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长者如斯——怀念张光年

2003-04-10 00:00:00 来源:书摘 叶文玲 我有话说

2002年新年伊始,因一项难以推脱的邀约,我再度去了西安。
  
  从西安回来须经洛阳,洛阳却是我必驻的地方。
  
  洛阳有我的兄长叶鹏。鹏兄所在之地,是我生命的驿站。在他那儿逗留,一向都是无庸言说的。自从别离中原、自从鹏兄近年屡屡为疾患所累、几度在医生的手术刀下脱险挣出“鬼门关”后,每次兄妹聚首,我心底无时不涌起一种分外珍惜的情绪。此中感伤的成分,又是只能在心底默想而不愿说出口的。人生苦短也苦忙,一霎眼,鹏兄已是霜发满头六十过七的人了,而我自己也在蹉跎中迎来了“本命”的“马年”。
  
  鹏兄却比我乐观,在很多事上。为我这突如其来的走访,为我仍是只能小住几日,他乐颠颠地张罗我在洛阳的“日程”。没承想,他安排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陪我去小浪底看黄河。
  
  到小浪底看黄河﹖虽是暖冬,邙山毕竟寒风料峭呵。
  
  终于还是兴致勃勃地去了,毕竟是去看黄河,毕竟是去看如今名声在外的小浪底啊?
  
  几十年来,小浪底工程几上几下,而今终于在世人面前凸现了它雄伟的姿颜。关于它在几十年中的风霜雨雪,我这个已成“外来客”的人,当然难以记得条缕分明,倒是有关它的逸事趣闻,成了我一路听闻的非常开心的笑料。
  
  还想说的是,我毕竟做过二十多年河南人,对流淌中原大地的黄河,自有一种厮缠不去的情结。每当我站在她的身边,亲亲近近地看着阔别多年的她、近近亲亲地体会她的狂野豪放的气势时,那种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战栗,就会霎时传遍全身。哦,黄河,风啸马嘶、天水奔来、浊浪滔天……长驻我梦中、永存我心中的黄河呵!
  
  可今天,奇了?高天风和日丽,四周安宁静谧,被无数年期盼、被数不尽血汗改造后的黄河小浪底河段,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模样:宽宽大河,竟如清亮温柔的江南湖海袅娜悠悠?
  
  我惊诧不已了:黄河原来也有这样一副安宁清亮的形态?黄河果然也有这样一副温柔宽厚的慈父神态!
  
  鹏兄的学生租来了一条小游船,寒风料峭的冬日,这一天好像就是我们这条绝无仅有的小船,在慢慢地“悠”。
  
  于是,慢慢“悠”在小浪底的河段上,我突然想起了光年老师。
  
  以往也常常忆及光年老师,但是,从没有像这次这样——温婉绵长一幕幕地想起他,而且,是在如慈父般的黄河,在他安详宽厚的胸膛——小浪底上。
  
  那一日,断断不是预感了什么,而仅仅是因为当时的微微惆怅——不久前,在京参加第六次全国作代会,会上意外地没有见到光年老师,原曾想过要去探访,只是会中匆忙和一时不便,竟未成行,听说他身体尚好,便大意地疏忽了。
  
  没有预感,只有回忆,漫漫水路六十里,我翻来覆去对兄长叶鹏再次叙说起光年老师,虽然,很多内容他早已知晓并和我同样稔熟,可是,我还是忍不住要说。
  
  首先是对光年老师的尊敬和思念,鹏兄和我如出一辙;思念往往更能触景生情:因为,名字能与这条伟大的河流联在一起的,只有他们——光未然与冼星海。
  
  我顿时忆起这两个名字对我的最早启蒙,五十多年前的往事联翩来至心头。
  
  五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
  
  我真切地记得:我的班主任老师,曾拿着用毛边纸抄写的歌本,以她特有的沙嗓子,在宿舍里小声哼唱着几首我以往从未听过的歌;我真切地记得的,还有老师在哼唱时那副令我惊异的时而庄严时而哀怨的神情。当时的我,当然不明白老师低声而执著的哼唱、她的不同往常的神情,全跟她的另一个身份有关:那时的她,是个地下党。
  
  因为太小,我忘了而后发生的许多事,许多事其实也与那些歌有关;但我记得的是,那歌本上赫然写着五个字:《黄河大合唱》;老师除了翻来覆去唱着其中一支“黄水奔流向东方”外,后来好像还唱了什么《山那边呀好地方》……当我指着那歌本上的两个名字:“冼星海”、“光未然”问是什么人时,老师神秘地抿嘴一笑,并没有认真解释。
  
  当然是因为当时的我,毕竟太小。当时的我,只记得老师压着沙嗓子照着《黄河大合唱》唱出的一只只歌,特别好听;还记得老师一唱到“黄河”,就泪花闪烁,神情也有点肃然。这时的我,才第一次明白了黄河是条很大很大的河,黄河在很远很远的北方……
  
  很远很远的黄河,奔腾咆哮,河流万里长;奔腾咆哮的黄河,还伴随着无数苦难……渐渐地明白这一切,是当了初中生时。初中的语文、历史和地理课本中,黄河是必然被提及的一条伟大河流;而《黄河大合唱》和“黄水奔流向东方”后来也成了我们在初中文娱活动中必然被排练的文娱节目。于是,在渐渐明白有关黄河和《黄河大合唱》时,光未然这一名字,伴随着庄严、神圣;伴随着如同眺望天上星宿般的尊仰,走进了我的心底。
  
  在叙说这些近乎琐屑的往事时,我不能不略去岁月的许多过程。无法略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