《大学新语文》的设想。《小学新语文》已经由浙江的一位教授领衔完成。华东师大的夏中义教授则将《大学新语文》演变为《大学人文读本》的设想。
  
  “人文”和“语文”一字之差,内含却十分不同。语文大体不超出文学和语言学的范围。“人文”却涵盖整个“人何以为人”的问题,比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学科文、史、哲的面还要宽得多。人文读本不能只是单纯的美文荟萃,而是一幅以人为中心的全方位的思想宽银幕。面向整个人文视野的大学课本,此前还从来没有过。
  
  夏中义的设想,得到了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支持。接着,六位高等院校的教师和两名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学者,以民间自由结合的方式,组成编委会。由于是自愿结合,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大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充分争鸣,通力合作。用八个多月的时间,编成了这部书稿。出版社又用三个多月,赶印出来,历时正好一年。
  
  这套书的结构是夏中义提出来的,第一卷人与自我,第二卷人与国家,第三卷人与世界。每卷十章左右,卷与卷之间,章与章之间,形成一个内在的逻辑。编委会赞同这种编排方式,大家共同讨论,确定了大约三十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选文。经过反复筛选,形成了现在的书稿,总篇幅100余万字,选文200余篇,共分28章。先有主题再选文章,比先有文章再分类难度大得多。但这样编选,毕竟有一些特色。
  
  我们选文的作者大致有三类,一是外国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二是已经去世的中国现代思想家和文学家;三是目前正活跃着的中国作家、学者,比重大约各占三分之一。我们通过这种安排,达到经典性、现实性和可读性的平衡。
  
  每章后面都有编委写的旁白。叫旁白而不叫导读,是想表明编委和大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切磋讨论的关系,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不是以即定的结论约束读者的思考。
  
  我在和几位编委一起工作的时候,经常沉浸在一种庄严的感觉中。我们觉得,自己是在为大学生架设一个思想平台,请他们在这个平台上感受人类文明脉搏的跳动;自己又是铺设一条管道,为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一代青年学子之间,进行着精神的沟通。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了。20多年来,中国知识界思考了什么问题﹖总结了什么经验教训﹖从国外引进了哪些有益的思想资源﹖又从我们民族的历史中发现了什么有价值的精神遗产﹖我们都想在这套书中得到相对集中的体现,让它成为一道丰盛的精神套餐,奉献给年轻的朋友。
  
  这项工作刚刚展开的时候,就遇到了“9·11事件”。当时出现了许多大学生幸灾乐祸的现象。虽然,随着事件的进程,许多大学生的看法有所调整,趋向理性。这种第一反应,也让我们这群编委痛感当今中国教育的人文缺失。当今的教育,以及舆论宣传,不乏国家主义的灌输,不乏民族情绪的煽动,但有多少关于人性、人权、人的尊严、生命的可贵的内容﹖有多少关于和平、宽容、非暴力、反恐怖的内容﹖有多少关于民族和解、人类共处,化解仇恨、制止战争的内容﹖答案是让人失望的。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不久的青年学者余杰说:“我们的高等教育没有赋予受教育者以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换言之,我们的高等教育仅仅解决了知识传播的问题,而没有告诉学生如何寻找‘人何以为人’的答案。”余杰说得不错。这件事,增强了我们编好这套书的使命感。
  
  现在,中国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大学教育工具化、实用化的倾向日甚一日。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目的就是获得较好的就业岗位,挤进社会强势阶层。家长供孩子上大学,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但是,回首中国20世纪上半叶,放眼发达国家,那些真正优秀的大学都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所,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灯塔和思想发源地。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应当具有知识分子的情怀,以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为己任。现在的风气,与此正好相反。我们知道,光靠这套书,扭转不了中国大学教育工具化、实用化的倾向,承担不了构筑民族精神灯塔重大的使命。但我们想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表明自己的态度,做出一份努力,多少起一点作用。
  
  我们这个编委会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大家的知识背景集中在文史方面,有许多领域我们是不熟悉的,我们的视野是不到位的,只好边学边干。有的朋友提出,这套人文读本,没有收选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一个缺点。我个人觉得这种批评有道理。由于时间仓促,有些注释不完整,体例上也不够统一,这些都将在第二次印刷时加以改进,使这套书得到提高和完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