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被历史照片无与伦比的说服力所震撼

2003-04-10 00:00:00 来源:书摘 唐师曾 我有话说

马格南图片是天下第一的摄影团体。不久前书市上流行的各类《X镜头》类图书中令人瞠目结舌的伟大照片,大多出自马格南之手。
  
  我崇拜踩上地雷还要再按一下快门的卡帕已经持续了20年,他促使我告别狭隘、满足的温馨生活,从胸怀祖国到放眼世界,还侥幸经历了海湾战争。我把自己奇特的爱好归于卡帕附体,心安理得地享受他的福荫。一直到现在,我还把我的电子信箱命名为:capa@sohu.com用以保持我和卡帕的血肉联系,缅怀冥冥中的英灵。
  
  20年前我在北大并不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学生,尽管为应付考试不得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往图书馆跑,但“其东走名者同,其所以东走者异也”。我喜欢的不是课本而是画册,我被历史照片无与伦比的说服力所震撼,由此对课本中各种令人费解的阐述发生怀疑。在众多惊心动魄的照片的右下角,总有一行细小的黑字:Robert Capa(罗伯特·卡帕),这就是勇敢的作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好莱坞影星英格丽·褒曼的自传中又看到这个名字,褒曼把这位与她有浪漫恋情的卡帕描写成“有趣的、穿军装拍照片的人”。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我终于在支离破碎的旧书堆中找到了卡帕的身世。这位游侠原是匈牙利人,真名安德烈,18岁入柏林大学政治系,纳粹上台后远走巴黎,靠卖照片为生。但时运不济,尽管拼命工作,收入却勉强糊口。尴尬间半空中掉下小妞儿塔罗,甘心情愿要给流浪汉做搭档。塔罗人小鬼大,自称是子虚乌有的“美国摄影大师罗伯特·卡帕”的经纪人,而她穷困潦倒的男朋友自然成了卡帕的暗房工。少年伉俪狼狈为奸,照片以超过市价几倍的价格抛售出去。
  
  1936年,苏联肃反成功,宣布进入社会主义。被列宁称作“惟一能在三个月组织一支强大红军”、与列宁并肩站在铁甲列车上的托洛茨基成了革命的敌人。斯大林“以革命的名义”抹去托洛茨基所有形象,社会主义苏联开辟了用暗房技术随意更改历史照片的先列。托洛茨基从革命副统帅到流亡政客,周游列国自然成为国际传媒的焦点。可托洛茨基像讨厌拔牙一样憎恨摄影,每逢公开讲演,必将所有拍照者逐出圈外。为此著名的《VU》杂志总编重金悬赏天下勇夫,并亲自前往讲演现场哥本哈根大学督战。讲演即将结束,被缴了械的摄影记者们徒恨杀龙有技,拍照无门。就在这时,身穿破夹克、肩扛工具箱的安德烈钻了进来,装模作样拆开了一段水管……当夜,小妞儿塔罗一个电话打给《VU》总编:“老总,卡帕先生已经独家拍得托洛茨基……”电话那头的《VU》老总一跃而起:“嗨,小妞儿!快让那个脏兮兮的小伙子来我这里!”
  
  脏兮兮的小伙子从此改名卡帕,以一幅《战士之死》开始战地记者生涯。小妞儿塔罗死于战火,卡帕出版了《西班牙内战》,扉页上赫然一行黑字:“献给塔罗,她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并永远留在了那里。”以后卡帕到中国采访台儿庄大战,还是300万盟军中最先在诺曼底登陆的一员。
  
  1954年,德高望重的卡帕在越南踏响地雷,就在他的躯体被撕成碎片之际,还本能按下快门,拍下《卡帕眼中的最后世界》。卡帕只活了40岁,短暂一生中参加了五次战争,他生来一文不名,死时两袖清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伯格说:“罗伯特·卡帕不仅留下了一部战争编年史,更留下一种精神。”
  
  马格南是世界上第一个新闻摄影师的独立组织,加入者的先决条件是“关心人类”。他们把人类和人类生活的环境作为拍摄对象,兢兢业业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作为真正的国际团体,马格南对世界各地的摄影师一视同仁,不论国籍、种族、性别、年龄、贫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马格南持续关注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等热点问题,不仅建立起新闻摄影的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完善新闻摄影的职业道德,还把关心人的原则扩展到世界各地。
  
  现实中的马格南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信息发布人,远在电视发明之前马格南就把世界各地的战争、瘟疫、动荡和其他影像传遍千家万户。作为历史前沿的守护神,马格南屡屡能在第一时间抵达第一现场,主要归功于马格南成员的杰出素质。这帮受过良好教育、对国际事务有独特看法、勇敢诚实的“摄影动物”,由于时刻关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所以能感受到社会呼吸的脉搏,预知世界将要发生什么。由于马格南记者深入社会阶层,与人民联系密切,往往还能成为弱者的代言人。即使在电视泛滥的今天,马格南已不再是第一传播者,但其一流的照片不仅提供娱乐、知识,偶尔还让冷酷的世界大吃一惊——里根被刺的照片就是马格南记者萨尔加多拍摄的。
  
  马格南照片平易近人、简单易懂,欣赏马格南照片不能单纯从中国人习惯的技术、美学角度出发,而应着眼人类共同的哲学价值,具有地球居民的世界情怀。由于比普通照片投入了更多的智慧、胆量、时间和金钱,马格南照片往往勇敢而平易近人,显得功底深厚老谋深算。这不仅归功于马格南摄影师的敏锐眼光,更基于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使平凡的摄影者背后积聚着强大的潜在力量。
  
  《世界的眼睛》是马格南图片社的传记,通过讲述马格南摄影师的传奇故事,以特殊的视角观察世界。本书的作者卢塞尔·米勒,是一名和马格南一起工作过的职业记者,与马格南有丰富的合作经验。
  
  本书在讲述马格南著名摄影师故事的同时,详细描绘那个时代的历史脉络,以及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马格南组织。我们可以通过马格南摄影师的眼睛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各种危机,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
  
  (摘自《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与马格南摄影师》,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7月版,定价:28.00元。社址:北京东单红星胡同61号,邮编:10000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