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因斯坦成为世界性人物那一刻

2003-04-10 00:00:00 来源:书摘 A·派斯 我有话说

1919年11月7日的伦敦《泰晤士报》上有一篇文章,其开头处做了如下的描述:
  
  科学中的革命 新的宇宙理论
  
  牛顿的概念被推翻
  
  昨天下午在皇家学会的房子里,在皇家学会和天文学会的一次联席会议上,讨论了英国观测者对5月29日日全食的观测结果。
  
  一个希望曾经在科学界引起了所能引起的最大兴趣,这个希望就是,关于一个基本的物理问题的不同理论将要受到检验。出席会议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很多。人们普遍认为,观测结果决定性地证实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预言,而且皇家学会的主席宣称这是发现了被预言存在的海王星以来最惊人的科学事件。

  
  我必须指出这种有说服力的宣称的科学背景。经过多年的努力,爱因斯坦终于完成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并于1915年11月间发表了它。这种至今仍被看成20世纪科学高峰之一的新理论,推广了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并引出了一些和牛顿的预言不同的预言。对于现在的目的来说,只挑出单独一种新结果来谈谈也就够了。按照旧理论,当从遥远星体来的光掠过太阳的边沿时会偏转一个大约为0?85秒的角度(这不是牛顿本人得到的结果),而广义相对论却预言了一个1.7秒的角度——牛顿值的两倍。这种翻倍的结果使一位早已确立的巨人和一个年轻的正在显身的巨人发生了矛盾。因此,实验的决定就构成思想史的一个高潮时刻。
  
  探测光的微小弯曲的一个决定性的实验条件就是要在日全食时进行观测;那时掩盖弯曲晨光的强烈的直射太阳光被月球所遮挡——这就是《泰晤士报》谈到“(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结果”的原因;这种结果强有力地表明了爱因斯坦的预言事实上是一个正确的预言。
  
  第二天,1919年11月8日,伦敦《泰晤士报》用一篇题为《科学中的革命/爱因斯坦对牛顿》的文章继续进行了他们的报道:“这个课题昨天成了下议院中活跃谈论的主题。皇家学会会员、议员、剑桥大学的约塞夫·拉摩尔爵士说道,他曾经被许多问询所包围,例如牛顿是否已被打倒,剑桥是否已经‘完蛋’之类。”11月9日,问题第一次在一份荷兰报纸上被讨论。德国报纸于11月23日捡起了这个话题。
  
  最重要的是发生在《纽约时报》上的情况。这家报纸的宝贵索引表明,直到1919年11月之前,根本没有关于爱因斯坦的任何报道。但是从那时开始直到他逝世,没有一年他的名字不曾出现在现在的该报栏目中。
  
  这是从11月9日开始的。那天发表了一篇有多行标题的文章。
  
  天上的光线都是弯曲的
  科学界人士或多或少激动地盼望日食观测结果
  爱因斯坦理论获胜
  星体并不在它似乎存在或被算定存在的地方,但是谁也用不着担心
  一本给12位智者读的书
  世界上没人能够理解它,当他的大胆出版商接受此书时爱因斯坦如是说

  
  11月16日这一天,哥伦比亚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查尔斯·蒲尔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过去这些年来,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动荡状态,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肉体上都是如此。很可能,这种动荡的肉体方面,战争、罢工、布尔什维克的崛起,事实上是某种世界范围的埋藏得更深的动乱的一些可见的目标……同样的动荡精神也侵入到了科学领域之中……”
  
  我关于爱因斯坦受到大众崇拜的原因的看法,曾经因他本人所表示的意见而加深。就我所知这种意见他只表示过一次,那是在1921年接受一家荷兰报纸的采访时:
  
  这会不会给我一种荒唐的印象呢﹖这里那里,拥挤的人群因为我的理论而如此激动,而那些理论他们是一个字也不懂的。我认为这看起来很好玩也很有趣。我确信,正是由于不懂而感到神秘,才使他们这样起劲……这给他们造成了印象,具有神秘的色彩和诱惑力……于是人们就满怀热情而激动起来。
  
  而且对这种神秘性的坚持从来不曾减退。例如,1928年,《纽约时报》上写道:“这是对相对论的一种少有的说明,即不必提醒读者,这里和这里和这里,他最好不要试图去弄懂。”
  
  (摘自《百年激荡:记录世界100年的图文精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定价:42.00元。社址:上海市国权路579号,邮编:20043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