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笑的重量与长度

2004-02-10 11:35:00 来源:书摘 张子扬  我有话说

电视的话语权赋予小品以魔鬼词典的方式给上个世纪作了开心的注释。

1983年CCTV第一届现场直播春节晚会中,从看着严顺开表演的《阿Q的独白》,王景愚绕着桌子费力“吃鸡”的哑

剧,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着“吃面条”开始,过春节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为了中国过年的“新民俗”,电视小品也从此开创了中国晚会节目独树一帜的艺术样式。

“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春节晚会中的电视小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得到了全国亿万观众的追捧和喜爱。不仅如此,小品中还把调侃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你以为换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小脚侦缉队上来了,你先撤,我掩护”这种来自电视小品中搞笑的语言。

电视晚会小品笑着走过了近20年的路程。电视综合性文艺晚会中,小品已经逐渐成为每场演出中不可缺少的表演项目与种类,而观众的最终期待就是笑星的出场。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将小品达到了戏剧舞台无法企及的效果,这种笑声带来的欢愉,使每个电视机前“沙发上的上帝”捧腹不止。

电视晚会小品的起步是在最初的变形夸张、单纯的滑稽故事基础上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将民间戏曲、话剧与歌舞、音乐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相互结合,从表演上突出人物个性及角色心理的细腻层次,在剧本内容上突出了时代的特点,如《超生游击队》、《卖大米》、《张三其人》、《起名》、《昨天・今天・明天》、《如此包装》、《婚礼》、《打工奇遇》等;形式上从早期的化妆相声表演逐步向歌舞剧、情景喜剧的方向递进。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电视小品,在内容上,确立了从简单的生活情节逐步转变为展现社会生活变迁中的矛盾冲突、嘲讽社会中的丑陋现象及歌颂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变化为内容的主题立意。随着小品热的出现,一批具有较高艺术表现力,演技高超的“笑星”也随之红遍大江南北。

关注生活中小人物的喜剧因素

作为小品喜剧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小品中的核心,从一开始,电视小品就将生活中的“小人物”彻底戏剧化,将他们身上蕴涵的喜剧因素提炼出来,成为被大家分享的开心果。

在文化热逐步解放了人们思想的80年代,严顺开表演的《阿Q的独白》(1983)应该说是最早将“小品”这个形式运用到春节晚会节目中的。电视小品在晚会舞台上亮相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从而逐渐确立了晚会舞台上一种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严顺开是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起从事喜剧创作和表演的重量级人物之一,至今仍然活跃在喜剧的舞台上。当年由他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相信很多中年人士都记忆犹新。严顺开在20世纪90年代还参加了一些电视晚会,如与黄宏合作表演《难兄难弟》(1990),在我执导的1993年春节晚会中,表演了《张三其人》。我对严顺开表现出的小人物日常生活中好人难做的尴尬的处境印象深刻,其朴实还原的本色表演更显出演员的功力。

陈佩斯与朱时茂应该说是为中国电视小品的发展起到了推进性作用的人物,从而他们在80年代的晚会舞台上占据了别人无法企及的显要位置。《吃面条》(1984)、《拍电影》(1985)、《烤羊肉串》(1986)、《胡椒面》(1989)、《王爷与邮差》等在节庆晚会上引起轰动的小品,被观众多次点播。可以说,他们的表演为人们带来了电影、相声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喜悦和快乐,也为电视小品的发展奠定了阶石。

陈、朱几年来火爆的小品已经成为固定模式,陈佩斯的表演以“漫画式”的表演为主,不管是卖羊肉串还是吃面条,基本上以夸张或放大人物的缺点或者个性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选取上,都是以导演与演员、商贩与执法人员、警察与小偷这种职业对立的人物关系来引发故事的矛盾冲突。《吃面条》夸张了“贪”,《烤羊肉串》突出了“狡猾”,《拍电影》变形了“欲望”,“邮差”显示了“机灵”,这些内在的心理变化被他用大幅度的形体语言夸张地表现出来。而代表陈佩斯形象的特征“光头”和朱时茂的憨讷形象也恰好达到了需要的人物性格对比和反差的喜剧效果。

