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成功女孩的启示

2003-08-10 11:36:00 来源:书摘 单正华 我有话说

那种近手机械化的操作过程的“培养”,让人感受到了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望和冲动所致的对生命本身的轻慢和寡情。
  
  哈佛女孩刘亦婷成功的故事,由她妈妈娓娓道来,似乎有特别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想我首先得感谢刘亦婷的母亲,是她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孩子成功需要怎样的条件和努力。具体说来,刘亦婷的成功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优良的遗传品质,出生前精心到家的设计安排,出生后无微不至的呵护教育,当然还得有一个坚强聪明、永不,懈怠、恩威并用、全身心投入女儿培养教育的母亲,一个慈祥睿智、不失童心的父亲,一个富有幼儿教育经验的外婆,以及置身于一个教育发达,社会整体文化程度甚高的都市,当然还有一点机缘。这一切,少了一样,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哈佛女孩刘亦婷。
  
  应该说,刘亦婷妈妈的很多具体做法都有科学依据,对于望子成龙心切的天下父母,确实有很多的启发,有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但我在这里想说的,并不是简单地赞扬这个成功典范。相反,我觉得刘亦婷的成功故事里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果做父母的简单效法这个榜样,在我看来效果很可能是相反的。
  
  首先,我们的下一代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是一个身心健康但平凡无奇的劳动者,还是一个天才、精英、领袖、名流?很不幸,大多数父母都倾向于后者,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如此。绝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过上富裕生活,具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尽可能高的社会地位;直到很久比如中学甚至大学毕业以后,发现孩子是平凡人,这才会放弃望子成龙梦,而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在这之前,很多家长确实让这个美梦害得不轻。他们在精力、时间和经济上的巨大付出,有很大一部分是白白浪费了,或者竟可以说是相反的效果——花钱给自己、也给孩子买罪受。很多人培养训练子女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你没有过人的素质和本事,就会被淘汰。直观地看,这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总是有限的,比如钢琴家,中国大概有上百万琴童在为考级奋斗,但将来需要这个级别证明的高等教育名额和就业的职业岗位有多少?我看不超过练琴者的百分之一。如果需求真这么少,那么考这个级别的多数孩子岂不白费力气?这种等级与音乐素质教育又有何干?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弹弹钢琴当然不是什么坏事,总比到街头店铺里打电子游戏有意义。而且,练琴人多了,有助子提高我们国家整个的钢琴水平,比如去年就有人得了肖邦钢琴比赛的第一名。但这跟无数儿童硬着头皮练琴对他们造成的消极影响以至伤害来比,得要远远小于失。一个人的成功,有无数人为之垫背,这样的竞争,是不是太残酷了点?为了在成年后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在儿童时代就提前开始竞争,使儿童丧失了他们本应享有的无拘无束的欢乐童年,这到底值不值?退一步说,就算竞争是必然的,从方法上说,也还有问题.一个童年不欢乐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心理是否健康,能否承受更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也很值得怀疑。我们已经看到无数例证,很多孩子正是因为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太大,所以虽然努力考上了大学,却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也不能成才。这就是对竞争提前化的惩罚。中小学教育如果不从这种极端强调竞争的片面中解脱出来,我们的下一代实在没有希望。因此最终要回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还是一个强悍但很可能心理不健康的超人?这不单是每个家庭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社会过于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家长明知不对,也不得不屈从这个潮流,从而陷入无限焦虑、紧张之中。过于功利化的目标追求,必将使人生本身变成实现功利目标的工具,我们的生命意义,因此而彻底被扭曲了。人生的目的不能局限于事业成功,财富丰厚。成功可能带来快乐,也可能带来痛苦;更准确地说,事业成功、生活优裕是实现人生快乐的一个途径,但决不是惟一途径,甚至不是主要途径。健康快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我们应该如何培养下一代?从书中的叙述可以看出,刘亦婷的母亲从准备怀孕开始,就有培养超常儿童的充分心理:隹备,而她成长的每一步,都有非常精心的设计、实施、观察、验证、调整等等步骤,别的不说,单是那非常完备的育儿日记,就是标准的科学研究所必须的一道程序。我读这些东西最强烈的印象和困惑是,人的诞生和成长是否就应该如此地按部就班一丝不苟?人女口果都这样培养,那和制造一个产品,喂养一个宠物或作一种特殊的教育研究实验,有什么不同?当然,书中不可能反映刘亦婷成长过程的所有细节,作者必然有很多省略和舍弃。但从现有内容看,我是不能接受这样的育儿战略的。人生发育成长过程中美丽的偶然性、神秘性,以及种种意外的变化,在刘亦婷的生命历程中好像看不见。这种近乎机械化的操作过程,让人感受到了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望和冲动所导致的对生命本身的轻慢和寡情,虽然表现形式是对生命无比的尊重和爱。作者在开始部分引用了权威的教育理论,说真正的天才和弱智其实是很少的,从智力上说,绝大多数人是中间水平,这些人能不能成才,有没有成就,全在于后天如何教育。从本书的例证可以看出,作者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没有出什么差错,终于使刘亦婷成功。在这个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错过关键时机,前功尽弃。那么这样培养出来的成功女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从书中叙述看,她基本是完美的:聪慧,机敏,健康,顽强,勤奋,开朗,活泼,尊重父母,热爱劳动,不使小性子,没有恶习怪癖……一言以蔽之,真是按理想塑造出来的。但这样的理想人物,惟其理想,才给人以平均数的感觉,或者更极端地说,小刘的个性似乎就是没有个性。如果勉强说有个性,这个个性就是适应社会,具有最强的竞争力。这样“抽象化”的人,当然是而且已经是一个成功女孩。但我想,母亲不这样培养,刘亦婷可能没有进入哈佛这样一个辉煌的开端;但这并不等于她没有其他的成功机会。更进言之,刘亦婷的进入哈佛,固然是一个辉煌的开端;但她以后究竟如何发展,我们还要看;而她假如不进哈佛,是否就一定失败,就不能取得更大成就,也很难说。我特别想强调一点,青少年时代自身成长的成功,并不能自动兑换成以后发展事业的成就。成为一个大众传媒时代的公众人物这样的成功(比如今日的杨澜),也不能等同于在文化艺术学术科学等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这样的成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今日流行的价值观,偏偏更推崇成功,而轻视成就。只要你能出人头地,能吸引无数眼球,能赚来大把金钱,就是最大成功;但你能不能得诺贝尔奖,倒似乎不怎么要紧。像袁隆平先生那样在稻田里蹲一辈子,以终生辛勤获得的成就,在很多人看来太漫长、太不成功了,起码是成功得太缓慢了。因为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能否取得成果,确实有偶然性,有些人即使有成就,也不一定为消费社会的世俗大众所知,这样的成就在公众心目中就不能算真正的成功。因此,我们一定要作这样一个界定:成功只是个人的事,而成就则是社会的事,人类的事。我希望完美的刘亦婷能够有成就,而不仅仅局限于成功。我曾经看到过大意是这样的名言:“天才无须刻意培养,但人类主要的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大都由他们完成;由培养而成功的人,可能最终并无多大作为。”我衷心希望刘亦婷能以自己的成就,对上述说法予以证伪:天才也须培养,而且更能做出成就。
  
