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行车的日子

2004-09-01 13:53:00 来源:书摘 倪萍 文 王文澜 摄影  我有话说

倪萍和丈夫王文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报摄影部主任)所描述的“自行车的日子”,似乎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读起来如数家珍。

 

 家里九个女人、八个在减肥。饭桌上的话题不是这种淀粉多不能吃,就是那个脂肪厚不能食。好啊,成筐的水果蔬菜买啊,量体重的秤坏了一个再买一个,真是往死里减。有天夜里,小阿姨指着天空说:如果这几天晚上天气好,金、木、水、火、土几个星星都能看得见。可看了半天,我只看见了最亮的金星。我逗她:那肯定是你减肥不吃粮食,眼里乱冒金星!面对这场时尚“革命”,一个个都“视死如归”。文澜戏言,快赶上“八女投江”了。

这些“女将”的头发也是日新月异,变幻无常。黑头发染黄了,黄头发染红了,长头发剪爽了,短头发烫卷了。文澜感叹:流行风把每个头型都刮乱了!我纠正他:那是发型,不是头型。他狡辩道:发型也是随着头型变,减肥不那么容易,每个人的脸也是宽一会儿、窄一会儿,总之是乱了头发,锻炼了身心。

在我看来,周围的一切,能够让他眼睛一亮的、为数不多的,自行车算一个,不就是两个轱辘加个横梁,有什么?真奇怪,他什么时候看上自行车了?

有一天我问他:你这么喜欢自行车,第一张自行车照片是哪年拍的?

他:那是“无心插柳”的事。1975年冬,我还在部队,已经当了摄影报道员。有一天早晨起来一看,树枝上挂满了霜,很好看,我拿起相机往外跑。当时就是想拍树挂,人物只是陪衬,有没有自行车都没在意。后来整理关于自行车的底片,最早拍摄的自行车照片自然就是这张了。尽管是虚的,还是准确地反映了当时自行车在我心中的位置,挺模糊的。

我:从小到大,你骑的车怎么都是“凤凰”牌的?

他:我只认“凤凰”。因为小时候父亲买的就是“凤凰”自行车,先入为主嘛。那是辆二八型加重车,看上去挺土的,就是农民常骑的那种。父亲却说很结实,骑得住,经得起全家人折腾,前后带人、驮粮食、运煤球都没问题。父亲的出发点是生计,不是样式。父亲是从农村进城的,从这点看,还是农民本色。我是用这辆车学会骑的,没少摔跤,这车真是扛得住。

当时我想如果摔坏了,可以再买辆轻便车,骑着多精神,但“阴谋”始终没得逞,这车就是摔不坏,可见父亲自有他的道理。那时厂家的生产标准也是实用大于时尚,当然那会儿没有“时尚”这个提法。

我:我那是红色年代,红色是政治需要,是革命的本色,要有一定的规格,不能乱用。如果结婚有人穿红,反而会被认为是“四旧”,所以一定要穿列宁装、中山装,不像现在又穿红又穿白的。

他:自行车更不能是红色的,那样会给人“小资”的感觉,那会儿自行车看上去都是黑乎乎的。黑色代表落后的“黑帮”、“黑线”、“黑五类”、“黑修养”,凡是黑的都是反动的。但自行车是个例外,反倒给人朴素庄重的感觉,骑起来挺大方的。现在开放了,“黑五类”成了几种粗粮的广告词,象征着营养与健康。自行车也成了花花世界,让人眼花缭乱的。

我:服装也是这样,那会儿基本是三原色:灰、绿、蓝、不管军装、中山装,千篇一律的制服。女同志除了开领有些区别,其它地方看起来都差不多。人们想的和穿的都一样,基本是千人一面,清心寡欲,不像现在马路上就跟时装展示的T型台一样,人人“粉墨登场”,个个赛过模特。如果再骑上彩车一兜风,更是仙女下凡了。

他:后来凡是我自己买车,一律二六型轻便车,这么大个儿骑这么小的车,我不在乎结不结实,心里顺就得了,也算是了结那段虚荣。

我:那辆“凤凰”二八车呢?

他:老也骑不坏,我们插队都走了,父母也去干校了,那辆车让老家的人骑走了,这也是物归原主吧。

我:恐怕那是你印象最深的一辆车吧?