进入90年代后,陈佩斯与朱时茂再次联手创作了《警察与小偷》(1991)、《姐夫与小舅子》(1992),他们那种对形体夸张的分寸感显示了话剧专业演员的扎实功力,受到观众的热烈回应,使得大家忍俊不止,但是从他们整体的表演上讲,相对他们的过去,没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急诊》(1988,游本昌、赵丽蓉、王丽云、薛培培)使具有评剧彩旦功底转型而来的赵丽蓉凭借着她那特有的质朴与平凡的气质显示了老艺术家的功力,赢得了观众的青睐。而“侯导演”耀文与赵大娘二人打造的《英雄母亲的一天》(1989),妙趣横生。从此春节晚会的舞台上多了一位唐山口音、非常可爱的赵大妈。从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开始,赵丽蓉成为小品演员中最炙手可热的红星。后来与巩汉林搭档所表演的几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小品也深得观众的喜爱。

1989年和1990年,对小品来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代。《懒汉相亲》(赵连甲、雷恪生、宋丹丹)成为宋丹丹对小品最初的尝试,然而,这位北京人艺的年轻演员一上台,就以她生动的演绎才能,将一个农村大龄女青年魏淑芬既害羞又急切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她空着土气的红色短襟棉袄,披在肩上的绿色头巾和慢条斯理的语调,在懒汉家看电视的情景让观众哈哈大笑。而《超生游击队》的推出,确立了宋丹丹在电视晚会小品节目中“当家彩旦”的地位。由于她的加盟也使曲艺演员出身的黄宏,自然地强化了舞台剧表演的创作意识、重视了人物内心刻画与性格塑造的努力。

电视晚会小品形式演变

电视晚会小品被电视观众认可后,很多话剧、电影专业演员和地方的民间艺人也被挖掘出来。20世纪90年代后,小品占有晚会很大比重,以赵本山、黄宏、宋丹丹、赵丽蓉、郭达、陈佩斯、魏积安、蔡明等人为代表,他们或是互相结合或者与其他演艺明星搭挡,逐渐形成了创作演出的群体,使小品的创作和表演达到了一个高峰。小品表演由夸张形体语言的滑稽幽默向大量运用方言和地方戏曲因素方面发展,扩大语言张力和丰富肢体语汇,并努力向情景化戏剧方向转移。

中国的电视观众对语言类小品情有独钟,电视小品开始由形体变形向语言幽默化转化。1990年,赵本山与黄小娟表演《相亲》,是赵本山第一次参加CCTV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创造了舞台上自己语言的风格、肢体语言的风格、面部表情的风格,甚至服装道具的风格。“老蔫”这个头戴皱巴巴的帽子,身穿六七十年代旧制服,双臂戴着现在几乎绝迹的套袖,脚穿布鞋,一脸烟火沧桑的形象令赵本山从此开始他笑星的电视生涯。《相亲》中,一条硬板凳,愣是使坐在上面的分离30多年的两位老人,重新找到新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同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在理解的笑声中记住了赵本山的名字。

大概是在1988年的时候,姜昆向我介绍我说,他在辽宁发现一个“叫绝”的二人转演员,名叫赵本山,说他演节目的时候,现场观众都笑岔气了,特别是一些现场发挥的表演,用曲艺的行话,叫“现挂”,就是现场的即兴能力。他的即兴的表演相当出色。当时他的代表作是《大观灯》和《摔三弦》,还有潘长江跟着他一同演出。1989年我执导1990年元旦晚会时,第一次接触了他,并认同了张超为他度身创作的《相亲》。后来因春节晚会也想要这部作品,当时便失去了一次与辽宁小品创作群体合作的机会。

赵本山将民间艺人的表演特点带到了电视舞台,而且他以农民生活为代表的带有浓厚乡土乡土气息的东北方言,成了他表演的另一个亮点。赵本山演的农民既有农民的朴实、怯懦的可怜、又有典型的小人物的狡黠和机智,他把一个北方农民身上的性格弱点和吃苦乐天的品德同时融和在他的表演里。赵本山舞台上的“即兴式”完全是人物本身在说话。《相亲》剧本作者借鉴了原苏联当代喜剧作家的创作手法,但赵本山的演出是一身“土”气。从那个时候起,他的表演逐步成为一个东北农民的符号,可以说东北地域性让赵本山占了优势。

