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养老金:你开始准备了吗?

2003-08-10 11:36:00 来源:书摘 朱晓飞 柳苏洋 佟琳 我有话说

社会在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许你现在是一个收入很高的白领,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你想过没有,当一生中的黄金岁月过去,步入夕阳般的老年时,是否还能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平,安亭幸福生活?将来退休后,自己能领多少退休金,这些退休金够不够花?没有幸福的晚年就谈不上成功的人生,如果在人生的颠峰期不为自己的晚年生活考虑,这样的人生总是缺乏保障。
  
  

养老不能靠社保

  
  对一个过着幸福晚年生活的老年人而言,每月的主要开销包括吃穿和交通等日常开支,以及“享乐费用”,比如用于听音乐、旅游等,这就需要没有稳定工作收入的晚年也能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这笔资金从何而来呢?
  
  由于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可以预计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不断减少。这会导致社会能够提供的养老财务支援能力下降,但支取退休金的人员比例却逐年上升。就以现在的情况看,像北京、上海、广州的普通白领,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好一点的达到5000元乃至更高,但一般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不过一两千元,少的只有数百元。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十年中,退休人员依靠社会保障系统实现丰足的晚年生活是不现实的。可以推算,按现行的养老保险政策,社会保障体系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般来说提供的退休金基本上只能达到退休前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对高收入人群这个比例只会更少。
  
  个人的退休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即上年度该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20%;另一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包括个人每月缴纳的养老金、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金划转到个人账户部分和滚存的利息。等到职工退休后,个人账户储蓄额除以120就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发放额,加上基础养老金就构成了退休金。基础养老金是和职工的平均工资有关的,对现在的年轻白领来说,社会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其收入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到其退休前,收入达到高峰,自身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将会更大,那么基础养老金最多相当于其退休前收入的5%。
  
  而在个人账户方面,进入职工个人养老账户的保险缴费为月收入的11%,缴费年数越多,账户中的资金也越多。但对于高收入者,缴费基数不能超过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除了个人和企业的缴费外,账户中的资金也会计算利息。个人账户中的利息是按银行1年期存款利率计算的,即使今后几十年不可能总保持现在的低水平,达到平均利率4%,由于缴纳的数额低,到退休时,每月能支付的也不过是退休前工资收入的10%—30%,而且收入越高,相应的养老金比例越低。两部分养老金相加,显然不够退休后生活所需。此外,由于社会价值系统的变化,加上计划生育的影响,未来的一对夫妇可能要照顾四位老人,子女将不再能够成为来来养老的依托。这样,传统的依靠社会和依靠子女来实现养老的格局将会改变,惟有依靠自己来获得满意的晚年生活。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国情演变,现在没有退休的年轻人,如果自己不开始未雨绸缪积极筹备养老金,要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可能真不容易。
  
  
退休后收入四种组合

  
  既然靠社保和子女都难以保证幸福的晚年,那么就有必要为自己补充养老金。总的来说,退休后一般很少再有大笔的开支,日常生活费也会较退休前少,因此补充养老金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形式,源源不断供给。从国外经验看,退休后的生活费来源大致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靠退休前的高额积蓄和投资收益来补充社会基本养老金,安度幸福的晚年。比如手头有几百万元存款或者持有几万股蓝筹股股票,有固定的银行利息或是股息,生活来源完全不用愁。那自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且离世后还可将大笔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都留给遗产继承人,可谓皆大欢喜。
  
  第二种,退休后将个人的所有资产,固定资产(如房产等)、流动资产(现金、股票、有价证券等)逐步变现,用来补充自己的养老金,照样可以有一个富足的晚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留很多财产给他们,况且还可以省下不少遗产税(到时肯定会征收)。
  
  第三种,退休时在退休金的基础上有一套个人产权房,到时可售可租,自己则可住到合适的养老院。另外,适当持有一些黄金、外汇以规避人民币的贬值风险,手头只保存3到5年的生活费,以备不时之需。
  
  第四种,退休时已经购买了足够的商业养老保险,每月定时由保险公司支付固定的养老金,加上社会的养老金,两者一起构成全部的退休后的生活费。当然,在保险公司“供养”的同时,手中也不能空空如也,一定的应急现金还是必须的。
  
   养老:买房还是买保险 不同的退休后生活费的来源和退休前积聚的养老金数目有很大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按寿命的预期,待到现在的年轻人退休,退休后再活二三十年应该没有问题,所以养老金的储备形式应该风险低,且能每月或每年能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能够产生利息的不外乎商品房出租的租金收入、银行存款利息、股票和基金的现金分红,当然还有每月固定的养老保险收入。
  
  对一般普通白领来说,年轻时要供房、供车、养育子女,很难积聚大笔的现金或银行存款,而对退休老人而言,风险是难以承受的。因此,股票基金这样的风险品种最好少碰,而单利债券,期限满后才一次性还本付息,也难以定时定量供给。就目前现有的理财工具,能够为普通白领所运用的养老品种主要还是房产和保险。
  
  应该说,理财最大的目的是以确定的收入来源来应付种种不确定的因素。保险本身作为一种保障,是低风险的;而房产作为不动产、且是生活必需品,除非遭遇房产泡沫,租售的问题也不大,且投资收益一般情况下要高于保险。
  
  以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商品房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其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可以较高。房产投资的有利因素是,具有强制储蓄的功能,一旦按揭,每月必须支付一定比例的按揭款,同时能规避汇率和利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年轻时,用节余的钱置房,年老时;靠租、售、向银行抵押贷款等多种形式来补充养老金的不足,长远看房产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理财方式;保险也有其必不可少的地方,虽然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有很大差别,但原理却是现在每月投入数百元,到退休时每月却可以获得数千元,且购买保险的资金交给保险公司打理,省心省力。
  