  第三,这个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很显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也是不断变化的,并没有一定之规。正因为我们做家长的为孩子未来的着想过子功利,才导致教育的时尚化 今天网络时代了,一定要学电脑;明天基因工程了,就必须学基因;可后天的需求是什么?合乎逻辑的回答自然是,需要什么学什么!可后天到底需要什么,只有天知道。所以做家长的就不可能有长远的设想和规划,而只能采取机会主义的投机态度,什么热闹就赶什么浪头。从社会一面看,因为流行价值观和舆论的误导,使本来需要大量人才的很多职业岗位无人间津,而把热点集中在极少数职业上,财富和资源的分配也向这里集中,结果导致社会心理的严重失衡,信息技术和产业现在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社会分工之细,发展变化之速,可以肯定地说,任何知识,任何技能,任何职业,都有用武之地,前提只有两个,一是你得有比较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幸福观,二是不必过于看重金钱和社会时尚的评价。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我想任何职业都会给有心人提供一层身手的机会,最终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两代人的价值是否平等?刘的母亲,为了培养女儿,牺牲了自己的事业。现在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最极端的是父母辞了职,专门带着孩子拜师学艺。父母的牺牲精神固然值得赞扬,但以自己的牺牲换取儿女的成功,这种做法难道没有问题?抚养子女成人,这天经地义,而且是法定义务。但问题在于,这个抚养的程度多大为好,有没有一个界限?我们做父母的能不能或应不应该因为孩子追求极高目标而放弃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从个体生命来说,父母和子女在价值上是完全平等的,没有差别;放弃自己而成全子女,和不顾儿女只为自己一样,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从社会来说,父母子女同时发展,对社会的贡献,当然要大于一人牺牲一人成功所做的贡献。假如父子同时发展,每人可得七十分,总成绩是140分,而一人发展得100分,另一人干脆不得分(只为子女活着),总成绩仍然是100分。孰大孰小,难道不是很清楚吗?刘女士和丈夫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工作。他们是在工作的同时,来培养教育女儿的。尽管如此,我相信,要不是全力培养刘亦婷,他们夫妇的个人事业,应该能做出相当出色的成绩。可是有很多父母,确实是把自己彻底牺牲掉了。这种牺牲的消极影响和后果,常常要到很多年以后才显现出来。客观地说,有些父母的牺牲自己,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全力以赴培养子女。他们把对自己的失望转化为对子女的希望,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目标转嫁托付给子女,或者说通过子女的成功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的愿望是美好善良的。但正如前所说,生命是不可替代的,这种转移最终也被证明无法实现。事实上,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例子,子女没有实现父母的期望,于是失望的父母,对子女会由狂热的爱转化为疯狂的恨——我们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太让人失望了,我们的心血白花了!到这时,我们才会发现,父母原先所做的过度牺牲,其实有很深刻的自私动机,他们对子女的爱,不是无偿的;他们希望这项长期投资最终不但能收回资本,而且还要盈利。可是当他们发现投资根本无法收回,盈利干脆无法实现时,他们就绝望了。这能不令人愤怒吗?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牺牲自己非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而且也是对子女的不负责任,因为你是把他作为某种可以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看待的。还是古人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他做马牛。
  
  最后想说一句话,希望天下父母最好把这个故事看成一个美丽的神话,其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具体做法,但从总体上是不宜效仿的。因为每个孩子素质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因为过于追求所谓成功,很可能误导人生;因为社会并不需要所有人都成为精英豪杰,因为父母不应该为子女彻底牺牲自己……一言以蔽之,因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应该是超人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摘自《批评家茶座》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定价:10,00元。社址: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邮编:25000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