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目光

2003-05-10 09:55:00 来源:书摘 詹克明 我有话说

近日忽得奇语,发现:“目光”作为一种特殊的“光”似乎也具有各种物理光学特征。沿此思路越想越顺,特铺纸捉笔罗列如下。
  
  目光能聚集。过着正常生活的人们,他们的目光应该是分散的。像物体上漫反射的自然光一样,人们的视线也应当是散漫的。若是生活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有序地聚焦于一点那准是出事了。一个健康的、有理性的社会,人们的目光应该分散在各自所关心的事业领域中,散落在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各自的亲爱者身上。尽量少制造些全社会性目光关注的焦点,这才是正常安定的生活。
  
  目光有投射。物本无影,影乃光之所为。“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就是这个道理。与自然界的光一样,目光大概也是直线传播的。当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同一个方向(如正面)投向某个人时,这个人必定成为一个迎合某种潮流的“耀眼人物”。但是他的身后也必定留下一片阴影——视觉上的盲区。若大家的目光能够分散开,把他当作我们中的一员,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到他的不同侧面,使他的前后左右上下都允许有目光,他也就消除了这种阴影,成为一个生活在自然光下的凡人。尽量少拿强聚光灯照人吧,这对谁都不好受。
  
  艺术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懂得如何引导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最想表现的地方。为此罗丹敲掉了巴尔扎克塑像那双极为优美的手。辅佐那些总想独揽目光的人可要格外小心。他只希望你生活在他的阴影中。当你把目光过多地吸引到自己身上成为巴尔扎克那双手时,你就快要被敲掉了。
  
  目光有光压。早在1901年尼柯尔斯(Nicols)就已用实验证明了光有压力。同样,目光也有压力。一个人若总是处在众目睽睽的目光压力之下生活必定活得很不自在。倘若再是个名人又无法避开四面八方强大的目光压力,他就很难以一种轻松平和的心境去思考、去创造,去过那种不必设防的、自主自由的舒心日子。当然,若是完全没有目光投向你,或是目光一瞥到你就立即躲开也不是好事。如同声音,噪音太强、高达百分贝以上固然不好,但一丁点儿声音也没有,如同宇宙空间的“绝对寂静”,人也受不了。
  
  目光有颜色。正如只有自然光(白光)才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面貌一样,用任何有色目光去观察都会偏离真实的客观世界,故一个人要尽可能使自己的目光接近“白光”。实际上,每个人的目光都可能带有自己特定的颜色,这不足为怪,也许这正是他的风格所在。但是所有人的目光之总合,必定会是接近白色的自然光。为此,要相信人民大众眼光的准确性。因为白光本身就是由七彩颜色的光合成的。而且要的就是这种大家都具有自己不同色彩的目光,缺了哪种颜色,合成出来的都不是自然光。有意地排斥某种颜色的光,其结果也必然会使自己偏离了自然光的品位。当社会只推行一种统一颜色的目光时,它必然是畸形的。我们“文革”时就出现过到处是“红海洋”,“全国山河一片红”,十足一个红色目光的变形世界。如果再强制到全社会只许用一种颜色的目光,从同一个立足点、向同一个方向、看同一个目标视点,那么这个世界就接近疯狂了。法西斯偏执狂希特勒就这么干过。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特殊目光,它太超前了,以至于超出了同时代人目光的可见范围,如同紫外光与红外线一样不为常人所见。这种独具慧眼的目光往往为当代人所不相容,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悲惨地熄灭了。但历史和科学史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对后代人是宝贵的、可以引为骄傲的超智慧极品。
  
  目光有温度。从事摄影工作的人都知道光有色温。如日光(5200°K)与灯光(3200°K)就有不同的色温。目光更是有冷暖之别。有的目光冷峻得令人背寒,有的目光则温暖得让人感到柔和亲切。人们目光的温度分布与整个社会状态密切相关。人们不会忘记那些发了疯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充斥了那么多冷酷无情、令人冰寒彻骨的目光。那时温暖无邪的目光该是多么的宝贵。也许一束温柔的信任目光就能救活一条人命。而促使无辜受害者最后下决心走上绝路的往往正是自己亲人好友射出的那绝情的冰冷目光。让人绝望的目光足以致命!
  
