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庭的温馨使女儿成功

2004-05-01 11:24:00 来源:书摘 连樟寿  我有话说

本文作者的女儿原本是一个农村学校的普通孩子,在父母经心营造的温馨的家庭环境中,16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21岁就取得了牛津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这其中个人的努力不

可或缺,但更重要的,一个充满爱的家,一个值得孩子信赖的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力量源泉。

娇一点没关系。我只有这一个女儿,因此,女儿一直就是我们的掌上明珠。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女儿是被我们抱大的、亲大的。我女儿今年刚好20岁。20年来,无论女儿从哪回来,只要一踏进家,就会感到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这种亲密无间的父女、母女之情,构成了孩子成长的良好氛围。有人说我宠女儿,然而,我感到,一个娇滴滴的女儿既可以使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又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信任。当然,太娇了也不行,关键是怎样把握这个度。我的体会,就是要恰如其分的娇和分时段的娇。学时就好好学,玩时就放开玩。学时,大人孩子一起学,玩时大人孩子一块玩。我女儿今年大学毕业了,但撒起娇来,仍跟孩子差不多。女儿总是说,这种家庭的爱是她学习的最大动力。为爸妈学,为自己学,娇气的孩子往往比一般的孩子更有耐劲。我想,也许撒娇的时候,是一次情绪调整的过程,也是凝聚力量的过程。因为女儿娇一阵之后,学习更专心了。

抚摸孩子

孩子与父母之间血缘关系是人类最伟大的原动力。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的传递,靠语言,但更靠行动。抚摸孩子,多与孩子在一起会给孩子更多的爱,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

我的孩子最喜欢妈妈抱她。在我的印象里,女儿小时候比较会哭。我也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的,但可以肯定的,我不可能有这种机会。因为哭了,大人迅速作出反应,这哭必然会作为孩子的一种武器来使用。我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兄弟姐妹又多,哭的条件都没有,哭了也许一点反应都没有。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就大不一样了。孩子一来到这个家庭,就像一轮升起的太阳,一家上上下下都会围着“太阳”转。作为父母,应学会运用孩子的这一秘密武器。就这样,尽量多一点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亲亲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抚摸、亲近孩子的过程中,孩子发育、生长得更健康,接受新知识的灵感也许就被激发出来了。我在我女儿小的时候,只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抱女儿。如果女儿发现爸爸回家不抱她,女儿肯定会哭。小时候孩子不会说话,但用哭,表示了自己要求,用哭争取了爱。等孩子长大些以后,把孩子的手抓来亲一下,抚摸孩子的头,这种亲昵动作都是必要的。作父母的不必那么严肃。记得我女儿睡觉,小时候需要在儿歌有节奏的拍打中入眠;大些以后,抓爸妈一个指头入睡;再大些,睡前必须亲一下,摸一下头,女儿就会睡得特别香。上大学以后,女儿最怕爸爸的大手摸头,一摸头,女儿的眼泪就会大滴大滴往下掉。女儿说,“抚摸头所传递的爱是学习的动力。”摸头的时候,女儿总是盯着爸爸新长出来的白发,好像一下子领悟到了什么,一下子又长大了许多。

正是带着这种浓浓的爱,女儿在人生的征途上始终充满着信心和力量!

  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父母不容易,还在于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能随心所欲,想发火就发火,想骂人就骂人,那肯定不行。比如,当父母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或者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苗头时,不能马上发作出来,否则肯定是事与愿违,弄得不好,还会使孩子的缺点膨胀,本来不是缺点的东西反而真得变成了缺点。因此,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孩子当孩子看,也是作父母修养的一大要素。所谓把孩子当孩子看,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把握起来很不容易。父母最容易疏忽的就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把孩子看成与自己同等水平、同等能力的听话工具。一旦出现差异就以对孩子关心为借口或理由,摆起了家长的架子,训之、压之,甚至打之、骂之。一定要记住,孩子毕竟是孩子。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对女儿很少发火,即使有那么几次的暴跳如雷,过后很快与女儿沟通。一个平易近人的父亲,一个与父亲无话不说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福音,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

记得有一次,老师告诉我们,孩子不愿上体育课。我一了解,主要是孩子怕太阳晒,而那一天,太阳果真很晒人。我知道这个情况后,没有训斥,而是与女儿一起分析。看起来这是一次体育课,但反映的是一种怕苦怕累的思想。我告诉女儿,正是苦和累才能创造人类丰富的物质财富。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平心静气,都能沁入心田。这就应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理。

