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因一种植物而怀想

2003-09-10 13:26:00 来源:书摘 王剑冰 我有话说


  
  静静的,没有一点声响,就像走入了一个梦境。如果没有人说,你很难想像得出这块地方有多么古老。这就是郑韩故城和溱洧河。
  
  一座从历史走来的古城往往同一条古老的河流紧密相依。河边清静而宽阔,到处散发着某种清馨,说不上是泥土的还是什么的。纯纯的,是那种最原本的味道。再用一场小雨搅拌了,就更显得润泽。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很悠闲地开着,草们就更是随意了,爬得到处都是。让人感觉多少年一直就是这样。
  
  最让人惊叹的,是河中偌大一片绿色,那般鲜艳的绿,直向远方铺排开去,在小雨的浸染下,更是与古城的黄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在微风中浮动的阵势,就像好大的一群女子擎着伞在赶早集。那是莲。是古代传递给我们的带着情爱的美丽的植物。
  
  2
  
  1923年的夏末,新郑东关一个叫李锐的人在宅地里发现了郑国国君的大墓,当取出其中的稀世珍宝青铜莲鹤壶时,人们惊呆了。壶呈方形,长颈,鼓腹有盖。盖上饰两层莲瓣,莲中立一引吭长鸣振翅欲飞的鹤。人们把两种美物放在一起,代表了一种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件宝壶,不仅让世人看到了无可想像的精湛工艺,而且知道了莲已经成为当时既能欣赏、又可食用的美妙植物。
  
  想起曾在半坡遗址看到当时的人已食用谷物,就感到再无什么可为古人多虑的了。甚至爱情。今天的所有过程与结果,无不是古人精精细细地做过的。有报登载,社会学教授刘达临办了一个古代性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性文物,竟让很多现代人因对性文化的无知而瞠目。
  
  3
  
  古老的溱洧之水与《诗经》并流着,诗经最精美的部分《郑风》就产生在这里。那时的郑国,可是一个最早享誉开放和文明的大国。在这片土地上,人丁兴旺,文化发达,爱情的莲花层层翻动,古老的城墙和溱洧河水记录下了人们的歌唱。
  
  飘冉于溱洧水边的爱情,不能不让我们展开最大的想像空间,以再现那种于荒蛮条件下,于烽火连三月中的纯洁、执著和浪漫。郑国的三月上旬,按照风俗,人们都要在东流水中洗去污垢,祓除不祥。这就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交往相会的机会,因而他们偷偷地互赠礼品,表达爱慕之情。"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溱洧两岸宽阔广袤的平野上,人们欢快地涌来,自在地洗浴和游玩。莲叶间沾满了七情六欲,躲闪着羞眉丽眼。"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这些诗,是青年男女在溱洧河边游春欢会的图表。在中原这块被称作板实忠厚的地方,谁会想像到古人的浪漫与风流呢?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男女,偷偷地相约相伴,坦率地表白心扉。"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似今天一样的清晨,蔓草茵茵的绿野,一个少男和一个少女,在露珠的闪烁中相遇,英俊潇洒和美丽妩媚使这晨光格外放亮。下面的故事可想而知。
  
  正是烽火硝烟之时,生存环境同现在不可比拟,而人们对生活的乐观及对情爱的大胆追求实可让今人感叹。不是没有礼教所限:一个女子走出了东门,悄悄来到一棵粗壮的栗树下,眼望之处,是一排排住家的房屋。她望了许久,却无法叫出那个想念之中的人儿。左近的土坡上,生长着蓬蓬勃勃的风车草,风儿吹来草叶张狂的舞。女子拔一棵在手,轻轻地放在嘴边吻着,那是女子喜欢的植物,集得多了,就可以染布了,做成华丽的嫁衣裳。而此时,她只能吟出一段歌词: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4
  
  情爱给人们带来了欢乐,给生活带来了稳定与繁盛,给文化带来了鲜活的内涵。情爱促使了人类的繁衍,社会的发展。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地处中原腹地的新郑又是摇篮的中心地带。与溱洧之水,郑韩古城并誉的,是新郑黄帝故里。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巧合,着实是这块丰厚的土地上,有着太深太广的历史积淀。黄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神话般的人物,他与炎帝奠定了华夏民族的基础。现在的华人,莫不自称为炎黄子孙。《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少典与有?是两个互通婚姻的部族,黄帝与炎帝便是少典族的子族。《集解》和《索隐》都说少典是有熊国君。有熊即新郑。炎帝族从少典族分支出来,迁往陕西西部。《史记》及《山海经》说,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黄帝族是先古最大的一族,他的后代几乎占据了大部分中国。现在,每年都有华夏族的子孙前来新郑朝拜。
  
  很难想像,在同一个地方,会发掘出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现已考证,距今八千年前后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是少典族阶段的遗留;距今五千年至七千年的仰韶文化遗址,是黄帝族阶段的遗留;距今四千年至五千年的龙山文化遗址,是祝融阶段的遗留。
  
  5
  
  有词叫源远流长,在这块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土地上,必会有着某种连续性。公元772年,一个伟大的诗人诞生于新郑东郭宅。这个从小就在溱洧河边玩耍的孩子,一定汲取了《诗经》鲜活的养分,使其成为名传后世的大诗人。诵读白居易,会感到其诗里始终有着《郑风》的沉实与飘逸,民生民情时时泛浮在字里行间。56年后,这位新郑老乡重游故里,写下两首名作。其一《经溱洧》: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看着自小玩耍其中的溱洧河,这位白老先生也是想起了"士与女"们的爱情生活,禁不住慨叹万分。
  
  6
  
  荷叶上翻动着太阳。有风吹来,太阳变换着光点。莲在下边,出污泥不染,莲叶在上,连尘结世,更是不染污浊。有人说,莲代表着一种精神,而我觉得,在溱洧水这片地方,莲代表的是一种情感。多少年过去,溱洧河依然是清且涟漪。
  
  莲叶田田。不染污泥的莲,穿风尘走日月,携着不弃的情怀,不变的歌音,一直咏唱到永远。
  
  (摘自《2002中国年度最佳散文》,漓江出版社2003年1月版,定价:22.00元。社址:桂林市南环路159-1号,邮编:541002)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