  目光有衍射。若从极小的狭缝中看人,你只会看到伴有竖直条纹的失真人像。物理学家把这称为“衍射现象”。老百姓则说得更加率直利落:“别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目光有深浅。光有不同的透射率。不同人的目光也有不同的穿透深度,有的深邃,有的浅薄。有的人可以洞察一切、入木三分,而有的人只能浮光掠影、鼠目寸光。当目光与大脑相结合时就成为“见识”,这是一种独特的、能够“一眼看穿的能力”,也可称之为“洞察力”,或是“眼光”。它虽然与后天经验有关,但仍不失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天分。
  
  目光有视角高低。如同光有不同的入射角,目光也有不同的视角。以低视点、高仰角(跪在地上)看人会备觉其伟岸。若从高视点、低俯角朝下看人又会觉得其矮小。想要真实地看一个人必须与他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近距离平视。而地位平等则是平视的前提。
  
  目光视距有远近。远看可得全貌但不谙细节。近视虽纤毫可见又难觅全豹。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完全符合哥本哈根学派的互补性哲学原理。苏轼有“不识庐山”之叹,概因其目光过近也。故观察事物之目光需远观近视两相结合,使宏观微观和谐互补方为两全之目光。
  
  目光有虚假。不要总相信“眼见为实”。沙漠中的光学现象——海市蜃楼曾使多少干渴者的憧憬破灭。然而当社会人情“沙漠化”时产生的“海市蜃楼”比之还要可怕与频繁得多。如虚假的广告,连裆的欺骗,诱人的许愿,天花乱坠的吹嘘,有选择地掩盖一部分只让你看另一部分……这些都是在营造五花八门的海市蜃楼,为的是欺骗你的目光。保持你冷静的目光,气定神安地多观察一些时间,虚假的海市蜃楼总不会持久的。
  
  此外,也许还有目光之折射、反射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目光的褊狭……不一而足。
  
  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目光的颜色表征了一个人的信仰与观点,而它与自然光的偏离程度则衡量着他的阅世是否成熟。目光的视野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胸怀。目光的温度流露出一个人的情感。目光的光压显示了一个人的勇气、决心与意志。一束怯懦的目光,光压几乎接近于零。目光的高低常与一个人地位的尊卑相联系。目光的深浅则透着一个人的睿智、聪慧与文化修养。而目光的真伪完全是一个人是否诚实的标志。
  
  目光还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气质。如他的人格品位,机智程度,灵气天分,城府心机,阅历深浅,胸襟气度,风范操守,文化素养,行业习惯……从一个人的目光里,你可以读出他的心灵,看到他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怪不得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过,眼睛确实是一个人最有神韵的地方。
  
  有的人相信名片上的官衔,有的人则以衣冠取人(甚至妄言,服装是一个人的“第二名片”)。实际上都不甚可靠,特别是当前,这两者都是最容易伪造的。而一个人的目光才是高度“防伪”的。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但却难以改变他的目光。也许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如间谍)才有本领控制与伪饰自己的目光。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当年曹操接见匈奴使臣,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特叫崔季?代他充当大王角色,自己则握刀立旁充作侍从。事后有人问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臣回答说,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但是座旁那位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足见目光在识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善良的人们,要把握住自己的目光,去判别真,发现美,择良善,并发出自己纯净善良的目光。我们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各种光照之下,同时也生活在社会的众人目光之中。这个世界若是更多些真、善、美的目光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宜人居。因为,每一对温馨的眸子后面都牵连着一颗善良友爱之心。
  
  (摘自《2002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03年1月版,定价:39.00元。社址: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邮编:51017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