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贫困意识陷阱

2004-06-01 11:00:00 来源:书摘 罗时法  我有话说

意识(或者说是广义的观念)是人类特有的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贫困地区的人们,祖祖辈辈在贫困地区生活,客观存在着的贫困外部环境(包括上面说到的各种导致贫困的自然条件、经济

、政治、历史和社会因素,以及祖先的贫困史、眼前的贫困现状等)长期地反复地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形成各种感觉、知觉、表象,并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就产生了关于贫困的意识或观念。意识或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再经过世代相传,产生了相当的顽固性并形成一种习惯势力,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指导着人们的行动。

关于贫困的意识,可以循着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不向险恶的生存条件和不利的社会经济因素屈服,以一股韧劲寻找走出贫困的途径,凭着自己和一代代人的顽强拼搏和苦心经营,最终走出困境,摆脱贫困,实现富裕。这是一种向贫困做斗争的强者的意识或观念。尤其是当人们对贫困做斗争取得不同程度的胜利时,更鼓舞起人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识。另一种是在困难的环境面前束手无策,看不到摆脱贫困的途径,缺乏和丧失同种种不利的因素抗争的决心和信心,始终不能挣脱贫困的困扰,甚至产生了贫困宿命论。前一种意识推动人们向贫困开展不屈不挠的斗争,指导人们顽强地寻找走出困境的道路。中国的不少地区,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生存和发展条件并不好,有的地方自然环境异常恶劣,可是他们凭着自己的顽强奋斗,不但生存下来,而且发展起来,富裕起来。他们是征服贫困的强者。而后一种意识则成了长期禁锢人们精神的枷锁,严重阻碍着人们向贫困做斗争。这是一种意识或观念的贫困。这种意识或观念,在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因素不利、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时间长、人们的反贫困斗争屡屡受挫的地方最为严重。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人们就像掉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因而也可以把意识的贫困称为贫困的意识陷阱。久而久之,物质的贫困与意识的贫困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人们在贫困面前无所作为,成为被贫困征服的弱者。贫困意识陷阱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生活期望值和消费欲望很低,极易满足,安于现状。中国古代儒家提倡“安贫乐道”,《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仰慕之。”固然有乐于奉行自己的道德准则的情操,但“安贫”,即安于贫穷的境遇的消极态度,则是不应该倡导的。生活消费欲望低和容易满足,是由于世世代代生活贫困,消费水平低下造成的。他们过久了穷日子,以为人的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无法想象还有什么更好的生活消费。造成这种意识的另一个外部条件是封闭,他们看不到别人是怎么过日子的。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苗族聚居山村,除了3个青年参军几年后退伍回乡之外,还没有人在外面常年生活过。全村苗族同胞居住在距山区简易公路几公里的山沟里,水田没有几块,主要靠在山地上种玉米为生。满山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这里的人们,当时只要能吃上玉米饭,喝上自家用玉米酿的酒,盖一间木结构瓦房(村民们能挖土烧瓦),就算是过上好日子,再无所求了。村里哪家这三样都齐备,就是当时的“富裕户”,姑娘就会嫁上门来。如今虽然过去了20多年,那里的人们,世代都过着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心安理得,并不觉得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

第二,封闭,与外界缺少交往和联系,信息闭塞。世居地处偏远农村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很少出门的妇女、老人,他(她)们所了解的,很多都是若干年前影响很大的事,近期发生的事,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这种情况是地处边远、居住分散、地势险恶、交通不便的客观条件长期未能改变造成的。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广人稀。分散的村寨,相距几里、十几里,被高山深谷、宽河急流、沙漠戈壁所阻隔。贵州一些居住特别分散的边远山区,一个小小的行政村还分成几个自然村(即几户人家的小寨子),甚至在连绵的山坡上星星点点地分布着一些“独家村”。不少地方村寨间“隔山喊得应,爬山走半天”。在这样的大山区、深山区,公路通到乡虽然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但要通到村、通到寨,谈何容易!因此,现在这些山里的人们,顶多了解村里的事,秀里只有大事才听到传达,县城就离他们相当遥远了。他们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某些社会因素隔绝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之外。由于几乎一辈子被圈在大山沟偏僻的村子里,人们视野不广,一点也不奇怪。恶劣的自然环境在他们看来简直是难以战胜的,某些不利的社会因素对他们说来几乎是不能克服的,因此,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得来的一点点口粮,对他们来说,边际效用无限大,绝不能失去。他们一心守住旧摊摊,保住现有的东西,不敢轻易加以改变。由于长期被隔绝在社会潮流之外,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为生存而挣扎,他们也不可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也因为与外界很少交往,即使有些交往范围也很小,人们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不了解外面还有人能脱贫致富,能过上好日子。他们用作比较的参照系只能是本村的邻居,顶多就是附近村寨。不少人更多的是同自己的过去纵向比较,例如把现在与解放前比,与几年前比,生活有了不小改善,竟觉得自己还并不怎么贫困!

第三,对摆脱贫困缺乏信心。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的地区,人们甚至产生贫富在天的宿命论思想。由于自然条件特别险恶,几辈人都未能改变,一些贫困的人们便产生了自己无能为力改变贫穷状态的观念。想过好日子的人也是有的,尤其是在多少了解一些外面的情况以后,但又不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眼前的各种困难。于是产生了依赖思想,依赖天,依赖别人,依赖政府,谁来扶贫就依赖谁,就是不敢相信自己,对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贫困没有信心。

对摆脱贫困缺乏信心的另一种表现,是短期行为,急功近利。他们缺乏长期与贫困做斗争的思想准备,不是从基础和根本着手,改变产生贫困的条件,而是要求扶贫工作在短期内能够带来直接的、明显的利益,即所谓“短平快”;一旦短期内不见效或短期效果消失,就丧失信心,怨天尤人,认为脱贫无望。

不是所有的贫困地区都会落入贫困意识陷阱。致使一些贫困地区掉入贫困意识陷阱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即贫困意识陷阱的形成机制是:(1)自然环境特别恶劣,可用于生产的资源稀缺,有的地方甚至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或各种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一再出现,每次灾害都给生产生活乃至人的生命造成极大损失。(2)地域特别偏僻,远离城镇和居民集中区,高山深壑、急流涌滩相阻,交通十分不便,有的地方除了肩挑背扛之外,使不上任何交通工具。由于山高路险,也没有任何通讯手段。(3)产业结构单一,以农耕为主,至今沿袭原始的生产方式,有的地方还处于刀耕火种状态,产量很低,人们生活消费水平低下,消费结构简单。(4)文化教育落后,青壮年文盲率高,少年儿童入学率低,人们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差,科技意识、市场意识都很淡薄。经过一代代的流传,形成了地区性共同的价值准则和传统,习惯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在这些地区,天命观念和封建迷信还有一定影响。(5)贫困时间长,延续了几代人。贫困面积大,连绵一大片,在人的感官或简单的信息工具可能触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一样的贫困。(6)有的地方过分地偏重于救助式扶贫,不重视扶贫先扶志,很少进行观念扶贫,助长了一些贫困者的依赖心理。当上述几个条件不是孤立地发生,而是同时存在,并且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推动时,就必然形成贫困意识陷阱。人们一旦不自觉地陷入这种贫困意识陷阱,往往难以自己脱身,甚至越陷越深,如无外力的强大作用,很难自我解脱。很多地区之所以长期未能摆脱贫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落入贫困意识陷阱而不自觉,而外力的作用或者尚未触及、或者不足以使人们跳出贫困意识陷阱。

(摘自《消除贫困》,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定价:25.00元。社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89号,邮编:55000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