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色列:编外核国家

2003-03-10 12:59:00 来源:书摘 陈 辉 我有话说

中东是世界上最不安宁的一块土地,数十年来战事频仍。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取得地区竞争中的优势,这里的一些国家正在悄悄地研制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以色列在这场地区核竞赛中,已经名列前茅。
  
  早在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之初,以色列就开始进行原子能研究,而且基本目的是为军事服务。以色列被阿拉伯国家所包围,同阿拉伯国家的人口比例是1∶28,而且以色列缺乏能源,国内局势极不稳定。基于上述的现实,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就曾指出:“要消除这些不利条件,进行核开发是惟一可以生存下去的道路。”
  
  以色列的原子能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受国防部领导;1966年升格为部,由以色列总理亲自任主席,负责全国原子能研究的计划和管理。以色列其他资源贫乏,但核资源相对丰富,在内格夫沙漠有2.5万吨与磷酸盐矿共生的铀矿。一开始,以色列不具备铀开采和加工能力,主要从法国、南非和阿根廷进口铀。近年来,以色列已经能够从磷酸盐矿中提炼铀,并达到了年产50吨天然铀的能力。
  
  以色列早就开始建立核设施。1957年2月在美国援助下,以色列在里尚齐翁建立了第一座核反应堆。这座反应堆功率8兆瓦,以天然铀为原料,主要用于研究和生产放射性同位素。1959年,以色列又建成纳哈尔索雷克反应堆IRR-1,这是由美国援建的5兆瓦轻水反应堆,它使用美国提供的浓缩铀,生产放射性同位素。
  
  与此同时,以色列与法国建立了核开发的共同研究体制。两国的“亲密关系”从195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在此期间,以色列进口了研究用的核反应堆和用于核燃料再处理的成套设备。以色列同法国举行秘密会谈后签署了合同,在以色列南部的内格夫沙漠的迪莫纳建设用于研究的装机容量为2.5万千瓦的重水反应堆和核燃料再处理成套设备。迪莫纳的重水反应堆在1962年达到临界状态,分离钚的成套设备于1964年完成,并开始运转。
  
  迪莫纳的内格夫原子能研究中心还有生产研究设施,这些生产研究设施由1号到10号等9座建筑物(没有7号建筑物)组成:1号设施是圆形的核反应堆建筑物;2号设施是武器零部件加工设备;3号设施是化学成套设备,生产氢弹材料和天然铀的核反应堆燃料棒;4号设施是处理从2号设施排放出的放射性废液的废液处理成套设备;5号设施是天然铀燃料棒的铝包覆工厂;6号设施是水电等服务设施;8号设施是试验、检查以及程序开发研究设施;9号设施是铀浓缩成套设备;10号设施是反坦克用贫铀金属生产工厂。
  
  其中最重要而且机密程度最高的是2号设施。它表面上看是一座建筑粗糙的无窗的建筑物,两层楼高,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好像是个仓库。惟一显得古怪的是这座建筑物的墙壁特别厚,而且屋顶还有电梯塔。就是这座混凝土建筑物,逃过了美国的间谍卫星和美国检查人员敏锐的眼睛。每当美国专家来视察时,电梯入口都用砖封住,进行伪装。而乘电梯进入地下,是庞大的钚生产车间。这里每年生产40公斤钚。这些制造核武器的原料装进专门的运送车内,由宪兵装甲车在前后左右进行保护,运到海法北面的武器开发公司,在那里的弹头组装工厂进行组装。
  
  此外,位于特拉维夫地下和内格夫沙漠边缘的内瓦提姆空军基地还有地下核武器指挥控制中心;在海法市郊有国家武器研制组织第20分部,专门设计安装核弹头;位于海法附近的48分部则负责弹道导弹研制。
  