他:你真了解我。后来买的什么车都记不太清了,就是那辆车记得最清楚;老标牌的图案、大扣碗的铃儿、磨秃了的脚蹬子、白漆涂补的后挡泥板、压断好几根弹簧的破车座,裸露的链条上的油泥……我在那辆车上长大成人,它是父辈精神的化身。

我:那会儿国产自行车质量挺好的,是轻工的重头。真算是每家的一大件。

他:那时真是有好车,上海生产一种“永久”锰钢13型样式很漂亮,窄把转铃全链套,骑着那个顺溜儿,真是很“飘”。这个字现在很时尚,“飘一代”,其实三十多年前中学生里就流行这个字,街上看哪个女孩子挺惹眼,就说她挺“?

飘”。如果再骑上这辆车,真是一道秀丽风景线。只是有这心没这钱,一直没搞到手。

我:你搞对象哪!

他:这在当时是奢侈品,二百我块,就算大数了,当时是最贵的。现在最贵的自行车你知道多少钱?

我:得好几千吧?

我:“BMW”的,七万多。

我:都赶上汽车的价了,好在哪儿了?

他:世界名牌,原装进口,所有零件都是特殊材料。自行车看起来没什么,是轻工产品,其实各部位的生产挺复杂,挺繁重,行业里叫“重工业的尾巴”。“宝马”,一听这牌子,贵有贵的本钱。

我:你还一套一套的,这么贵,有谁买啊!有价无市吧。

他:我知道有几个人买了,可能都是开“宝马”车的。跟我一样,就认一个牌子,“好马配好鞍”嘛。

我:这是哪儿跟哪儿啊!你那车怎么跟人家比啊?

他:原来我也寻思不就是辆自行车嘛,有辆骑着就得了。去年到上海参观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才开了眼,闹半天自行车也可以搞出这么多名堂,真有很多讲究。

我:如果是汽车展,肯定有看头,名车配靓女嘛,自行车展有人看吗?

他:你把“吗”去掉。几万平方米的四个大展厅挤得满满的,每天上万人来来往往挤得水泄不通。中外近千个厂家参展,真是争奇斗艳,每个展台满视野都是形形色色的自行车。所有的自行车零件琳琅满目,甚至和自行车有关的漆、胶等任何连得上的物件样样俱全,牌号品种之多应有尽有,整个是一个自行车的万花筒。

我:那你可过瘾了,你的镜头也过瘾了吧?

他:很多新车型在街上根本看不到,如果能在马路上拍到这些镜头,那才更有意义。

我:生活里的情景往往比车型的变化更超乎想象。

他:车型在场景中也可以是点睛之笔,毕竟马路上的亮点越来越多。展厅最火爆的亮

点就是电动车,如雷贯耳的音乐,目不暇接的演出,总之是调动一切手段把人吸引过去。回想十八世纪末,在法国出现在早的自行车雏形,用脚蹬地前行。1839年,英国有了前轮装有脚蹬,可以蹬踏驱动的自行车。二百年过去了,自行车也不用蹬了。

我:电动车不就是摩托车吗?

他:电动车靠电瓶而不是靠汽油行驶,马力也不大,“非驴非马”,既不像自行车需要人力,也不像摩托车那么高速,是处在自行车与摩托车之间的自动车种,所以颇受青睐。

我:听说一些大城市对电动车有所限制,毕竟比起自行车速度还是不易控制,没有它行驶的字全空间。

他:这是对本来拥挤的城市交通很大的挑战,当然在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没有这种矛盾,只要价格合适就行。

我:电动车还是挺有生命力的,毕竟是两个车种扬长避短的产物。

他:最近有大城市的公安局用电动车装备社区民警,既经济又实用,真是明智之举。

我:自行车还要发展下去,国外一些车型近似抽象模糊的设计,已经成了艺术品,从里到外,自行车还会不停地“变脸”。

世界上很多国家,汽车是道路上的主角,自行车凤毛麟角。但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仍然有两个轮子不停地转动,很多人还是离不开自行车。从诞生那天起,它风度翩翩地走过了两个世纪,魅力丝毫未减,还是那么迷人。

(摘自《自行车的日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4月版,定价:38.00元。社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邮编:10002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