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京华随笔·书斋轶事

2003-11-10 00:00:00 来源:书摘 从维熙 我有话说

(一)

  
  我的书斋,没有别号。古代的书香门第,宅有斋名,人有别号。直到我的父辈人,还一直沿习着从氏祖传家风,父亲本是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理工科的,本名从荫檀,却有个字“紫梓”的大号。叔叔当年是在辅仁大学学文的,当然就更不能例外了,他本名叫从荫芬,但在四十年代的天津《大公报》副刊上,发表一些模仿“白朗宁”夫人新潮的十四行诗的诗作时,却总用其别号“陆人”的署名。中国古文化的胎记,传到了我这代人,算是“断电”了。
  
  前几年,文怀沙老人来我家做客时,与我聊起家史,他说我的书斋也应有个名字,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叫“听风居”为好。同时,他给我起了个“微曦”的别名。文老引经据典地说出不少的依据,听起来都能自成方圆。他说“微曦”二字不仅与“维熙”谐音,还代表着死而复生、又一轮朝阳升起的意思。至于“听风居”的斋号,完全挺符合我那条“路漫漫兮”的囚徒生涯,稿尾签署上这个斋号,则一切尽在无言之中了。
  
  当时,我虽对老人表示了真诚的谢意,但是事后我并没有兑现文老的馈赠,之所以如此,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大概出于我不喜欢现代的乐章里,夹杂着古代曲牌的音符之故吧!我已然是黄昏斜阳年纪,以初升的朝阳自喻,有孟浪过度之嫌;“听风居”的斋名虽然与我的生活十分贴切,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过历史泥泞之路的人太多了,索性作罢。
  
  尽管如此,我不能不认知怀沙老人的古文底蕴深厚。“听风居”的斋名,就起得十分得体。风是什么?它原本是天宇间的自然产物,记得还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曾与几个文友踏浪南海西沙,在一个方圆不到两公里的“鸟岛”上,我曾读到过守岛战士写在黑板上的一首诗,标题就叫《风》:
  
  什么是风
  什么是风
  它来无影
  去也无踪
  
  小草低头
  大树鞠躬
  海浪翻卷
  那就是风

  
  当时,我为这首小诗十分动容。我想那是守岛战士不断接受台风洗礼,而抒发的内心感触。他写的风,与昔日中国土地上政治台风,有着绝对的相似,怕是在同去西沙的作家中,这首小诗给我的感触最深。如果把这首小诗寓以社会内涵,很自然地让人记起了五七年的反右,文革时代风的绝对声威。小草可以喻为庶民百姓,大树可以喻为高层百官,在那怪诞的文革暗夜,不都一起低头弯腰了吗?!以此小诗的巨大容量,来丈量文老给我起的斋号,也可算是天衣无缝,完美至极。更何况我写的一个个悲情故事,大都是与中国的“季候风”密不可分呢!
  
  我生性木讷,可能是我谢绝斋名的根本原因。我喜欢默默耕耘的牛,而不喜欢斗牛场上的牛。我想,如果标上一个斋号,若同老辈子酒店前挂上一个酒幌那般,只起个招牌的作用——读者从来不关注你的文学招牌,而关注你的酒味是否纯正。因而,我愧对文老的一片诚心了……
  
  这是有关书斋的一段闲话。
  
  
(二)

  
  在20世纪五十年代,我有两个书橱。那时我刚刚步入文坛,买了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家里没有地方放了,便从一家卖二手货的信托商店,买来了两个硬木的大书橱。当时我的工资是每个月七十六元九角,那两个书橱,花费了我一个月的工资。我不知那卖书橱的人,是个什么人家,从那书橱的质量上看,一定是个破落的书香门第。我很喜欢它,紫红色的外形,隔板都是硬木制成,因而那一摞摞厚重的书摆放进去,书橱内外都不走形。鲁迅全集自然不可缺的,其它书籍也多是古典文学作品。我把我最喜欢读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和我国作家孙犁的作品,摆放在书橱内最醒目的位置。其它作品大多是世界文学名著和我幼年时读过的中国古典文学,如《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之类的书籍。
  
  书橱就是我的一部历史。在我身陷囹圄后,书橱中的书先是蒙尘,后来为了生活糊口,我母亲把它一本本、一部部的书都给卖了。母亲虽然是个接近半文盲的妇女,但她知道那些书是儿子的魂,但是家中的一老一小(我的刚刚几岁的儿子),在大饥饿年代要吃饭不说,还要往劳改队给我运送食品。因而,书橱里的书便越来越少,书橱越变越空。那时候的书虽然不值三瓜两枣的钱,好在当时物价很低,一老一小喝粥吃窝头时,买个咸菜疙瘩什么的,还是有点作用的。记得,我难得有一次从劳改队回家探亲,见空空的书橱中,少了鲁迅全集和屠格涅夫的全部著作,心中顿生悲楚之情。我当真想对母亲说上两句感伤的话,可是话到唇边,我突然关住了闸门:这难道是母亲的过失吗?你为什么非要在五七年当上右派呢?当上右派以后,还不知道嘴上挂锁,又对“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说三道四,才被送进劳改队的。你把家中的一老一小弄到这个分儿上,还有什么迁怒于人的道理,真是愧对母亲和孩子了。于是我告诉母亲,不必问我什么书该卖什么书不该卖了,必要的时候,连书橱也一块卖掉。
  