  虽然,以色列的核设施规模不大,但五脏俱全,可以独立解决核燃料问题,并提取武器级的浓缩铀和钚,已经具备有限的核武器生产能力。1974年以来,国际上有许多报道称,以色列是第6个核国家。美国中央情报局1978年发表的一份备忘录也认为以色列1974年就拥有了核武器。1986年6月,一名曾在以色列迪莫纳研究中心工作了近10年的技术人员瓦努努叛逃,他携带的两个胶卷把以色列的核机密暴露在世人面前,在世界上引起轰动,至此人们相信以色列的地下核武器工厂已经运行了20年,长期生产武器级钚,80年代开始生产氘、氚和锂等热核材料。
  
  1982年联合国的报告指出,迪莫纳反应堆IRR-2有年产8~10公斤纯度为70%的钚239的能力,从开始运行到70年代末,估计已积累有100公斤左右的钚,可制造10~15枚核弹头。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1996年调查,以色列在1995年底至少已生产了330到580公斤钚。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1990~1991年估计,以色列已有100枚核弹头。1990年,以色列研究人员证实以色列年产核武器4~5枚,到1990年已拥有100枚。1994年法新社报道,以色列有200枚核弹头,超过英国的192枚。不仅如此,人们都相信,以色列已拥有氢弹。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以色列是“第6个核大国”。既然以色列能在不搞任何核试验的情况下进行与5个核国家相同的核开发,以色列的核开发技术特别是模拟技术或许比5个核大国更加先进。
  
  1979年,美国间谍卫星在印度洋爱德华王子岛上空侦察到一次奇异的闪光,美国一直怀疑这是一次核爆炸。这个谜直到18年后才解开。1997年,南非政府承认,那次闪光是南非与以色列合作进行的核试验,使用的氚由以色列提供。还有报道说,南非至少向以色列出售了550吨天然铀。
  
  迪莫纳的保安、警戒、防御工作非常严密,防空警戒由导弹和自动对空武器守卫。这是因为一旦泄露天机,以色列全部核设施将在联合国监督下销毁,并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所以以色列从一开始就对迪莫纳核基地进行严格保密,整个中心被高压电网团团围住,直升机在空中日夜巡逻,电网内的沙土地用拖拉机耙平,即使老鼠溜进去留下的脚印,也逃不过巡逻队的眼睛。在附近的高地上,还设有观察哨,任何车辆、人员未经许可,根本无法靠近一步。内部的保密措施也十分严格,工作人员互相之间不知道都在干些什么。中心的上空被列为军事禁区,防空导弹部队可以不经请示,击落闯入的任何飞行器。1967年6月1日,1名以色列空军飞行员中途迷失方向,误入迪莫纳上空,其驾驶的“幻影”-3战斗机立即被击落。1973年1架利比亚的波音707客机误入迪莫纳上空,也被以色列防空部队击落,造成108人死亡。
  
  以色列最机密的核弹基地位于雷霍沃特的泰勒诺夫空军基地的核武器地堡和隐藏在扎哈里亚城(希伯来语的意思是“上帝记得复仇”)以西的犹地亚丘陵导弹发射控制地堡,上述地堡拥有70枚随时待命状态的核弹头,由F-16战斗机组成投掷核弹的“黑色中队”,在地下机场内保持24小时戒备状态。另外,同样重要的核弹头储存地堡位于提罗什村附近,在特拉维夫一耶路撒冷铁路和以色列南北向干线公路之一的交叉点以南302路线上,在危急时刻,能够在5分钟内与运载系统紧密配合在一起并分散开来。
  
  以色列在研制核武器的同时,还发展了多种核武器运载工具。其主要手段是飞机和导弹。以色列拥有的几种主力战机都具有投掷核武器的能力。“幼狮”战斗机航程2400公里,可以携带千吨级核弹,F-15和F-16也能够携带核弹。
  