孩童的天真,是人类未来最纯、最净的温床,充分让孩子展示天真,让父母感受天真,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大人的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都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些看似过头的做法和想法,不要乱否定,更不能动辄发火。如果这样,必然会扼杀天真,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印象最深还有一件养鸽子的事。5岁的女儿喜欢鸽子,而当我们把买回来的鸽子关在笼子的时候,女儿趁我们不注意把笼子打开让鸽子飞走了。我真想发火,这是爸爸用钱买来的。但一看到女儿那纯真的目光,我忍住了。我问女儿:“为什么把鸽子放了?”女儿反问我:“爸爸,你为什么把鸽子关进笼子里,那多可怜啊!”我一把抱住了女儿。喃喃地说:“是啊!让鸽子在天空翱翔多好!女儿做得对。”听我这一说,女儿笑了,为自己的行动自豪,也为她的自信增添了底蕴。

要有快乐的心情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营造一种家的温馨,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在幼儿园的孩子,最高兴的时候莫过于见把接他(她)们回家的爸爸、妈妈。孩子放学回家,一声亲切的爸爸妈妈问候之后,见到的是爸妈满脸的笑容。这些都使孩子对家的感情更真切,对父母更信赖,快乐的心情就是这样简单地形成了。我的女儿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当孩子从学校回来,爸妈听到女儿的敲门声都会奔跑过来开门,爸妈见到孩子总是充满幸福和快乐。所以,不论在工作或家庭生活中遇到什么烦恼,但在孩子面前,应该是笑脸和快乐。无论孩子走到哪里,家人永远是最安全、最放心、最温馨的代名词。惟有此,孩子对家才会有永远的眷恋。还记得一次家庭趣事。女儿8岁那年,我们一家3口住在一间仅10平方米的招待所里,而且一住就是3年。除了房间小,更多的是招待所的嘈杂。每天晚上十一二点住进旅客的大声喧哗,凌晨三四点要走的旅客的关门声,汽车的发动机声不绝于耳。同时,旁边的烟囱灰在风的挤压下直进房间,夏天的炎热更是让人觉得仿佛进入了沙漠地带。那种生活是一种躁动的、临时的,人的心情很容易变坏。作为父母,无论在什么地方居住都要把家的气氛营造出来。但是,时间长了,压抑是自然的。我妻子也一直默默为在一个10平方米的空间里“乔装打扮”,每天的被子都叠得整整齐齐,一看就是不一样。但妻子也在埋怨,怎么分不到一套房子,这样生活下去太艰难。因为妻子最担心的是女儿休息不好,会影响学习。但我总是笑眯眯地说:“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这样的话说多了,就会争吵。有一次,我与妻子正为房子的事争吵的难解难分时,敲门声出现了。我赶紧说:“女儿回来了,不要吵了”。我跑去把放学回家的女儿抱起来,高兴极了。女儿回来了,应该多云转晴了。但这一次妻子的气还消不下去,还在说着什么。我说:“好了,赶紧给孩子买饭吃”。“你去买、你去买!”妻子大声叫着,还把买饭的碗顺势摔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反应,在空中把碗接住了。当时如不接住碗,碗碎是小事,但争吵可能还会继续。我接住了碗也接住了“和平”,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女儿还以为我们是在表演抛碗呢。后来,我告诉女儿,爸妈难得吵一下,也蛮有味道的。女儿也非常理解地跑过来亲亲爸爸,亲亲妈妈,一家人就是这样幸福地生活着。

我想,女儿的学习欲望和专注刻苦和这种快乐心情是分不开的。毫无疑问,一个经常吵架的家,一个为了争一个高低而把孩子忽略的家,肯定会让孩子分心、不安,产生抑郁,那样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不利的。幸福是什么?这是哲学、心理学以及医学界的苦苦探讨的课题。资料表明,对这种感觉我们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研究,例如对生物机体以及基因这两个对产生幸福感觉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而研究方向应该是针对“夺去”幸福感觉的一些预防和治疗上。如病痛、恐惧、仇恨和抑郁等。在这些因素中抑郁又是最可怕的。因为这能攫取我们生存的希望,并把人带入自我毁灭的境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快乐是一切幸福的源泉,营造一个快乐家庭也就是营造孩子的未来。人们之所以对幸福如此强烈追求,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亲近和精神支持将会越来越有必要。我相信培养孩子乐观、豁达性格,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因为在好心情下,孩子会感到光明、美丽和快乐的生活就在身边。这种快乐的心情像一股永不枯竭的清泉,一首永无止境的欢歌。愿人人都有好心情,让快乐永远伴随着孩子。