  母亲始终没有舍得变卖书橱,直到文化大革命来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候,我母亲才把那书橱卖了,当时没有人买这东西,母亲央求人家收下,劈了当柴禾烧。当时她身上已然挂上了“反革命家属”的大牌子,处在生死界的十字路口,一切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从此,我连书橱也没有了。我本来就是个劳改犯,还要书干什么用呢!当时我已浪迹山西,随身携带的杂什里,倒是有我五七年之前的三本著作,还有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以及果戈里的《塔拉斯·布尔巴》等一些书籍;到了1970年的“一打三反”运动中,我住的窑洞被查抄,那些书被收走了一大半。我自己的著作,自然在没收之列,那几本俄罗斯作家的书,还有一本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是我费尽口舌下才得以保留了下来,跟随我继续在山西的劳改煤矿和劳改砖窑流荡。直到我离开最后一个劳改驿站伍姓湖时,我把它送给了曾经三次自杀而未遂的难友王臻。留给他这几本书的意思,是让他好好地活下去——因为那些书,都是激励人勇敢面对困境而不颓废的。
  
  至此,我已是个没了书架和书的人——我的姓名也只是个符号,他的真名叫囚徒。
  
  
(三)

  
  1979年重返京华后,家里成了一座空巢。室内四壁皆空,当然书和书斋就更无从说起了。历经二十年像鸟儿衔草絮窝那般,我有了近万册藏书。
  
  在我劳改期间,我的儿子学了一手好木工活儿,环绕四壁的方形书橱,是他与木工们一块打成的。那不是当前市场上卖的那种“驴粪蛋子——外边光”的摆什,为了能装多装书而不被压散了架,不仅隔板木料加得厚厚,而且选了优质的硬木当其支柱,因而尽管那么多的书站在橱子里,书橱依然像它的主人一样,腰板挺得笔直。不过近来我对书橱忽然有了一种负罪的感觉,之所以如此,因为我在打扫书橱中的积尘时,发现了有一些书籍中的赝品,也堂而皇之地端坐其中。那些往日以标语口号冒充诗歌的伪作,那种过去以官扮文装点风雅的次货,以及那些在时间磨砺下,显露出其失血般苍白的许多文本……何必让它们“驴戴礼帽——假充圣人”,也人面狗脸地和那些血肉之作,鱼目混珠地一块杂居呢?
  
  于是我在写作之余,开始了王海的打假工作。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让我吃惊的是,越是官爵行文的“作品”,印得越是讲究豪华。比如,我见到一本不知什么时候走进我书橱的诗集,其作品充其量不过是标语口号的改头换面,可是在前面印上了许多官员时尚名人给该书的题词,还有相当数量的照片,是与大人物的彩照合影。我把小阿姨找来,对她说:“这本书你拿到门口当烂纸卖了,不愿意卖愿意留着当画看也行,反正这权利归你了。”她有些吃惊地看着我:“印得那么好的书,您为啥不要了?”我与农村来的阿姨说不清楚,便找个借口说:“书橱负担太重了,让它轻松轻松。”
  
  有一天,她到楼下卖给收破烂的,回来就后悔了,她说卖不到几块钱,还不如当画儿看呢,可是那里边又有文字,不是画书。因而,面对着我挑出来的另一堆书刊,她当真不知如何处理它才好了。最后还是我给她出了个主意,她妹妹在农贸市场上卖杂什,把这些书刊撕开,可以当包装纸用。她有点舍不得,左右为难了一阵,最后还是拿到她妹妹那儿去了,至于是否做了包装纸用,我没有再去过问——我心里难过的是,我们中国纸张匮乏,每年需要进口纸浆和高档纸,要花很多的外汇;而把这些进口纸张,用在了一些非驴非马之作上,不是一笔惊人的浪费吗?我还想到,书籍虽然并非价值连城的真正古董,但是它也该是有灵性的东西,那些早已死了血肉的文字僵尸,不管它印刷的多么精美,一律当垃圾清理出书斋,是件去伪存真的事情。从那时起每每写作累了,去书斋清理文化垃圾,就成了我的本能行为。
  
  说实在的,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儿,因为自己也曾生产过文化垃圾,酷就酷在对自己也要一视同仁。当然对内对外还是有一点差别的,我把自己的垃圾从书橱里取下来,没有交由阿姨处理,而是把它放在一个旮旯角落,以供自照镜子和警钟长鸣之用。一个没有自审意识的作家,一个从不用镜子照自己的文化人,自恋地在那儿堂而皇之的指手划脚,使人想起《唐吉诃德》般的可笑和可悲。当然,这既是书斋之内的轶事,但又是超越书斋之外的轶事,文化人的“自恋与自审”是个大话题,非这篇小文能够说清楚的问题——书斋轶事,就此搁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