  装载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有“杰里科1号”和“杰里科2号”。“杰里科1号”是短程弹道导弹,其原型是法国达索公司的“MD600”,它是利用引进技术和国产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战区导弹,全长10米,直径1米,射程500公里,弹头重量500公斤,导弹自身重量为4.5吨,火箭是二级固体燃料火箭;“杰里科2号”是以色列80年代研制的中程弹道导弹,全长12米,直径1.2米,射程1500公里,可以覆盖周边10余个阿拉伯国家,弹头重量1吨,发射重量6.5吨,火箭是二级固体燃料火箭。该导弹的雷达区域制导系统能够快速地重新输入目标数据,制导编程系统可以在作战的最后时刻对导弹进行编程,以确定到底打击人口中心还是军事设施,以及弹头是在空中爆炸还是坠地后爆炸。弹体内的记忆芯片储存有多个目标图像信息,因此杰里科弹道导弹可以打击多个目标。
  
  据称,“杰里科1号”和“杰里科2号”各有50枚已进入实战配备,在耶路撒冷以东约20公里约旦山麓的横向坑道内枕戈待旦。据说,发射时除了长16米、宽4米、高3米的移动发射架之外,电源车、发射控制车和通信车也随同前往,位置安排好以后,在数分钟之内就可以发射。据《简氏世界空军年鉴》报道,以色列设立了3个杰里科导弹大队,每个导弹大队都拥有21座收容杰里科导弹发射架的收容仓。
  
  以色列建国后,一直奉行对外扩张政策。这种扩张政策使以色列时刻感到不“安全”,惟恐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收复失地,甚至干脆将以色列从中东政治地图上抹去。为了给自己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以色列就特别乞灵于核武器这一威慑“王牌”。
  
  但是,在公开场合,为了不过分刺激阿拉伯国家,以色列总是宣传其核设施纯属和平目的,一直否认正在研制生产核武器。1963年以色列声明,“不首先向中东地区引进核武器”,但不久就引申为“以色列不首先向中东地区引进核武器,但也不会落后”。1973年以色列宣布它能够制造核武器,只是没有这种意图。1974年以色列总统又说:“以色列一直想拥有发展核武器的潜力,现在,以色列已拥有这种潜力,以色列将使用其拥有的一切手段来保卫自己。”实际上,此时以色列已经组装成第一枚核弹。1973年“十月战争”中,以色列内阁通过了危机时使用核武器的决议,并紧急组装了13枚核弹。1984年,以色列国防部长暗示以色列有核武装,“如果阿拉伯国家敢于对以色列使用生化武器,它将用百倍威力的武器加以报复”。
  
  1986年,知晓内幕的以色列核专家莫迪凯·瓦努努出逃英国,向《星期日泰晤士报》泄露了以色列的核机密,结果摩萨德特工把他秘密抓回国内受审,判处18年徒刑,至今还被关在狱中。流亡英国的以色列人阿夫纳·科亨于1998年10月出版的《以色列与炸弹》一书中披露,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之际,以色列为了防止失败,临时拼装出原始但又可用的原子弹,安装在杰里科导弹上,当时就有不少军方人士要求部署这种武器以“威慑阿拉伯人”,但总理艾什科尔害怕国际制裁而否决了这项建议。
  
  因此,以色列宣称不发展核武器是假,而不让阿拉伯国家拥有核能力,以色列自己积极制造核武器,保持战略优势,才是其核战略的本质。为确保发展核武器的自由,以色列拒绝加入1968年制定的、有130个国家参加的禁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在1995年4月召开的“延长核不扩散条约”会议上,以色列仍然拒绝在该条约上签字。
  
  与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相比,以色列的核力量是保卫其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筹码”。当然,以色列不会轻易使用核武器,因为这不仅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而且,将使以色列面临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的巨大压力,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但以色列的核武器也决不是花瓶、摆设,如果真的面临事关以色列生死存亡的危险,谁也不能保证核武器不会成为一种最后的选择。
  
  (摘自《沙漠之鹰——以色列军事力量素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15.00元。社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邮编:20006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