――“你看那个样,坐在那儿打个电话,拿着大哥大,我是牛总啊。”

――“你看那个样,我看他象种牛。”

这种充分利用方言、俚语、双关语、歇后语、谐音等表达小品中的人物情感的艺术语言,使小品鲜明生动,个性思想富有穿透力,令人耳目一新,突破了舞台腔和报刊社论式、概念化舞台语言的旧程式,同时使观众与演员达成默契的连通。吸引观众视听的期待没有落空,在满足一个期待后还渴望得到更新的精彩言词出现。在舞台气氛的笼罩下,演员(角色)和观众处在同一语境中,演员运用富有张力的语言,更有刺激性,往往容易得到受众的传播。如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谁一说起“拔社会主义羊毛”,人们就会想到《昨天・今天・明天》中宋丹丹扮演的老太太。

中国南方也有很多滑稽戏,如上海的滑稽戏、四川的谐剧,都是一种语言类的节目,但是为什么就火不起来呢?我认为这跟语言的地域局限性和欣赏习惯有关。上海的滑稽戏、四川的谐剧,这些剧的语言使得大部分北方的观众无法领略语言里蕴涵的幽默成分和喜剧因素。而东北话虽然也是方言,但是它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而且在历史上东北人的豪放和幽默产生了很多具有特色的表达感情的“俗语”,因此,这些小品在与观众的情感沟通上占据了其他方言没有的优势,能够被大多数欣赏者所接受。

电视晚会小品的主题深化

除了表现生活中的随意轻松的意外和喜悦,在20世纪90年代小品将讽刺现实生活中的虚伪和丑恶,暴露人性中的弱点和虚伪作为重点表现内容,这种直面生活、针砭时弊的主题追求,显示出小品智慧力量的特性。在商业化大行其道的今天,价值观念的整合尚未到位,社会上许多不合理与不公正的现实,在舞台上被戏剧小品演员们的传神表演揭示得入木三分。赵丽蓉与巩汉林一老一少配合的几个小品也是另一种“嘲讽式”表演的代表。

《妈妈的今天》(1992,赵丽蓉、李文启、巩汉林)、《吃饺子》(1994,赵丽蓉、李文启、王涛)、《如此包装》(1995,赵丽蓉、巩汉林、孟巍)、《打工奇遇》等小品的表演不是通过形体变形,也没有脸谱化的模式,而是用所谓“时尚”的因素,对比生活中的朴实,使小品在叙述中出效果。在商业“包装”的思想指导下,唱评戏的赵大妈被迫穿起了时髦的亮片服装,带着耳麦在台上又跳迪斯科又唱Rap,令观众大笑不止,讽刺了当今演艺圈内流行的包装热。赵大妈既怀疑又被动地听从“巩导”的指挥,按照他指挥出来的效果让观众看到了荒诞和可笑,“Hi~”、“嗯哼”、“麻辣鸡丝”也成为嘲讽港台腔最生动的流行“点击”。《如此包装》同时成为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快意之作。《打工奇遇》(1996,赵丽蓉、巩汉林、金珠)这个小品延续了《如此包装》的理念:聪明的赵大妈在酒楼打工时,发现了黑心巩老板的酒菜都是高价的秘密,而且向物价局举报了酒楼,《打工奇遇》到此结束。最后小品以赵大妈提笔书写的“货真价实”,留给观众最深刻的嘲讽。赵丽蓉这位老艺术家的表演不过火、不抢戏,以朴实的“憨”对对手的“奸”,形成了一个配合默契的整体。

观众都还记得把商品经济大潮中的可笑之人之事全拉出来针砭了一番的《打扑克》(1994,黄宏、侯耀文),两个陌生人在火车站候车,没什么娱乐来消磨时间,想出了用名片来打克。于是,处长管科长,局长管处长,最后“小蜜”管董事长。这个小品让观众会意地笑了之后,引起思考。《打扑克》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备,实属小品中难得的巧思之作,让人感觉到了小品不小。

《牛大叔提干》(1995,赵本山、范伟、张玉屏)、《三鞭子》(1996,赵本山、范伟、李海)也是表现农村改革生活变化,讥讽社会不良现象的积极之作。《拜年》(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描写夫妻两个在村长面前态度的变化,因为村长职位的变化而变化,将两个处在两难境地的农民之心态表现得有声有色。剧本的故事性很强,给表演造成了很大的落差,同时也给演员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准备了空间。