  可以说,靠房产养老和靠保险养老各有各的优势,对普通人来说,有时还真难以取舍。或许只有深入了解这两种理财方式的原理和风险、收益等各项特性,才能做出判断,看是否适合自己。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是一件长期而严肃的话题,每个人都应慎重对待,让自己的晚年幸福而如意。
  
  
保险养老派:
  傻瓜相机简单好用

  
  周静芳是美国友邦保险公司的金牌代理人。在保险业浸淫多年,周静芳总结了保险养老的五大优势。
  
  第一大优势就是在于保险的简单性。相比其他的理财方式,无论是房产、股票、基金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其走势,判断买进、卖出时机,更需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保险则恰恰相反。一旦购买了具体的险种,惟一要做的就是定时交费,操心的事都交给保险公司了,到了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保险公司自然会如期如数的给付。不需要专业知识、不需花费时间和精力,和其他理财品种比,保险就像一架“傻瓜相机”,只要按一下快门,别的就不用管了。
  
  第二大优势在于保险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不同的人需求不一样、收入水平也有差距,经济大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但保险公司的产品却基本能覆盖到绝大多数人,而且保险公司还能根据具体的外部环境,不断设计出新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这一点,其他养老品种难以企及。
  
  第三大优势是保险提供固定的回报。保险对未来的保障是可以明确计算的。一旦购买了保险,未来的养老收入水平是异常清晰的,即使10午后发现养老保障偏低,也可及时补救。其他理财品种,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二三十年后的收益情况,无法给予肯定的保障。当然,由于回报固定,保险的收益也不可能太大。
  
  虽然回报不算高,但风险因素却很低,这就是保险的第四大优势。世界上没有完全无风险的理财品种,但风险程度却相差很大,有的理财工具可能会让人颗粒无收,但保险却不可能遇到此类问题。当然,某些投资类保险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也比自己直接进入投资市场风险小很多。
  
  现在考虑养老问题是为几十年后的退休做准备,因此是一项长期性的安排,保险具有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是第五大优势。钱就像海绵,如果不强制自己储蓄,可能也就随便花了,而保险恰好具有一定的强迫储蓄功能,需要定时定量交保费,这样就使得养老的安排既有自律,也能通过“他律”来克服自己的惰性。
  
  
购房养老派:
  金屋生钱何愁吃穿

  
  上房置换上海西区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学军是买房养老的坚决拥护者。尽管她并不否认适当的保险对未来养老有益,但从收益率来说,李学军认为,从年轻时就进行房产置业是积累个人财富的最有效途径。
  
  “当然,买房养老不是说简单的购好一套房子出租等其升值,因为养老毕竟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而是说在适当时机获利了结,再寻机会进入。换句话说,买房养老是长线短线结合的过程,重要的是达到财富积累的目的。”
  
  空说无凭,举例为证。“我的一位老客户已经在我这里买了6套房子,投资总额50多万元,年收益率超过10%。”
  
  于先生原是一家合资企业老总,因健康原因两年前已经退休在家,说起自己的购房经历,他归结为从旧房拆迁中尝到了甜头。一个偶然的机会,于先生与自己一个在物业公司工作的朋友聊天,听说他那儿几套老房子要处理掉,价格也不贵,于先生就以2.8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套市中心的亭子间。“开始是每月出租,那时价格低,每月租金在200元左右,两午后该房被列入市政动迁的范围,他得到了包括补偿款及奖励费共计12万元,获利率达到两倍以上!”
  
  2000年,于先生购买了一套古北路的房子,这套房子是一室半的底楼公房,两户合用,房价8.5万。随后他自己设计,请了专业装修队将卫生间、灶间进行改造,成了一套全独用公房,共花去装修费用1.5万元。房子还未装修完,已经有租客以1200元/月的价格租下,收益率达到14%。“后来他成了光顾上房置挟的老客户。
  
  “于先生的投资思路就是通过这些租金补充养老金,而过几年赶上天山地区动拆迁,还能得一笔可观的补偿,应付年老时可能出现的重大疾病。你看,不比保险实惠很多吗!”
  
  然而,于先生的思路固然让人钦佩,却又有几个年轻白领能具备他的投资眼光?
  
  针对年轻白领工作紧张,投资精力不足的状况,李学军说:“选房的确很难,搞不好套入资金如股市一般难以翻身,尤其今年房产价格已经涨到一定高度,选一套有升值潜力的房子肯定是难上加难。” 投资房产的思路一定要活,李学军尤其强调这一点。比如,不能说买房为了养老就一味地选一套房产出租直至二三十年后,这样不仅会放弃大量的获利机会,而且将无法规避房产潜在的风险。“投资宜长宜短,伺机而动。”当你手中的房产已经增值了50%甚至更多,而你又对未来上涨空间缺乏信心, 当然是获利了结!毕竟,表面上的涨幅不代表你资产的增加,只有房子出手才代表你财富的进一步积累。“然后再等下一次的投资机会,正如经济有发展周期一样,房市也一样,关键是你在机会之间的把握和行动。”李学军说。通过房产的进进出出实现“钱生钱”、“钱滚钱”,资产也在不觉中逐步增加,养老何愁没有准备?”而如果当你接近退休时,手头还有一套或几套房产,那就更是值得羡慕了,因为这时你或者用来出租,补充不多的养老金,或者出卖以备不时之需,这几套房子才是你养老的真正保障!”
  
  (摘自《理财周刊月末版》5月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