我爸妈世界第一

不知道你们相信不相信,已是研究生的女儿,仍然认为爸妈是她最崇拜的人。女儿总是自豪地告诉别人:“我爸妈世界第一”。

一个值得孩子信赖的父母,一个孩子最满意的家,既是孩子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出发地。

因为在这样的家庭中,即使物质条件并不丰厚,学习条件并不很好,但一个理想的家庭,一个值得信赖的父母,一个对孩子充满希望的氛围,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不仅能快速消除疲劳,紧张与烦恼,还能不断为其注入生机与活力,增加信心与力量。长期处于这种美好环境中的孩子,必定表现得积极向上,精力充沛,性格豁达,充满自信。

如何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世界第一的印象,主要靠平时,靠父母真心去爱。持之以恒地去做,必然会有好的回报。我们真不知道女儿有这种感觉,我们也不是做得那么好,有时,女儿提出买一个文具盒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但是,我们与女儿之间达成最大的信赖程度,不管女儿做什么都是对的,不管爸妈讲什么都是正确的。

比如,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女儿为了做一块剪贴画,把一整块刚买来的花布剪掉了。我们不仅没有批评,还说有创意,有新意。她妈妈看到几个洞的新布还笑得合不拢嘴。因为,只要不是毫无意义的破坏,一般不要去指责孩子,因为他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远远超过造成的损失。还有,孩子为了做玩的纸牌,竟把我刚买的香烟拆开,把烟拿出来,丢在一边。她不管你那么多,专心致志地去玩了。对此,我从不指责。在家里,孩子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之所以高,还因为榜样的力量。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比如,我也抽烟,但为了孩子,我一般不在家里抽烟,女儿发现了我抽烟,要我丢掉,我会乖乖丢掉。女儿说,“把烟交了”,我也只好把烟交给女儿。这样,孩子感到爸爸说话算数,更感到自己的分量,自信心也就更强了。

也许,这就是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也许,这就是把无限的爱融入到每个环节中得到的回报;也许,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能当最好父母的秘密。

  鼓励孩子游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现在的独生子女,最大的问题是,孩子不会玩,孩子无处玩,孩子玩无对象。正是由于此,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任性、孤独,不合群很容易滋生。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在培养孩子过程中也十分关注这个问题,应该说,比较好的解决了。那以,我们是怎么解决独生子女玩的问题呢?

一是在家里,父母要“变小”,陪着孩子玩。所谓变小,就是只有把自己作为孩子的朋友,平等待人,才能玩得起来。小时候陪着搭积木,玩捉迷藏,跳棋;大些时,买块球拍对着墙上训练打乒乓球,因陋就简。玩得很简单的,比如荡秋千,我就是利用门口的一棵树的分杈,用一根绳子挂一把藤椅,把孩子放在上面荡着戏耍,这也是不错的玩法。跟孩子一起玩,真可谓其乐无穷。

二是带出去玩。如每天饭后带孩子到室外散步,或去打打羽毛球。一家人手牵着手,孩子蹦蹦跳跳,看天上彩云飘动,街上车水马龙。有时,孩子放歌;有时,妻子对唱;有时,我也乱唱。街上的人看着我们,我们也不在乎。这些对家长,对孩子都是一种家的享受,爱的感觉。

三是到乡下远距离玩。我们家在乡下,每年过年都往乡下跑,使我女儿永远记住,父母的根在乡下。在乡下走亲戚中,也使女儿懂得家的概念。家不仅仅有爸爸妈妈,还有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还有爸爸妈妈的兄弟姐妹等等。中国家庭的凝聚力,在过年时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也是孩子最高兴、最好玩的时候。当然,有条件也可带孩子到风景名胜点去看看。我也曾先后带女儿到庐山,彭泽龙宫洞和深圳游玩,这些使孩子对祖国河山的概念进一步扩展,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是鼓励孩子和同学玩。家长必须认识到,孩子的同学是一笔财富。同学之间友谊也会影响孩子一生。我们告诉孩子,在学校,要和全班同学玩,不要厚此薄彼。尤其是小学阶段更是如此。但小学同学之间闹别扭是常有的,孩子回来告状也是正常的,作为父母,应当作一种享受来听,并鼓励孩子与之交往。中学之后,学业紧张,同时,也慢慢地长大。这个时候,玩是分性别的,这也是好事,父母不要管得太多,应相信孩子会玩。

总之,对独生子女而言,我总的感觉是他们比较孤独,他们玩的范围小,玩的伙伴少。因此家长不要摆太多的架子。陪着孩子玩,伴着孩子一起长大,孩子一定会更高兴的。

(摘自《从北大到牛津》,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3月版,定价:21.00元。社址:北京海淀区大有庄100号,邮编:10009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