赵本山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给大家带来的是机智、喜悦、幽默,用东北话叫“哏啾”,但是他的语言与肢体语汇的模式已有惯性,要想求新,不变不行。

电视晚会小品的重量

1990年的元旦晚会上,黄宏和宋丹丹表演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刻画了一对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又想继续生儿子的夫妻的可笑处境。这个小品间接地配合联合国“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映的热烈程度甚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小品。三个孩子“海南岛”、“吐鲁番”、“少林寺”的名称和“屁(B)超”等特色用语,以谐音和联想式的新单词,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令人思之即笑。《超生游击队》的出现,标志着“东北风”开始在小品里迅速刮起,从此以黄宏和宋丹丹为代表的一大批操东北口音的小品演员开始在小品里大放语言异彩,并逐步成为电视晚会小品的特色之一。

《超生游击队》的脚本创作中,大家认真修改,由原来的三人演出改为宋丹丹和黄宏两位表演,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力作。黄宏和宋丹丹是完全两种类型的演员,他们的真正“搭档”式的合作也是由此而始,之后是《手拉手》(1991)、《婚礼》(1992)、《秧歌情》(1992)。此后黄宏与其他很多演员合作,如:《擦皮鞋》(1993,黄宏、魏积安)、《找焦点》(1995,黄宏、杨蕾)、《今晚直播》(1996,黄宏、徐帆)、《鞋钉》(1997,黄宏、郭冬临)、《打气》(1999,黄宏、句号)等等。黄宏的表演应该说更具有曲艺演员的特点,流畅、自然,但是需要很好的控制节奏,而宋丹丹的专业训练有素,可塑性极强,是一位难得的好演员。

《婚礼》是在1992年元旦晚会上宋丹丹与黄宏鼎力合作的一个小品。内容是水灾过后,一对灾区来的青年男女在新婚典礼上风趣地介绍自己的恋爱经过和夸张地再现全国各地乃至天下华人对灾区人民的有力支持――一对新人身穿“百家衣”,唱起凤阳花鼓和河南豫剧,以他们过于用力的舞蹈来回报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及天下华人血浓于水的炽热深情。当婚礼司仪宣布“一拜天地”时,新婚夫妇却说:“我们不拜天,因为老天没有给我们好的年景;我们也不拜地,因为天地没有给我们好的收成――我们要拜普天下的炎黄子孙……”随后,新婚夫妇向全国人民跪拜。整个小品由调侃至欢乐,再至抒情、煽情,着实打动了观众的情感之门。由于赵忠祥加盟担任婚礼司仪,使小品社会背景分量加重。这部小品慰堪称精品中的经典之作。

《昨天・今天・明天》是宋丹丹与赵本山第一次作为“搭档”在春节晚会上合作演出,并由崔永元加盟,使之出新。小品在塑造人物的形象,讲述真正的内心情感,对白的表达和喜剧化的表现上,我认为都是非常有新意的,而且带有令观众已认同《实话实说》栏目后的互动性。《实话实说》是大家都熟悉的电视栏目,农民老两口作为《实话实说》的访谈对象,在主持人崔永元的引导下,赵本山和宋丹丹把该说的和不该说的实话都抖了出来,包袱一个接一个,令观众笑声不断。虽然它有地域的局限性和年代的跨越性距离,又没有更多的肢体表演,舞台的调度也很少,但是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定位、身份、性格。这三个人的组合,构成了一种审美上的错位,逻辑上的错位。这种错位,与大家期待的东西全都不一样,他们的表演精湛、成熟,让人喜欢。

《昨天・今天・明天》是第一个将电视台栏目形式融入到情景中去的小品。因为小品的总体框架正是构架在《实话实说》这个电视栏目上的,也算是开了小品错位组合的思路。《昨天・今天・明天》努力超越小品的过去结构,特色鲜明,形式独特新颖,这部小品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之一。宋丹丹的表演还是原来自己的风格,赵本山也是,谁都没有在叙事时丢掉自己的喜剧形象的个性与特征。而且,他们俩之间的对应很平等,应该是最好的人选组合。

(摘自《环境心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8月版,定价30.00元。社址:北京复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