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单位人到社会人

2003-08-10 00:00:00 来源:书摘 李海舰 我有话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他们的工作边界越出单位走向社会,其工作(能力、成果)不仅贡献于本单位,而且服务于全社会。起初,这个群体的人是隐蔽的、兼职性的,在单位里属于”另类”;后来,这个群体走向公开、非兼职性,在单位里成了“主流”。目前看来,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经济学界“社会人现象”在中国已经趋于成熟。
  
  通俗地讲,“社会人”是指这样一类人:“把自己卖出去”。卖一次还不够,要卖多次,多多益善。为了全面盘活自己,他们要么打破“一对一”的“婚姻制度”,实行“一女多嫁”;要么在保持原有“婚姻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再到外面“同居”。而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则可描述为:把自己从 “私人物品”(单位物品)转变为“公共物品”,然后按照“私人物品”规则运行,这就是社会人。这里,社会人首先是一个单位人,继而在单位人的基础上再逐步成为一个社会人。准确地讲,所谓社会人是指一个单位人的社会化程度,其衡量指标为单位人的“社会化指数”。单位人的社会化指数;某个人在单位外获得的年收入/某个人在本单位得到的年收入。一个人,如果在单位外获得的年收入恰好与在本单位得到的年收入相等,那么,这个人就开始了社会人的起步,但这也仅仅是起步。换句话说,社会人的门槛标准,其社会化指数最低应为1。
  
  某个人,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是由这个人的“物品本性”所决定的。作为一名经济学家,某一时期,其人只能属于一个单位,但是他所蕴藏的理念、思维、范式、知识,则可以拿到社会上去无限次地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增值一次。使用次数越多,使用范围越广,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就越大。这就像企业的资本经营,某一价值1000万元的专利技术,如果仅在本企业内使用,1000万元就是1000万元。如果将其与国内外的10个企业分别合资八股,就增值了1个亿,可谓一夜之间做大。而经济学家的能力和成果更是如此。这种东西,一次使用还是多次使用,对其本身没有损失;一个单位使用还是多个单位使用,,对其本身没有损失;而且在使用中可以增殖,越用越多。不像一只苹果,吃一口少一口,你多吃了我就只能少吃,越吃越少。也就是说,经济学家的能力和成果,其外部性大大高于内部性,或外部性强内部性弱。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如果对其进行产权界定,一则交易费用提高,二则交易效率降低。换句话说,这种东西如果被单位“锁定”,即仅局限在一个单位使用就太可惜了。而作为 “公共物品”拿到社会上去按照“私人物品”规则使用,则太值了。
  
  毫无疑问,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首先受益的是他本人。一般而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的经济学家,他们大多出自国有机构。在做社会人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得到诸多好处。一是把体制内(单位内)的有形资产拿到体制外(单位外)去放大。这些人,在单位里享有国家给予的工资和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其能力和成果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是靠国家财政支持的。日后,这种成熟的能力和成果以“私人物品”的形式按照市场价格在全社会销售,税后所得自然归其本人。二是把体制内(单位内)的无形资本拿到体制外(单位外)去变现。这些人,一般在国有机构中具有研究员、教授、博导、院土之类的职称、头衔。这类职称、头衔在体制内(单位内)“有形含量”很低,可以说是“徒有虚名”。然而,在体制外(单位外)“无形含量”很高,而且极易高价“变现”。这里,
  只有具备体制内(单位内)的“虚名”,才能获得体制外(单位外)的“实货”。三是利用单位本身的无形资本形成自己的有形资产。一个人所在单位“牌子”的大小,决定了此人取得社会认可的难易程度和获益高低。如果说,前面讲的是把自己的无形资本变成属于自己的有形资产的话,那么,这里讲的则是把机构的无形资本变成了自己的有形资产。当然,在“无中生有”的过程中,单位的无形资本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值。可以说,既在体制内又在体制外,既在单位内又在单位外,一边吃“财政饭”、一边吃“市场饭”,这是社会人的共同特征。据此,有人认为,社会人的出现是“国有人力资本流失”,是”利用公发展私”,等等。刘此,笔者不敢苟同。客观地讲,这种现象,于已有利,于人有利,于国有利,是全蠃而不是单蠃。例如,企业不仅“养不起”著名经济学家,而且根本就没必要养。“养不起”但“用得起”就足够了。对于企业而言,只付一次性的劳务,不付终身性的社会保障费用,总成本极其低廉,何乐而不为呢!对于国有机构而言,只付这些人的生存型消费支出,至于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支出则由全社会来分摊,而收益则永远是“肉烂在锅里”,国家是最值不过的了。这里,没有一家是亏的。
  
  一般而言,成为社会人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职业性质。从事教育、研究等职业的专家学者,不仅容易成为社会人,而且必须成为社会人。成为社会人的程度,是其衡量个人价值能否最大限度实现的重要标志。二是单位平台。在名牌高等院校、中央研究机构工作的专家学者,较容易成为社会人。这就是“组织资本”的效用结果。三是个人专长。社会人说到底就是”网络人”,只有融入社会群体、圈子等网络中,才能寻找到社会资源与之融合、重组乃至“同居”。而能融入社会网络之中,条件之一就是,你在某一领域能够做得有些名气。一个社会人,其个体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你所融入其中的网络的竞争力。谁融入的社会网络数量最多,谁融入的社会网络范围最广,谁融入的社会网络层次最高,谁融入的社会网络后台最硬,谁就是最“牛”的社会人。就微观特征而言,社会人给人的印象:一是脑袋比身体忙。这些人,不用天天坐班,一周上一两次班。但是,他们在不上班时比上班时还要忙。经常是在天上的时间比在地上的时间还要多。二是只“唱戏”不“搭台”。别人“搭台”,他来”唱戏”,唱完就走。可见,“搭台”的人是单位人,“口昌戏” 的人则是社会人。三是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经营。这些人,其社会活动看上去“杂”得很,但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其看家本领——学术成果。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拼命在把自己变成社会人,而有的人则拼命在把自己变成单位人。有的职业,做社会人,是其人生最高目标追求;而有的职业,只能做单位人,不能做社会人。无论做社会人还是做单位人,都是“经济人”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会步入衬会人的行列。
  
  (摘自《经济学家茶座》<总第十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版, 定价:10.00元。社址:济南市胜利大街39号,邮编:25000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